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料7:教育人物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资料7:教育人物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人物专项训练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答案:B2、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讲授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亚里士多德D、康德答案:D3、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为标志。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洛克《教育漫话》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B4、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答案:A5、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著作的学者是()A、陶行知B、陈鹤琴C、杨贤江D、蔡元培答案:C6、提出“范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洛克D、杜威答案:A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他倡导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的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答案:C8、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朗格朗B、杜威C、洛克D、卢梭答案:A9、(多选)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启发E、助产术答案:ACE10、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影响广泛,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体系)、(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11、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纳B、舒尔茨C、赞可夫D、皮亚杰答案:B12、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13、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帕斯克答案:A14、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由(比纳)和(西蒙)制定的。

15、揭示个体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人是()A、布鲁纳B、赞可夫C、皮亚杰D、柯尔伯格答案:C16、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双生子的爬梯A、华生B、高尔登C、吴伟士D、格赛尔答案:D17、提出有意义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贝尔B、维果斯基C、杜威D、皮亚杰答案:A18、由布鲁纳提出的理论被称为()A、有意义学习论B、认知结构论C、建构主义理论D、信息加工学习论答案:B19、以苛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是()A、完形-顿悟说B、建构主义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认知结构论答案:A20、(多选)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是巴普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的是()A、获得与消退B、刺激与泛化C、分化D、同化答案:ABC21、(多选)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学习规律包括()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矢用律答案:ABC22、布鲁纳提出的四条教学原则有()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效果原则答案:ABCD23、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可分为三个领域,分别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24、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运动技能)、(语言信息)、(认知策略)和(态度)。

25、(多选)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孟子B、弗洛伊德C、威尔逊D、高尔顿E、格赛尔F、霍尔ABCDEF26、(多选)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事物有()A、荀子B、洛克C、华生ABC27、(多选)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A、认知B、情感C、动作技能.ABC28、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罗杰斯B、耶尔克斯和道德森C、埃里克森和艾利斯B2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提出了学习迁移的()。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B30、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分为()的道德发展理论。

A、六级水平三个阶段B、四级水平六个阶段C、三级水平六个阶段C3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D3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A3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B34、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政治学》C3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C36、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B37、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38、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D39、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根舍因D.斯金纳A40、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A41、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D42、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伊曼D.洛克C43、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图尔诺 B.孟禄 C.马斯洛 D.马克思B4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把“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

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A45、终身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这一思想在《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中进行系统的论述,该书的作者是( )。

A.法国的保罗·朗格朗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C.德国的雅斯贝尔斯D.美国的克伯屈46、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B47、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A48、首次把“教”“育”两个单字合作为一个词见于()。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C49、1912年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率先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

A.实用主义课程论B.综合课程论C.结构主义课程论D.潜在课程论B50、课程目标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他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部分的组成,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借鉴依据。

A.杜威B.布鲁纳C.布卢姆D.乔伊斯C51、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 ) 。

A.学生是否参与学习B.学习结果C.学习过程D.对学习过程结果同等关注和重视C52、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是( ) 。

A.以学生为本B.让学生自发地学习C.给学生以安全感D.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A53、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 。

A.孟子B.荀子C.扬雄D.老子C54、(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B.苏霍姆林斯基C.加里宁D.马卡连柯C55、“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卢梭D56、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胡适C. 胡克勤D. 察元培D5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B. 孟禄C. 高尔顿D. 达尔文A58、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C59、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D60、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C61、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B.指导性C.现代D.社会本位D62、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B.个体本位C.完满生活D.社会本位C63、“内发论”学生观的代表是()A.柏拉图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D64、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 D.指导者C65、“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胡塞尔C.杰特D.惠勒C66、课程实际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A.泰勒的目标模式B.惠勒的过程模式C.塔巴模式D.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D67、6.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人是:()A.布鲁纳B.阿特金C.斯腾豪斯D.斯基尔贝克C68、过程模式的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______:()A.皮压杰B.布鲁纳C.斯腾豪斯D.卢梭D69、提出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皮亚杰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C70、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D71、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的70年代的英国,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各国。

代表人物为()A.彼得·麦克菲尔B.路易·拉斯思C.弗雷德·纽曼D.科尔伯格A72、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罗杰斯B、耶尔克斯和道德森C、埃里克森和艾利斯B73、16、著名()阿希1956年做了经典群体压力实验,对从众现象作了很好的解释。

A、心理学家B、社会心理学家C、教育家B74、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智力()理论。

A、四元结构B、三元结构C、多元结构B75、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D76、“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