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改革知识要点

土地改革知识要点

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背景(原因、必要性):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改,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解放前,地主、富农占有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七、八十)
二、土地改革时间:1950年—1952年底。

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的地区是新解放区(3亿人)。

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三、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土地改革中实行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私有制
四、土地改革的结果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五、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六、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所有权
我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辛亥革命土地改革
七、土地改革的意义(作用): 1、巩固了人民政权.2、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4、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八、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
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九、农民可以在土地改革中可以获得土地、农具、房屋、牲畜等生产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