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第第二次月考试题姓名:班级:总分:一、选择题(22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幼稚(zhì)鲲鹏(kūn)吞噬(shì)媲美(bì)B.挑衅(xìn)迷惘(wǎng)滑稽(jī)苔藓(tái)C.雾霭(aǐ)迁徙(xǐ)蹼鹬(yù)颈雉(zhì)D.婵娟(chán)黔娄(qián)汲汲(jí)缥碧(pi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A.解jiě解决押解解释解数B.宿sù宿舍宿营宿命归宿C.恶wù厌恶恶心恶习恶劣D.差chā差错误差出差差距3、、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C)A.混淆深邃赋予不过尔尔B.考察戈壁清澈绵延不绝C.郭煌干涸崩塌混然一体D.端详焦躁收敛不可思议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宾客大宴B.或置酒而招之\一食或尽粟一石C.期在必醉\失期,法皆斩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以物喜,不以已悲5、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无言以对(来)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广阔无垠(边际)C.为人所知(被)精巧绝伦(同类)D.不自量力(测量)相形见绌(笨拙)6、、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8、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B)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9、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D)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因诗歌出名而并称“唐宋八大家”。

B、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D、《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是明朝初期的文学家。

本文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序。

11、选词填空(1)无论是C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B.神秘莫测C.高深莫测(2)在B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地歌唱着……A.温暖;高兴B.和煦;欢娱C.灿烂;愉快(3)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A,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B.跋山涉水C.前仆后继(4)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C,但我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二、根据要求填空(4分,每空0.5分)12.《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作者闲静淡泊的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13、《马说》中指出千里马悲惨的遭遇是:,。

14、以平淡的心态看待功名利禄,正像五柳先生引黔娄之妻所言:“,”。

1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16分)16.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

(5分)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根基。

人在大地上生活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均是大地给予的。

不管是严寒的冬季,还是①的夏日,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大地千姿百态的美丽,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图画——寒冷严肃的冬雪图,②温暖柔和的迎春图,随意洒脱的夏绿图,③的秋收图——更是点缀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④。

⑴在①、③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⑵请从下列各句中选一句填入④处横线中,使文意连贯自然。

(2分)A.岁月被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B.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岁月形成了。

C.使岁月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D.岁月成了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了。

17.下列都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标题,其中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2分)A.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B.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C.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D.大观园月夜感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心18.星期天,小林到莫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莫愁湖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⑴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分)⑵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2分)19.请仿写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2分)例句:(1)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例句,将下边句子补充完整:(2分)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四、阅读(26分)(一)撒哈拉的变迁(12分)“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

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

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

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

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

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

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

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

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

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2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3分)()一一()一()一(沙漠)2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2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4分)原因:启示:(二)(14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5、(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2)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26、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2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蟑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8、“鸢飞戾天者”比喻哪一类人?(3分)29、本文通过描写山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谈谈你的理解(3分)五、作文(30分)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书本……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

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A(“媲”音为“pi”)二、B三、C(“郭煌”应为“敦煌”,“混然一体”应为“浑然一体”。

)四、错别字:及奇振里改正:急歧震理五、D(量:估量。

绌:不足。

)六、1.C2.B3.A4.B七、1.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沧海桑田:大海边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八、B九、E十、(一)1.D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希树草原干矿草原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4.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

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

(2)人为原因。

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

撒哈拉犬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1.(1)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达不到,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2)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不饱,力不足。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