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配送中心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配送中心设计方案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物流管理物流1302 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目录1配送中心选址: (4)精确重心法: (4)1.2 在地图上标注该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 (5)2.总体布局设计 (6)2.1组织结构设计图 (6)2.2各职能部门职责 (6)3.作业流程设计 (7)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 (9)4.1基于SLP的思想进行分析 (9)4.2 该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0)4.3 物流分析 (11)5. 物流周边设施设计 (27)6.总结: (28)7.参考文献: (29)报告正文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精确重心法:问题描述假设有一系列点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待定的仓库,或从仓库运出,现在要确定仓库应该位于何处才能使总运输成本最小?这是一类单设施选址问题,精确重心法是求解这类问题最有效的算法之一。

我们以该点的运量乘以到该点的运输费率再乘以到该点的距离,求出上述乘积之和最小的点,即:MinTC-∑ViRidi:TC——总运输成本Vi——i点的运输量Ri——到i点的运输费率di——从位置待定的仓库到i点的距离其中k代表一个度量因子,将坐标轴上的一单位指标转换为通用的距离单位,如英里等。

传统的精确重心法是对上述目标函数求偏微分,然后再使用迭代的方法,计算过程繁琐,在这里我们使用excel软件求解。

表格如下:应用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经过以上相关计算得出该配送中心地址选在坐标(8.29,6.69)的位置。

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法:*0//njjjjj ndjjjj w x dxw dαα===∑∑*00//njjjjj ndjjjj y w dyw dαα===∑∑计算得到:1dx=6.95 1dy=8.48总运费T1=75.28α,又因为T1<T ,继续迭代得到:2dx=8.622dy=7.00总运费T2=75.18α,又因为T2<T1<T ,继续迭代得到:3dx=8.72 3dy=7.02总运费T3=75.12α,又因为T3<T2<T1<T ,继续迭代得到:4dx=8.79 4d y =7.02 总运费T4=75.09α,又因为T4<T3<T2<T1,继续迭代得到:5dx=8.835dy=7.01总运费T5=75.07α,又因为T5<T4<T3<T2<T1,继续迭代得到:6dx=8.95 6dy=7.07总运费T6=75.08,这是T6>T5则说明6dx=7.07 6dy=8.95是最优解,即配送中心坐标P 0应该在(8.48,,6.95)1.2 在地图上标注该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计算得配送中心坐标P 0为(7.07,8.95),根据数据需要将城市交通井字型道路略作数据调整,将P 0和所有的客户标价在城市地图上,得到“图1-2 重心法选址坐标图”2.总体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2.1组织结构设计图依据配送中心的功能和目标,进行配送中心运作的组织结构设计,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如图2.2各职能部门职责经理:全面负责配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信息中心:负责拟制全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接受、整理和处理各种电子订单,负责整个公司的网络安全问题。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的长期计划,拟定采购部门的工作方针和目标;负责制定采购方针、策略、制度及采购工作流程与方法,确保贯彻执行;制订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各项物品的采购标准,并严格执行。

仓储部门:负责货物从外部进入仓库,入库检验,理货,分类储存,包装加工,出库;将货物收入,发出,结存的信息记录好,用信息反应仓库的的运行状况;仓库的入库价值,出库价值,货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的结算等等。

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把多方面的信息汇总,进行财务分析处理,把本年度或者本季度的供货单位的供货金额进行统计,还有收货单位的收货金额经行统计,自动对账生成损益表。

人事部门: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招聘、录用以及后期的培训;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薪资、社保与福利管理;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异动、离职管理,依据集团战略发展要求,组建管理干部阶梯晋升体系及竞聘上岗机制;负责人力资源配置与战略信息搜集,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运输部门:负责全公司的各个订单货物运输配送,确保货物安全准时的送达到客户的手中定期为公司运输车辆进行检修确保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

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局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基于成本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4.1基于SLP的思想进行分析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是理查德·缪瑟(Richard Muther) 提出的设施布置的经典方法,该方法采用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和规范的系统设计步骤进行系统布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运用SLP 法进行总平面布置时,首先要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矩阵;然后根据关系矩阵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出相应的位置关系图,并将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位置关系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通过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得到可行的布置方案,最后采用加权评价等方法对得到的方案进行优选评估。

系统布置设计的四阶段包括:确定位置:确定所在布置的相应位置(总体位置);总体区划:在布置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局(是最重要的阶段);详细布置:确定各个作业单位或各个设施的具体位置;施工安装:编制计划,进行施工安装。

在SLP 方法中,Muther 将研究工程布置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5 个基本要素,分别是: (1)产品(P);(2)产量(Q);(3)生产路线(R);(4)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5)时间安排(T)。

五个要素分别回答以下问题:P——生产什么?Q——生产多少?R——怎么生产?S——用什么支持生产?T——何时生产?其中P、Q 两个基本要素是其它特征和条件的基础,只有在对上述各要素充分调查研究并取得全面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绘制出相关的表格和关系图模型,有条理的分析计算,才能最终求得工程布置的最佳方案。

SLP 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1所示:采用SLP法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物物流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然后,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问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通过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然后采用加权因素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并对每个因素进行量化,以得分最多的布置方案作为最佳布置方案。

4.2 该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工厂布置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转,而且通过对物料搬运成本的影响,成为决定产品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减少物料搬运工作量是工厂布置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因此,在实现工厂布置之前必须就生产系统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态做出深入的分析。

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的要求收集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物流作业技术水平T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同时要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单元进行划分,得到最佳的作业单元划分方案。

本配送中心包括的职能部门包括入库暂存检验区,理货区,入库区,补货区,常温存货区,冷藏保管区,低温保存区,阁楼存货区,批量商品平置区,拣货区,流通包装加工区,出库检验区,退货处理区,运输工具存放区,消防设备存放区,办公区等。

入库检验区:主要负责货物的接收及入库前的检验等。

理货区: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的场所。

在这里,货物被区分为直接分拣配送、待加工、入库储存和不合格需清退的货物,分别送往不同的功能区。

在实行条形码管理的中心里,还要为货物贴条形码。

入库区:对已检验过的货物进行入库存放。

补货区:对不到安全库存的货物进行补货。

常温存货区: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差品味常温保存。

冷藏保管区:食品为冷藏保管。

低温保存区: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存。

阁楼存货区:阁楼存货区主要存放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效率,降低拣选差错率。

批量商品平置区: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堆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存放库存,家电的洗衣机、冰箱等。

拣货区:进行发货前的分拣、拣选和按订单配货。

流通包装加工区:行业物流需要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等。

出库检验区:对于要配送的商品进行最后的检验,准备发货。

退货处理区:对于顾客不满意的订单商品进行退货处理,合格品入库,废品和滞销品进行退货处理。

运输工具存放区:各种搬运设备如托盘、叉车等的制定存放地点。

消防设备存放区:为了配送中心的安全,配送中心将添置的消防设置,并将其存放在相应存放区域。

办公区:中心内部行政业务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

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

处理各种订单信息,财务整理等等。

4.3 物流分析4.3.1 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须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

当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一方阵图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表中方阵的行表示物料移动的源,称为从;列表示物料移动的目的地,称为至;行列交叉点标明由源到目的地的物流量,从中可以看出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况。

本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表4-1所示:表4-1 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其中运输工具存放区,消防设备存放区和办公区不与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物流量移动关系,因而在从至表中忽略。

4.3.2物流强度等级划分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

作业单位对或成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