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
电科一班李思彧 20114690
摘要: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助人与自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被辅导者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而言,我们希望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被辅导者可以在辅导者的启发下不断的发现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自己帮助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在被帮助的过程中感觉到使自己帮助自己的快感。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自我发现
每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的,每个人也并不是圣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有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首先每个人找到的是一种心理安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的一种心理舒解,这是辅导者助人的一个过程,这并不是辅导者真正希望看到的,只是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并不能根本解决被辅导者的心理问题,被辅导者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成长,授之以渔,能让其终身受用。

让被辅导这能够自己找到帮助自己的方法,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来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

帮助他人并不是让他对辅导者产生一种依赖,更强调的是增强其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心理咨询再三强调的是理解来询者的感受,尊重其想法,激发其独立思考,自我选择,独立决策的能力。

心理辅导不是一种说教,更不能是一种灌输,而是与来询者的平等的讨论,辅导者与来询者在关系上是平等的,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求为来询者出谋划策,开放下药,辅导者要做的是启发受到者去认识其面临的困难与挫折,鼓励受导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敞开心扉与辅导者交流,辅导者要帮助来询者自订
其行动方案,并监督其实施。

据此,辅导者要强化来询者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中的种种障碍而变得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帮助他人找到自我决策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确信人皆可自我完善,自助不是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心理咨询应该增强人的自立能力,而不是增强其对他人的依赖。

在心理咨询中,助人是基于尊重,真诚,同情。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在关系上是平等的,辅导者应该尊重保护,受导者的隐私,要引导受访者说出自己心理的难解之结,要给予安慰,而不能强迫受导者说出自己的隐私,尊重就是要给予受导者一定的个人空间,要站在受导者的立场上考虑其感受,尊重受导者的感情,思想。

真诚是沟通的基础,面对前来咨询的受导者辅导者一定要本着真诚的态度与受导者沟通交流,认真的倾听受导者的心声,深入的分析受导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受导者走出自己的困境。

同情是给予辅导者帮助的必要条件,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为受导者着想,才能真正的走进受导者的心灵,帮他们排忧解难。

从另一个方面讲,助人自助是作为个体的社会人与他人心灵相互关照的体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过程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

实质上,助人自助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于心理咨询服务对象(来访者)而言,通过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直面个体与他人所联结的各种社会关系,逐渐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增强心理自由度,获得自我成长乃至自我实现;第二,于心理咨询从业者(心理咨询师)而言,心理咨询师不仅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还能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不同资质、不同阅历的从业者,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陪伴来访者在心理困难的时刻走上一程,在助人自助的职业生涯中,心理咨询师自己也在成长:咨询师的自我需要获得满足,利他行为意愿得以实施,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增强了心理服务能力,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是一种感觉、积淀、直觉与体验,心理咨询
过程会触及心理咨询师个人生活中的未完成事件,来访者能帮助咨询师发现自己的盲点会使咨询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咨询师的不断成长。

简而言之,心理咨询工作既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成功实现心理自助的过程,也是咨询师帮助自身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即助人、助己、自我实现。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概念。

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体现了人与人的依存关系,在心里咨询中,这体现为,辅导者在帮助受导者的同时,帮助他建立其自助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为辅导者自身也从中有所收获。

助人与自助是一种人际关系,是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心灵相互关照的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三个原理:倾听、真诚、给予爱和接收爱,当我们给予被人帮助的时候这就是一个给予爱的过程,自助实现时就是一个接收爱的过程。

当我们站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角度看待帮助他人走出内心的困境,战胜内心的心魔时,我们发现,一个人能真正关心和喜爱他人,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幸福,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帮助同学,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有很大的好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助人自助,首先要在辅导前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在辅导过程中,好的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这是“助人”能够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助人自助这个理念中的“助人”是一种前提和手段,“自助”是最终的目的,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助人”观念的形成是必要的,但是求助者“自助”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个成功的辅导案例而言,求助者自我改变的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这辅导效果,要是辅导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充分调动求助者的“自助”理念,这就要求辅导者努力去求助者建立良好的的辅导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保证整个辅导过程的良性运行。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首先要在心理上接纳求助者,这也是“助人”的一个重要前提,只要真诚接纳了求助这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助人活动。

这种解难不仅仅是对求助这的心理问题的接纳,也是对其整个人在地位上的平等对待。

这就要求辅导者无论求助者的价值观如何都要对他们进行接纳。

辅导者对求助者表现出的尊重和接纳,会使得求助者能够和辅导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咨询
关系的建立。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辅导关系,使得求助者有有求助的意向。

辅导者可以应用真诚、积极关注和同感态度使得求助者信任辅导者,同时可以支持肯定求助者,理解关心他们的需求,并通过自我暴露等技巧拉近同求助者的心理距离,使得辅导关系能够和谐进行,为整个咨询提供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在辅导中还必须坚持中立的原则。

辅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辅导者的应该强调的是中立原则,但是对于一个真实的案例而言,辅导者是无法真正做到中立的,这是应为在辅导过程中咨辅导者和求助者的价值观不同在接纳这个环节上就容易产生问题,不同的价值观有时会使辅导者无法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求助者,对其存在着偏见,无法进行咨询活动。

心理健康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碰见困扰,这些困扰,会对人的成长造成阻碍。

心理辅导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适应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更好的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坚持助人自助这一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