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六中研究性学习贵阳市盲道现状调查及解决问题建议贵阳市第六中学二00六届高一(14)班盲道sidewalk for the blind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We’re extremely fortumateNot to know precisely ——W.Szymborska 辛波丝卡The kind of world we live in.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我们何其幸运》人类,万物之灵,以敏锐的感观,强烈的情感去感知世界,以灵巧的双手去触摸地球。
把握大地与海洋、森林与荒漠的呼吸。
在自然中,健康而上进的人能够体会生命的美好和苍生融合的畅快,这是因为他们有一双明亮的发现美的眼睛。
但有些人却无奈地失去了能看见七彩绚烂光芒的可能。
这些人渴望见到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与承载希望、收获果实的大地,可人生的无情使他们的眼睛不再璀璨,乌黑的眸子不再有光泽。
这一切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身体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这群人的心在呐喊:“我的太阳!!”,却在生活中默默忍受无名的摧残。
他们是——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作为社会一员和祖国21世纪的接班人,当我们面对不幸的人之时,自然必须去关注和帮助他们。
贵阳市在成长,市政与公益设施得到逐年的完善与兴起,而作为盲人出行的指引。
盲道开始出现在城市人行道上。
由表面有数条明显条状凸起的方砖铺就的盲道,宛如一段连续的箭头,成为盲人在黑暗中探索时通向目标的一线光亮。
由此,盲人深深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那份深切关爱。
可是就在这为盲人造福的工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规格不齐,设计失误,施工不良,摊贩占道,致使便利盲人的形势依然严峻。
社会是温暖的,于是有人意识到了此情况的结症所在,紧接着一群青年人行动起来,为这项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针对盲道建设与施工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探究其现状,以及提出优化方案,希望盲道在今后能体现更大的价值。
或许他们不能改变什么,但他们期待着能唤起人们对盲人更多的关注,正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你给出自己的一点关爱,与众人的爱汇集成一股震荡人心爱的激流,扣响盲人的心门,为他们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敲开盲人的心窗,让他们以心凝视外面世界——那里同样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盲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谨以本次研究性学习献给那些等待光明的人。
研究主题:社会公益研究领域:无障碍设施建设课题名称:贵阳市盲道现状及解决问题建议课题组长:张佳柱、马婧指导教师:王桂兰、王绿化、马静仁研究本课题涉及的主导课程:政治研究本课题的涉及的相关课程:物理、语文、信息技术、统计一.设计阶段:1. 背景陈述:伴随城市建设,各种具有特殊用途的市政公益设施逐步建立,出现在街头小巷,引起了市民的注意,而盲道以其独特的价值——唯一为残疾人修筑的工程,首先进入我们的视野。
于是本着对盲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心,我们对盲道建设进行了初步调查。
其间我们发现就现状而言,无论在施工还是在使用上,盲道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对盲人的出行不利,甚至可能对其造成伤害。
这一现象,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电影《地下铁》中盲女主人公的遭遇使同学们心中泛起波澜。
于是基于改进盲道的意图,我们便以“社会公益”为主题,设立了《贵阳市盲道现状及解决问题建议》的研究计划。
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在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的城市构成中,盲人,这一特殊群体,达30万人左右,不可不谓极多。
市政府为了完善城市公益,利于人民的生活便利,于是为残疾人建设了许多公益设施;并且随着贵阳市都市文明的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争创无障碍城市,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兴建了许多公益设施。
其中,盲道作为辅助盲人出行的重要设施,经过本市多年来的发展,已遍布贵阳市的主要干道,实是盲人的一大福音。
但是,由于市政府建设规划经验缺乏,存在盲道设计不合理;市政施工不协调(如经常存在站牌、井盖阻碍盲道的情况);公众意识淡薄,对盲道缺乏了解,致使一些商贩占道经营还有市政再施工的破坏——盲道未尽其用。
为了解贵阳市盲道建设中的弊病及其原因,我们决定全面调查,最终提出优化方案,以增强人民对盲道的认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我们揭露出问题所在,并不是想特意指责谁,只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改善现况。
本组组织此课题的目的,就是旨在通过我们的行为换取社会对盲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提升他们的生存空间,使他们真正溶入到社会中来。
3.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①实地调查贵阳市盲道现状及其弊端②了解其他城市盲道建设情况③采访路人,了解民众对盲道的认识④上访政府,了解关于盲道的政策及法规⑤了解盲人的切身感受⑥实验研究,盲道的摩擦问题⑦提出优化建议4. 理论意义: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盲道建设的系统优化与完整,不仅有益于方便弱势群体的生活,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
当今之世,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越是文明进步,就越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是人类良知与理性自觉的必然。
