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生版)【2012年高考题】(2012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2012天津卷)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图7),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符合图7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11.结合图7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2012山东卷)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图1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l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2012北京卷)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5.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2012安徽卷)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
完成26-27题。
26.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B.②C.③D.④27.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B.②C.③D.④(2012海南卷)23.(10分)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图10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
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2012上海卷)(十九)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0分)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分)48. 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
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分)49.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3分)【2011年高考题】(2011年高考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7-9题。
气温(℃)降水量(mm)地点纬度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 28.4 40.0 210.0 1614.1②39°48′-4.7 26.0 2.6 196.0 682.9647.4③48°58′ 3.5 18.4 54.3 53.6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 30度附近8.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6-9题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7.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 根系不发达B. 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 叶面宽大,多气孔8.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A. 干流流速缓慢B. 峡谷险滩广布C. 支流短小急促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9.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洋流性质C. 距海远近D. 地形差异【2010年高考题】(2010海南卷)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3)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2010天津卷)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2)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2010江苏卷)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可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针叶林(2010全国卷I)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下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