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传播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公共信息传播能力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能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宣传、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协调、公共信息传播以及文化建设与传播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设置新闻和广告二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规格
.素质方面
()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面对、理解社会竞争,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备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
.知识方面
()掌握较为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能力方面
()具有较高的分析鉴赏能力,具有较好的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熟练的现代传播的基本技术和信息编辑处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活动组织、文案策划等文字实务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从事新闻传播或网络传播的基本技能,有写新闻和编辑新闻的能力。
()具备企事业单位的新闻信息采编、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和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企业及单位网站维护、报刊策划和编辑能力,具有较强的新媒体运用技能。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
学分,为课外学分。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三)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
(四)核心课程简介
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传播学原理、编辑理论与实务、中外新闻传播史、公共关系原理、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
八、教学活动安排情况
(一)周数分配表
(二)教学进度安排表
注:—复习考试;——军训;——写作实训;——创意写作实训;——报刊编辑实训;——热点调查;——两课实践;——公关实训;——专业见习;——专业方向实训;——新闻采风;——学年论文。
注:课程名称前标“▲”表示该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
注:选定一个专业方向后,本方向课程为必修课,其他方向课程可作为专业任选课来选修。
“★”为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开课学期标志。
十、辅助学习
(一)相关专业技能考级考证情况
(二)专业相关竞赛介绍
(三)专业学习网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