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综合题”课堂专项小测: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1、读“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完成下列要求:
勒
拿
河鄂
河
毕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1)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相比,最突出的优势体现在 。
(2)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 ,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3)俄罗斯濒临三大洋,境内河流也较多,但其水运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该国的运输业以 为主。
(4)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 。
解析:俄罗斯是世界上地跨两洲、临三大洋,跨经度最多,东西最长,纬度高的国家,其资源、人口、经济发展东西差异巨大,且不相匹配,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就可见其差异性。
答案:(1)能源、矿产、森林、淡水、水力资源丰富。
(2)1/11 ①寒冷的气候(俄罗斯远东区地处中高纬地区,北临北冰洋,气候十分寒冷,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②冻土 ③崎岖的地形(俄罗斯的远东区主要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上,地表崎岖不平)。
(3)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河流和海域的封冻期较长铁路运输(每点1分,共3分)(4)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的自给程度很高;俄罗斯有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和深厚的国内市场。
2、右图是热带太平洋
中的一个小岛.现拟对该岛
进行综合开发。
该岛白天热
晚间凉爽,全年盛行强劲的
东北风;没有煤、石油、天然
气资源;森林丰富;多温泉;
有流速很大的河流。
请回答:
(1)图中A、B两地降水
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
根据图中农场的布局,为满足农场的能源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E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___________方向发展。
(3)D处应大力营造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岛除在E处开发的新能源外,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请列举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现有条件,请你为综合开发该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拟将小岛开发为旅游区,请你为该岛设计一则特点鲜明而又简短易记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和地图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小岛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东北信风带,风能、水能、地热能丰富,目前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这些都是我们答题有用的信息,稍加迁移、、组织、加工即可。
答案:(1)B B地处东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2)沼气良性循环 (3)海防林防止强风和海浪侵袭 (4)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5) ①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的特色,例如发展海洋生态游。
②着重开发海洋资源、耕海牧渔,着重发展资源加工,以及热带动植物资源等。
③加强港口建设,通过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
(6)略。
3、读广东地理区位图,试就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的地理区位,简述广东省发展经济的优势。
解析:从广东的地理区位入手,迁移气候、资源、
交通、市场、第三产业发展等优势条件即可,注意答
题的条理性。
答案要点: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高温多雨,生
物资源丰富,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条件优越;②气候四
季温暖,热带滨海风光、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丰富,全年皆可旅游,交通便利,接近旅游客源市场,可进入性强等,发展旅游条件优越。
③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水产业发达,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④面向南海和东南亚,毗邻港澳,港口众多,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其它合理观点亦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里的中部地区是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
(1)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试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2)图中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A为井冈山,试分析其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哪些?从交通条件对该景区开发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关开发方案。
(3)试分析中部崛起战略中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4)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试述中部地区应该加快哪些国土整治工作?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必须迁移中部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城市的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价等知识。
答案:(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洞庭湖平原的平坦地形利于城市的发展;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交通干线通过该区。
(2)井冈山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山地自然环境形成的科学价值,红军革命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井冈山交通位置的通达性差,进出不畅;重点应发展交通,修建连接京九、京广线的铁路。
(3)中国商品粮基地;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优质人员提供的基地(河南、湖北、湖南、安徽都是人口大省);交通区位优势
(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的治理;黄河下游、长江中游护堤防洪;海河、淮河的治理;江南丘陵中低产田的治理;洞庭湖退耕还湖;长江中游的水土保持等。
5、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
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将要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据
(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 (填字母代号);(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而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
(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上海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浦东新区的开发,1990年开始启动。
请问:开发浦东有何意义?
(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
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
解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活动中心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北京自古就是我国政治中心,而上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中心。
研究区域的意义就是要找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以及人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扬长避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B A (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
(3)规划文物价值较大的一定区域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
浦东新区的建设解决了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或有效地控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以浦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
(4)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
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