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工具的研究进展_韦莲丝摘要唐姣燕黄名贵总结了静脉输液工具的研究进展,包括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及其管理方法等。
认为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输液并发症,准确执行医嘱,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具,关键词:静脉输液工具;进展;研究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7-0129-02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传统的钢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1.2.1留置针的优点:①操作简单,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而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造成的痛苦;②保护血管,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③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间,于临床抢救,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④适合于长老年病人及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期输液病人、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缺点:留置时间一般不能超过96h,对pH、渗透压、刺激性药物有限制,相主动静脉治疗是对病人、治疗需要和血管对深静脉导管容易脱出和渗漏。
2.1.2.2留置针穿刺部位:①对成年人来说,下肢静脉穿刺比上肢静脉穿刺的危险度更高;②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③穿刺腕部的桡静脉、桡神经损伤率高;④对于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病人,首选健被动静脉治疗是完成任务性质的、习惯性侧上肢。
2.1.2.3留置针的作用:外周中等长度导管(7.5~20cm),自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末端到达上臂的近端,用于中期治疗(使用时间2~4周),导管材质一般为硅胶或聚脲胺脂,有末端开口和pH低于5封闭2种。
用于输入持续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液,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等药物。
2.22.2.12.2.1.1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中心静脉导管(PICC):PICC是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PICC的特点:①减少因频繁的静脉穿刺而给病人带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静脉输液工具由单纯施。
随着当前静脉输液技术的迅速发展,急救期CVC、中心静脉导管的头皮针发展到静脉留置针、(PICC)等多种输液工具。
掌握好各种输液工具的应用,才能有提高工作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效地为病人进行治疗及护理,临床静脉输液工具的进展。
11.1静脉治疗新理念主动静脉治疗通道器材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为病人进行输液的工作模式,主动完成护理评估程序,即病人入院或接诊后24~48h内进行评估,放置、使用适宜的输液器材,进行健康教育,完成输液治疗。
1.2被动静脉治疗没有对病人做系统、准确的评估,就选择头皮钢针的器材使用,开始静脉治疗。
其结果是重复穿刺,有可能最终丧失外周静脉穿刺机会,延误给药,中断治疗,需要再用中心静脉输液器材完成治疗。
由于药物特性引发严重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变得更费时、费力,甚至无法完成。
22.12.1.1通道和血管通道器材的种类外周静脉通道器材头皮钢针头皮钢针是临床常用的输液工具,优势是操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5d~1年)。
保护病人外周静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易脱出,来的痛苦,液体流速不受病人体位影响;②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保留时间长,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③护士可在病人床旁插管,无须局麻但PICC 置管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士及缝针固定,进行操作;④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下1/3到上腔静脉与右PICC 置管后应常规接受胸片检查,心房的连接处,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排除气胸。
2.2.1.2适应症:适用于有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倾向者;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需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完全胃肠外营养(TPN);需要长期静脉治疗。
2.2.1.3禁忌症:对不能确认外周静脉、顺应性差,预插管途径有静脉血栓形成史、感染源、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放疗史,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确诊或疑似病人、对器材的材质过敏等。
2.2.2急救期CVC用于进行抢救、需要监测的病人。
急救期容易穿刺,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会使用。
劣势是活动受作简单、渗漏率高、不能保留,重复穿刺使病人痛苦。
临床用于静脉限、采血、静脉注射(单剂量、小量1次或IVP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输液(建议留置时间2~4h、非刺激性药物或溶液、等渗液、接近正常pH范围溶液或药物及合作的病人)。
证据:使用头皮钢针会增加静脉输液液体渗透到皮下组织的概率,从而导致化学性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增加[1]。
推荐意见:①头皮钢针可用于病人单次采取血标本;②避免使用下肢血管进行穿刺;③根据治疗时间、潜在并发症和操作者个人的经验,谨慎选用头皮的目的、钢针给予短期(4h)的静脉输液治疗;④10%葡萄糖、肠外营养、pH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 的液体,避免使用头皮钢针。
