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导学案(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导学案(1)(含答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结合课下注解熟练诵读课文3.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1.关于《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

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

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

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

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

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2.汉乐府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流行,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川西民歌的乐工。

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府。

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曲,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A级)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哽咽葳蕤遗施主薄B.伶聘公姥扶将窈窕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D.婀娜掷躅嗟叹煎迫2. 下列有关本文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录存的古代第一篇,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和《木兰辞》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双璧,合称“乐府双璧”。

B. 序言是多在作品前面的用来对作品进行介绍、评价、陈述写作宗旨或写作意图的文字。

这首诗诗前小序主要叙述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和成诗的经过。

C.“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关,其任务是制定乐谱,培训乐员和收集民歌民乐。

到魏晋南北朗时,人们就把乐府所唱的诗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一种官署名称变为—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D. 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支,地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

3.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女子出嫁叫“归”、“适”或“于归”,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

B. 古代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

“下九”即每月十九,在汉代,“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 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时就把头发结起来,表示到了成年,称为“结发”。

D. 古代计算时间以地支分为12时辰,“人定”是指“子时”(相当于现在夜里9点到11点)。

二.巩固提高(B级)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留待作遗施B. 还必相迎取C. 箱帘六七十D. 摧藏马悲哀5. 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A.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为了这个,你就放下心来,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了我的话。

B.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我心中已经很长时间地不满了,你难道能够得到自由自在地行事?C. 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你今天确实没犯什么过错,娘家没有迎接你,你就自己回来了。

D.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媒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么办,就这么办。

”三.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前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C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A.勤劳B.温柔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四.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写一篇简短的赏析(D级)《乐府歌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探寻首句起兴的含义中国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代代相因,历来谈诗都以此为根据。

《孔雀东南飞》起句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就叫“兴”。

意思是看到相似的事物,引起感慨,从这点入手,来歌唱自己所要歌唱的对象。

古人用双鸟起兴以喻夫妇的诗歌很多,只是这两句涉及孔雀的含义过于简单,遂使许多人觉得似乎与本文无关,不大容易解释。

《玉台新咏》里还有一首《双白鹄》,其词如下: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峙顾群侣,泪落纵横垂。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诗里说的是一对双飞的白鹤,雌的突然得病,不能继续前飞,雄的想衔它,口噤不开,想背它,羽毛日摧,所以只好“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恋恋的不忍独去。

这首诗收在《乐府诗集》里,题作《艳歌何尝行》,词句略有出入。

曹丕取其大意,作为新乐府《临高台》里的最后一段,但“白鹄”却已经改作“黄鹄”。

古诗里提到这个故事的很多,例如吴迈远《飞来双白鹄》的“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

《襄阳乐》的“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就都是的。

孔雀双飞的含义正复相似。

诗里的“东南飞”与“西北来”、“五里一徘徊”与“六里一徘徊”,说明借以起兴的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的鸟名不同而已。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起兴呢?我们从焦仲卿本事里可以得到解答。

汉献帝建安中叶,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兰芝感情很好。

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敏的女子,从小学习女红,既懂诗书,又善吹弹。

嫁到焦家以后,仲卿出门作吏,她在家天天织布,三天织成五匹。

可是仲卿的母亲十分顽固,门阀观念很重,故意嫌她工作慢,说她自作主张,没有礼节,要仲卿休掉她,另谋婚娶。

仲卿苦苦哀求,他的母亲便拍桌打凳,厉声斥骂。

当时仲卿正急于返任,劝妻子暂回娘家,再图后会。

兰芝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留下绣花短袄、红罗复斗帐和一些梳妆用具,别了婆婆和小姑,在丈夫出门后不久,也登车回宁。

仲卿在大道口等着她,下马向妻子告别,自誓决不相负。

兰芝以磐石和蒲苇作比喻,说他们的爱情要像磐石一样坚,蒲苇一样韧!夫妻俩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二高一语文编写人:巩义六中胡金朋审核人:杨保卿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2.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3.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如“危机存亡”中“存亡”偏向于“亡”。

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学习过程一.将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通的字:(A级)(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2.辨析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1)可怜体无比(古:)(今:)(2)汝岂得自由(古:)(今:)(3)处分适兄意(古:)(今:)(4)便利此月内(古:)(今:)(5)叶叶相交通(古:)(今:)(6)承籍有宦官(古:)(今:)二.巩固提高(B级)3.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4.“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这样极力铺排太守迎娶的场面,作用是:()A.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焦母的愚陋专横。

B.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深悲剧气氛。

C.太守家的重视与焦母的凌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焦母的专横无理。

D.隆重的迎娶与兰芝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5. 找出没有偏义复词的一组()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C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三.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①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勿复重纷纭(再)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B.进止敢自专(岂敢)昼夜勤作息(深夜)C.伶俜萦苦辛(缠绕)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D.箱帘六七十(同“奁”)留待作遗施(留下)②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