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习题课件一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习题课件一
整合方法
(3)到点A的距离小于3 cm,且到点B的距离小于2 cm的所 有点组成的图形; 解:如图③,以点A为圆心,3 cm为 半径的⊙A的内部与以点B为圆心, 2 cm为半径的⊙B的内部的公共部分 (不包括边界的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整合方法
(4)到点A的距离大于3 cm,且到点B的距离小于2 cm的所 有点组成的图形. 解:如图④,以点A为圆心,3 cm为 半径的⊙A的外部与以点B为圆心, 2 cm为半径的⊙B的内部的公共部分 (不包括边界的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整合方法
解:如图①,到点A的距离等于3 cm的所有点组成的 图形是以点A为圆心,3 cm为半径的圆,到点B的距 离等于2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是以点B为圆心, 2 cm为半径的圆.
整合方法
(2)到点A的距离等于3 cm,且到点B的距离等于2 cm的所 有点组成的图形; 解:如图②,以点A为圆心,3 cm 为半径的⊙A与以点B为圆心,2 cm 为半径的⊙B的交点,即C,D两点 即为所求.
选取 9 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 A 为圆心,
r 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 A 外恰好有 3 个在圆
内,则 r 的取值范围为( B )
A.2 2<r≤ 17 B. 17<r≤3 2
C. 17<r≤5
D.5<r≤ 29
夯实基础
10.如图,已知P是⊙O外一点,Q是⊙O上的动点,线段 PQ的中点为M,连结OP,OM.若⊙O的半径为2, OP=4, 则线段OM的最小值是( ) A.0 B.1 C.2 D.3
夯实基础
3.下列图形中,四个顶点一定在同一个圆上的是( B ) A.菱形、平行四边形 B.矩形、正方形 C.正方形、菱形 D.矩形、平行四边形
夯实基础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②__⑤____(填序号). ①弦是直径;②半圆是弧;③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④半圆是最长的弧;⑤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夯实基础
5.如图,点A,B,C在⊙O上,点O在线段AC上,点D在 线段A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AB,AC,CD,OB都是弦 B.与线段OB相等的线段有OA,OC,CD C.图中的优弧有2条 D.AC既是弦,又是⊙O的直径,所以弦是直径
夯实基础
【点拨】线段CD,OB不是弦.线段AB,AC都是弦,且 AC是⊙O的直径,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OA, OC, OB是半径,它们都相等,但CD≠OB;图中的优弧有 弧BAC和弧ACB,因此只有C正确. 【答案】C
夯实基础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D.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可能相等
夯实基础
7.【中考·湘西州】⊙O的半径为5 cm,点A到圆心O的距 离OA=3 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为( B ) A.点A在圆上 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 D.无法确定
最小距离为 b(a>b),则此圆的半径为( )
A.a+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2 b或a-2 b
B.a-2 b D.a+b 或 a-b
夯实基础
【点拨】本题分点P在⊙O内和点P在⊙O外两种情况,易 考虑问题不全面而漏掉一种情况. 【答案】C
整合方法
12.设AB=4 cm,作出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到点A的距离等于3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到点B的 距离等于2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ZJ版九年级上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1 圆 第1课时 圆的认识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圆是由圆心唯一确定的 B.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C.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 成圆 D.圆内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夯实基础
2.平面内已知点P,以P为圆心,3 cm为半径作圆,这样 的圆可以作( A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夯实基础
【点拨】取 OP 的中点 N,连结 MN,OQ,如图.可判断 MN 为△ POQ 的中位线,则 MN=12OQ=1,∴点 M 在以 N 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上,即点 M 在 ON 上时,OM 最小, 最小值为 1. 【答案】B
夯实基础
11.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 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 a,
整合方法
13.如图,⊙O′过坐标原点O,点O′的坐标为(1,1).判 断点P(-1,1),点Q(1,0),点R(2,2)和⊙O′的位置 关系.
整合方法
解:∵点 O′的坐标为(1,1),且⊙O′经过坐标原点, ∴⊙O′的半径 OO′= 12+12= 2. ∵点 P 的坐标为(-1,1), ∴PO′=2.同理,QO′=1,RO′= 2. ∵PO′> 2,QO′< 2,RO′= 2, ∴点 P 在⊙O′外,点 Q 在⊙O′内,点 R 在⊙O′上.
探究培优
(2)若以点A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 在⊙A内且至少有一点在⊙A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 范围是多少? 解:由题意可知,点B一定在⊙A内,点C一定在⊙A外, ∴AB<r<AC,即3 cm<r<5 cm. ∴满足条件的⊙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3 cm<r<5 cm.
探究培优
14.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 cm,AD=4 cm. (1)若以点A为圆心,4 cm为半径作⊙A,则点B,C,D和 ⊙A的位置关系如何?
探究培优
解:∵AB=3 cm<4 cm,∴点 B 在⊙A 内. ∵AD=4 cm,∴点 D 在⊙A 上. 如图,连结 AC,∵∠B=90°, ∴AC= AB2+BC2= AB2+AD2= 32+42=5(cm). ∵5 cm>4 cm,∴点 C 在⊙A 外.
夯实基础
8.在公园的O处附近有E,F,G,H四棵树,位置如图所 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现计划修建一座以O 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形水池,要求池中不留树木, 则E,F,G,H四棵树中需要被移除的为( A ) A.E,F,G B.F,G,H C.G,H,E D.H,E,F
夯实基础
9.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