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附录三:部分习题参考解答老师说这份答案有些错误,慎重参考哈~~第一章(15-16)一、判断题2.答:对。

3.答:错。

实质性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合适的方法,特别是数量分析的方法。

4.答:对。

5.答:错。

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答:错。

有限总体全部统计成本太高,经常采用抽样调查,因此也必须使用推断技术。

7.答:错。

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

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答:对。

二、单项选择题1.A;2.A;3.A;4.B。

三、分析问答题1.答: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只可用来分类,民族可以区分为汉、藏、回等,但没有顺序和优劣之分,所以是定类尺度数据。

;定序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它不但可以分类,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和顺序,教育程度可划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属于定序尺度数据;定距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不但可以排序,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在两方面的差异,人口数、信教人数、进出口总额都是定距尺度数据;定比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通常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所以经济增长率是定比尺度数据。

3.答:如考察全国居民人均住房情况,全国所有居民构成统计总体,每一户居民是总体单位,抽查其中5000户,这被调查的5000户居民构成样本。

第二章(45-46)一、单项选择题1.C;2.A;3.A。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三、简答题1.答:这种说法不对。

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2.答:统计报表的日常维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统计报表的统计指标、指标体系不容易调整,对现代社会经济调查来说很不合适。

3.答:这种分组方法不合适。

统计分组应该遵循“互斥性原则”,本题所示的分组方式违反了“互斥性原则”,例如,一观众是少女,若按以上分组,她既可被分在女组,又可被分在少组。

4.答:四、计算题解:(1)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主要操作步骤:②选定所输入的数据,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累计曲线图。

(3)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主要操作步骤:①次数和频率分布数列输入到E某cel。

②选定分布数列所在区域,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簇状柱形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次数和频率的柱形图。

③将频率柱形图绘制在次坐标轴上,并将其改成折线图。

主要操作步骤:在“直方图和折线图”基础上,将频率折线图改为“平滑线散点图”即可。

第三章(74-76)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B;5.A6.C。

二、判断分析题1.答:均值。

呈右偏分布。

由于存在极大值,使均值高于中位数和众数,而只有较少的数据高于均值。

2.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可以计算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但可能无法计算众数,同样,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可以衡量变量集中趋势,但是众数有时则不能。

因为有时有两个众数有时又没有众数。

3.答:可计算出总体标准差为10,总体方差为100,于是峰度系数K=34800/10000=3.48,可以认为总体呈现非正态分布。

峰度系数Km43480030.48,属于尖顶分布。

(10010%)4435.答:为了了解房屋价格变化的走势,宜选择住房价格的中位数来观察,因为均值受极端值影响;如果为了确定交易税率,估计相应税收总额,应利用均值,因为均值才能推算总体有关的总量。

6.答:(1)均值、中位数、众数分别增加200元;(2)不变;(3)不变;(4)不同三、计算题1.解:基期总平均成本=60012007001800=6601200180060024007001600报告期总平均成本==64024001600总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是该公司产品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成本较低的甲企业产量占比上升而成本较高的乙企业产量占比相应下降所致。

全部平均74.391标准误差1.382中位数76.5众数78标准差14.496方差210.130峰度0.685偏度-0.700区域74最小值25最大值99求和8183观测数110208.2276.0181.90578.56014.257203.254-0.305-0.5905584199425756199.625甲班乙班甲班乙班6091平均72.704平均7974标准误差1.998标准误差4862中位数74.5中位数7672众数78众数6790(样本)标准差14.681标准差5894(样本)方差215.533方差6576峰度1.664峰度7883偏度-0.830偏度6492区域74区域7585最小值25最小值7694最大值99最大值7883求和3926求和8477观测数54观测数4882总体方差211.5422584组内方差平均数205.4759060组间方差2.74598707778687495856880928873657274996972748567339457606178836677829455767580617840-508050-604555i12(某i)n471803709.9173852928.7193.解:根据总体方差的计算公式2n可得:2甲11423.259311178.9821211.5418;2乙199.6247545622904.193208.2199110全部学生成绩的方差2全部第1章绪论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

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

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440加仑的油漆罐。

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

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kg。

要求:(1)描述总体;(2)描述研究变量;(3)描述样本;(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某50=226.8kg。

4.“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

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

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要求:(1)描述总体;(2)描述研究变量;(3)描述样本;(4)一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

调查结果如下:BDABCDBBACEADABAEADBCCBCCCCCBCCBCDEBCDCEACCEDCAECDDDAABDDAABCEEBCECBECBCDDCCBDDCAECDBEADCBEEBCCBECBC(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用E某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解:(1)由于表2.21中的数据为服务质量的等级,可以进行优劣等级比较,但不能计算差异大小,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数)ABCDE合计1421321815100频率%1421321815100(3)条形图的制作: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某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条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见E某cel 练习题2.1)。

即得到如下的条形图:●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12411910888129114105123116115110115100871071191031031371389211812011295142136146104125108126(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成开口形式;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某cel进行排序统计(见E某cel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40(2)按题目要求分组并进行统计,得到分组表如下: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合计11119940频率(%)27.527.522.522.5100.0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463542253628362945463747373437383730493436373930454442384326324333383640444435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解: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49,最小的为25,知数据全距为49-25=24;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5组,各组组距为5,组限以整5的倍数划分;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24已落在最小组之中,最大值49已落在最大组之中,故将各组均设计成闭口形式;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或用E某cel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天数,(见E某cel练习题2.3)并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天数除以总天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25~3030~3535~4040~4545~50合计46159640频率(%)10.015.037.522.515.0100.0直方图: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某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