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师:我找同学到前面来指一指。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这都被他发现了。再来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一个钟表,在这里你发现角了吗?仔细看看,(预设:生答时针和分钟的那)是不是这里,真棒。第三个是个红领巾,这个是不是很容易就发现了,你发现了吗?在哪里藏着角呢?(生答)哦,这里是角,老师也看到了。设计意图:从生活中认识角。
4、游戏互动发现角的大小
通过学பைடு நூலகம்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自己动手折出了一个美丽的角,说明我们已经和角成为好朋友了。现在几何王国里有两个角吵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好吗?(课件展示动画红角和蓝角)同学们,它们为什么吵架,(预设:生答为了谁大谁小),通过比较,红角和蓝角谁大?(预设:一样大)既然角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角的大小呢?(课件展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今天老师还把两个角朋友请到了我们教室来,黄角和绿角,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两个谁大谁小。(预设:生答黄角)。同学们都说黄角,绿角生气了,它说我们没进行比较就下了结论。那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改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并请学生上来演示)。我们先把黄角和绿角的顶点对齐,然后把角的一条边对齐,然后看看另一条边,谁叉开的大。(预设:黄角)所以黄角大。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判断角的大小了,请同学们看一看刚才那三位同学送给老师的角,谁折的最大,谁折的最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直角。
2、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印象深刻。]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预设:学生能从生活实践中认识角。
1 、触摸感知角的特点,建立角的概念。
实物展示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找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角的足迹,我们来看看它都藏在了哪里。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预设:剪刀)在这把剪刀里你发现角了吗?像刚才我们摆出来的那个样子的角。(生答)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磨课一)
教材简析
针对二年级学生 “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认识角、掌握角的特点、学会判断角、并能分辨角的大小,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以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2、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老师阅读材料,得出结论,放大镜不能放大角。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己研究一下。
磨课与调节反思
师:这是一根小棒。变,变出了一角。同学们看老师变出的这个是不是角。(预设:是)我找同学上来指一指它的顶点和边。同学们看他找的对不对。
师:很好,请回去。老师还要接着变。变!又是一个角。再变,咦,变成了这个样子,横平竖直的。这还是不是角。这样的也是角,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老师还能往这变吗,这样的还是角吗?(生答)旋转角,看老师从这转到这,这些都是角,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个特殊的角,它和别人不一样?你们看,这样,这条边向这边斜;这样,这条边又向这斜。我们再来看这个角(转成直角的样子),它是横平竖直的,这是什么角呀,这样直直的。同学们给它起个名字吧。(预设:生答直角)对,这样的角,我们就叫做直角,转换不同的角度,让同学们理解这都是直角。课件展示图片,你们能发现直角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我们找的这几个角,大家仔细看,这几个角是不是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就是这里(课件展示),而且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不同的方向引出来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们刚才说了,三角板上也有角,那你摸一摸刚才老师说的那几个地方,什么感觉,先是这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边直直的线。
师:你们摆出什么图形?(正方形)我们看前面的这位同学是不是也摆了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生摆,交流是三角形。)同学们看前面的这位同学也摆了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能干!那么现在请你们接着再拿走一根,别动,仔细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沿着小棒画出角)角也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新朋友---角。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生齐读课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一把三角板;四根长度相同的小棒;角的模型;与学生数相同的圆形纸片。
学生:一把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预设:学生摆出各种图形,引出角。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同学们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我找个同学到前面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与游戏中增加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谁敢来挑战!课件出示练习题:在下列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角。一组一组的出示,请同学回答。把找出的角归纳在一起,让同学们再选出来哪些是直角。
2、找朋友。出示的图形中,直角有几个,比直角大的有几个,比直角小的有几个。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的可真多呀!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谈收获,教师及时予以肯定。)
3、动手折加深对角的认识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所以,老师奖励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小的礼物。(发圆形纸片)看看老师送给你的礼物里面有角吗?请你们给老师折出一个角,好吗?如果不会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生折角,教师巡视。)
愿意把你折好的角给同学们看看吗?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自己折的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让同学们认识到角是有不同形状的。你们折的角真好看,送给老师好吗?
师:同学们做的可真带劲!可见,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那我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个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并展示课件)。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出示大小不同的角的模型,让学生理解。
2、认识直角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变个魔术,要仔细看哦。
师:生活中的角可真多呀,不仅如此,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个大三角板,看仔细喽,你发现角了吗?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一指,你观察到哪是三角板的角。(生上前来,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看见的这些角都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前后四名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最后一排的同学,同桌两个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