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要求及检查评价办法听课、评课要求及检查评价办法
一、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听课、评课是一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活动。
听、评课可以优化教师教育思想和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学科课程,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优秀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教师和指导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听、评课的具体要求如下:
1、听课、评课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学期初教研组对学期的听、评课统一计划安排,每期组内教师每人讲课一节。
2、听课时,听课人员要提前5分钟进教室,关闭通讯工具,中途不得离开教室。
用心听、认真记,听课记录上要有客观公正的评语。
3、听课后要及时评课。
评课要求所有听课人员全部参加,人人发言,发言内容要求不重复,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课堂结构安排,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思想,评教师基本功,评教师素养,评教学手段,评学生参与度,评教学效果。
4、评课活动要有详实的记录。
通过听课,每期组内推荐出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语、数、外组每组各两节,其它学科每组各一节),有教案。
二、听、评课活动检查考评办法
1、听、评课每期年级管理人员,在中段考试前和学期末检查两次;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在期末教研组长工作考核时检查。
2、听课、评课活动检查评价分三个等次。
(1)优秀等次
有听、评课计划,按时组织听、评课。
听、评课时组内教师全员参与;评课内容质量高,记录详细;按时推荐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
(2)合格等次
有听、评课计划,按时组织听、评课。
听、评课活动组内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发言,记录详细;按时推荐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
(3)不合格等次
无听、评课计划,或未按计划组织听、评课,只听不评,缺评课记录;不能按时推荐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
集体备课要求及检查评价办法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1、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组内教师集体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统一教学思想,研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考点,优化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思路。
组内教师共同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
2、集体备课,学科组学期初制订计划,分工到人、到课。
坚持
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主备人要提前拟定好教案。
集体备课时要求组内教师全员参加,充分准备,人人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主备人认真记录,重新修改教案,打印后交组内教师使用参考。
基础学科每周一次,非基础学科间周一次。
3、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朗读教材(含目标设计、重、难、考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阐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的亮点—阐述突破重、难、考点的方法—阐述学习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媒体教学的辅助使用设计—介绍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
二、集体备课检查评价办法
1、集体备课每期年级管理人员,在中段考试前和学期末检查两次;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在期末教研组长工作考核时检查。
2、集体备课检查评价分三个等次
(1)优秀等次
学期初有计划,分工明确,按时组织集体备课(基础学科每周一次,非基础学科间周一次)。
集体备课教案内容符合要求,研讨过程全员参与,人人发言,准备充分,记录详实。
(2)合格等次
有计划,分工明确,按时组织,有教案,人人发言,记录详细。
(3)不合格等次
无计划安排,次数不够,缺教案,记录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