2.1.2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河池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工作单位:547000收稿日期:2011-12-31·132·CVC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末端停留于上腔静脉,导管有单腔或多腔,导管材质一般为硅胶或聚脲一般使用少于30胺脂。
急救期CVC适应范围:进行短期治疗,d(建议7~10d)。
治疗药物需高度稀释或需极高速度输入时,通过不同的管腔输入不相容的药物,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进行血透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
优点:适用血滤或血超滤、于所有类型的静脉治疗,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缺点:插管操作对病人损伤较大,可能发生血气胸、大血管穿孔,威胁较为复杂,病人生命安全,感染发生率高,并发症多。
2.2.3隧道型CVC需要在手术室或导管室留置,可供中、长期使用,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导管有末端开口式或三向瓣膜式,导管的材质一般为硅胶或聚脲胺脂,导管有单腔、双腔、三腔。
隧道型CVC包括有抗感染材料袖套型及(VitaCuff-导管外壁上)和促进周围组织长入袖套型(Dacron的抗感染材料的“套袖”Cuff-导管外壁上促进周围组织长入、包裹导管的涤纶织物制成“套袖”,的加强导管固定)2种类型。
2.2.4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CVC比较,见表1。
表1PICC穿刺部位并发症留置时间感染率间歇期导管护理置管人员带管出院适应症2.2.4外周静脉置管无严重并发症可达留置时间长,半年至一年0.4%不易感染,每周1~2次,费用低护士可以,每周维护1次(病房或导管门诊)稳定状态静脉输液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CVC比较CVC颈内、锁骨下静脉置管可危及生命安全<30天,无法满足肿瘤病人的治疗时间—短期置管2.2%高,NS+肝素,每日冲管,费用高护士无资质,医生比较危险,不方便重症急诊病人,大手术TODAYNURSE,July,2012,No.7静脉导管(2~4周至1年)、深静脉导管(2~4周)。
建议:①输液疗程在1d以内,液体量不多,无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液但宜时可选用头皮针。
②躁动不安的病人输液疗程有时虽短,选用套管针,以确保安全输液,防止因为活动而发生滑脱和错位。
③每天输液量较多(>1000ml)或输液时间较长(>6h),或疗程在2~14d,应首选套管针。
④疗程在14~30d,首选深毒性药物静脉导管。
⑤疗程在30d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应首选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⑥疗程在2d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3.2.2 药物特性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性及药物一旦外漏对组织的损伤性等。
①药物pH值低于4.1或高于9.0会引起静脉内膜损伤。
②药物渗透压对静研究证明任何液体和药物渗透压高于600mOsm/L,在脉的影响,故应用中心静脉外周静脉输注24h以内会导致化学性静脉炎,输入。
如TPN渗透压在1700~2200mOsm/L。
③对血管内膜有如钾。
④药物外漏引发组织坏死,如化疗药物。
刺激性的药物,3.3 病人情况考虑病人的病情、血管条件、年龄、文化程度、病人意愿等。
①既往病史:包括病人的手术史、患病史、药物使用史等。
如病人曾经在右乳施行乳癌根治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则不宜在右侧上肢行PICC插管。
②当时的病情:抢救病人时优先考虑CVC。
③静脉状况:应选择柔软、直、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动、有完整皮肤支持的血管。
④其他相关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治疗的依从性等。
4使用血管通道器材在使用通道器材时,应获得医嘱,必要时(中心静脉)签知情同意书,由专业的静脉治疗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及治疗方案的实施55.15.2 [3]。
使用血管通道器材的管理医生、护士、病人配合,共同进行管理。
做好使用和维护计划,如严格的无菌技术,手卫生符合要定期更换留置针、输液敷贴、输液管道、定期按要求冲洗管道求,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36PICC等穿刺记录的内容以及穿做好护理记录,如留置针、小结静脉输液工具的各种类型及特点,发展为输液方法的多途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的径、病情、输液的药物、性质、时间、经济能力等方面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及有效输液途径,尽快获得治疗时间,有效执行静脉输液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123考文献M].第1版.北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009:16~17.京:人民军医出版社,J].当常清明,张丽.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2011,4:142代护士,左丽宏,李春燕.静脉输液护理相关用具合理选择与临床应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8~80.用[(本文编辑:邹健)刺后的护理观察的记录内容。
完全植入型输液港(PORT):静脉输液港(Port)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
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可为病人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
33.1选择血管通道器材考虑因素血管通道器材的特点选择通道器材应考虑其类型、材质、型号、单腔或多腔、技术条件、风险大小。
①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管腔最少的导管,穿刺次数最少,对病人损伤最小、风险最小[2]。
②选择管径和长度的目的:插管时较小的血管创伤,保证充分的血液稀释。
③单腔与多腔: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单腔的输液通路。
3.23.2.1治疗因素治疗时间应考虑治疗时间、药物特性、输液要求、治疗各类通道器材使用最佳时间:头皮钢针(2方案。
~4h)、套管针(72~96h)、中等长度导管(2~4周)、外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