提高民众对盲道的认识,使人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有益于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5. 实践意义:就自身而言,培养发现、调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提高思想品质,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同手协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就社会而言,一方面大力宣传我市无障碍建设,使广大市民加入到关爱残疾人的行列中来,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调查,了解贵阳市盲道现状,分期总结,提出优化方案,帮助政府改善盲道建设,真正为盲人创造一个出行便利的外部环境。
我们的一切行为,就是为了强化民众关注弱势群体的观念,只有这样,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源于社会的爱,会使他们不再身体缺陷而陷入被动,他们也是社会的主人,当盲道连绵不绝、毫无阻碍、设计科学、施工合格时,盲人畅通无阻地穿行于市区之中,我们的活动的巨大意义就实现了。
6. 预期效益:1、能引起社会对盲道设施的关注,进一步完善盲道建设,为盲人谋福利。
2、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促进广大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及保护3、唤醒一部分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从而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关心、尊重、帮助弱视群体。
7. 成果展现形式:图文、音像资料、3D模拟图、PPT、网页8. 课题难点:从社会现象出发,这就意味着本课题将面临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与挑战依照计划,本组有数次深入社会的调查采访活动以及一次物理实验(盲道动摩擦因素的测定)。
虽然我们已作好了详细的计划和准备,但想必当时亦会遇到困难。
可即使这样,因为该课题正在于盲道现状的考察与分析,这一切活动都势在必行,我们预计在采访路人时也许会被拒绝,上访政府时可能会遭冷遇,调查盲道使用情况时,商贩大概不愿合作,实验完成可能遭到阻碍。
以上将造成资料收集困难,数据取样艰难,且此课题作为一个社科问题,牵涉范围广,加之时间紧迫,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同时课题立足点小,以盲道为主,涉及知识有限,欲起到积极宣传作用,引起社会共识,让群众对弱势群体有所关心就必需以小见大,要充实内容,加强课题可行性。
此时应注意加强实地考察,用现象说明问题,引用专家言论作为参考。
9. 研究课题可行性:一方面来说,由于课题立足点小,所以着手比较容易,融入自己的思想与风格,形成独立的课题。
其次,根据课题进行的实地调查、设计实验、优化设计以具体形式,阐明了课题的意图。
实地调查,以强有力的证明向社会发起倡议,更有力于进一步完成课题的最终目的——盲道的系统优化。
设计实验,是同学为课题作出的尝试,对盲道用料问题作出的探究,进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优化建议。
最后,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丰富了课题的表现力,丝毫不受局限与拘束。
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广泛支持:盲人朋友对课题的支持,政府部门为加强盲道宣传对课题的支持,这首先就决定了课题的可行性。
还有父母的经济援助,教师的经验提醒,专家的理论支持,都将促成我们完成本课题。
最后,就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这最终将引领我们实现研究计划。
10.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①图书资料:网页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残疾人联合会/myzj/fk/t20031021/44206.htm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相关文章:《关于盲道建设及使用问题的建议》《我国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规、政策》《无障碍通道上的种种障碍》《政府与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北京市无障碍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②计算机使用:网页: ImageReady文字: Word资料搜索: Google视频: Movie Maker Premiere图象处理:Photoshop 3D Studio MAX Video convent通讯软件: MSN Messenger 6.1压缩软件: WinRAR幻灯片:Power point教师意见:能恰当运用技术手段,展现课题思想和内容,使用多媒体,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网页制作很有特色。
③经费预算:一、经费总需求(元):330.5元二、经费分项预算(元):1、交通费:15元2、照片冲洗: 82.5元3、刻录光碟:45元4、复印费:38元5、购买网站空间:120元三、经费来源渠道:各人零花钱拿出20元作为经费11.本课题的特色以发现社会现象为主,角度小、易深入。
实地调查遍布贵阳市主要干道,覆盖率高,得出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又与其他城市盲道现状进行对比,以事实说话;自己设计实验进而提出了优化建议,为结论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
最终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课题研究有了自己的特色,实践性强,独立性强,思想性强,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却又不乏科学成分。
教师意见:选题结合所学知识,具有可研究学习性,角度小,易深入发掘。
选题体现了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尤其关注弱势群体。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便于培养关爱之心。
教师意见:该课题组的研究课题“贵阳市盲道现状的调查及建议”很有现实意义,表明同学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社会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关心。
同学们对该课题的调查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有明确的分工。
二、实施阶段1. 参加者分工情况:组长:马婧、张佳柱文字组组长:采访组组长:冯铁辛、何震徐若阳、赵俊杰文字组:冯铁辛、何震、马婧、宋巍、刘恒信息处理组:张佳柱:网页制作赵俊杰:3D图像处理、图片处理、PPT制作张千:录像编辑、光碟压制、数据输出马婧:报告文字版(Word)、PPT制作采访组:1组:方莹、邱竹、刘玉珏2组:张婧、徐莱、方莹3组:徐若阳、张佳柱、赵俊杰摄影组:张千、弋昀资料整理组:周彦婷、袁玉英备注:采访组1:发放问卷调查180份、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