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信大楼灌注桩后压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校对:编写: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二00九年五月十四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后压浆设计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单桩注浆量的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注浆压力的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其它参数及后压浆装置的设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施工技术参数及施工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施工技术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施工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施工组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人员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施工机具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施工安全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安全管理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安全管理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工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工期..........................................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期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页脚内容2一、工程概况拟建沧州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信大楼位于沧州市新华路南侧,广场路西侧,原沧州市人防办院内。
拟建建筑物主楼地上22层,地下2层,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裙楼地上4层,地下1层,拟采用天然地基。
拟建建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812米。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河北地矿四水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有限公司完成,建筑结构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受河北世达集团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本工程的桩基础后压浆工作。
本工程共设计后压浆灌注桩153根,桩径800mm,有效桩长49.32米、46.42米。
灌注桩的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二、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主要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沧州市人防办公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勘字2008-044)沧州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信大楼桩基础平面布置图沧州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信大楼桩基础详图三、后压浆设计方案灌注桩后压浆工法适用于各类钻、挖、冲孔灌注桩泥皮和桩底、桩侧一定范围土体的加固,具有构造简单,便于操作,附加费用低,承载力增幅大,压浆不与成桩作业交叉,不破坏桩身混凝土等优点,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本工程桩的特点、实际地层情况及有关规范要求,设计采用桩端、桩侧复式注浆方案。
桩侧注浆深度为桩顶以下20.0m 。
1.单桩注浆量的计算单桩注浆量按下式计算: G c =p αd+s αnd=1.6p α、s α—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p α取1.5,s α取0.5 n —桩侧注浆断面数,取1 d —基桩设计直径(m ),取0.8 G c —注浆量,以水泥质量计(t ) 计算得,单桩注浆量为1.6吨水泥。
2.注浆压力的计算注浆压力是指不会使地表隆起和基桩上抬量过大的前提下,实现正常注浆的压力。
按下式估算:P 0=P w +γξii h ∑γP 0—注浆点浆液出口正常注浆压力 P w —注浆点处静水压力i h —注浆点以上第i 层土的厚度i γ—注浆点以上第i 层土的天然重度,当处于地下水以下时取i γ-1 γξ—抗注阻力经验系数经计算,同时考虑浆液经过注浆管时的压力损失,桩侧注浆压力取1.0MPa ;桩端注浆压力,KYZ1型桩取2.5MPa ,KYZ2型桩取2.0MPa 。
3.其它参数及后压浆装置的设置⑴后压浆浆液水灰比为0.5,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⑵注浆流量50L/min 。
⑶注浆管采用0.6吋钢管,对称设置2根注浆管,一根用于桩端注浆,一根用于桩侧注浆。
注浆管与钢筋笼加强筋绑牢固定。
⑷桩端对称设2个注浆阀,桩侧设一个注浆阀。
注浆阀应能承受1MPa以上静水压力,注浆阀外部保护层能抵抗砂石等硬质物的刮撞。
注浆阀应具逆止功能。
⑸后压浆作业时间在成桩2d后开始,不得迟于成桩30d后。
⑹压浆顺序为先外围桩、后内部桩,先桩侧、后桩端。
四、施工技术参数及施工方案1.施工技术参数根据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参数如下:注浆前进行注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浆参数进行调整,以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
2.施工方案2.1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2后压浆施工方案2.2.1施工准备⑴按照总包单位的现场平面布置图搭建工人宿舍、办公室、材料仓库等临时设施。
设置水源、电源,将施工水源及电源引至施工现场内,电源应满足二级保护要求,水源应有良好的开关装置。
⑵确定搅浆机、注浆机的安放位置,铺设水平注浆管。
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交底。
⑷检查各种施工设备是否完好,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2.2后压浆施工⑴钢筋笼绑扎完成后开始安放注浆装置,逆止阀与注浆管用丝扣连接,注浆管与钢筋笼绑扎牢固。
⑵钢筋笼应沉放到底,不得悬吊,不笼受阻时不得撞笼、墩笼、扭笼。
⑶桩基混凝土灌注24小时内用清水开环。
混凝土浇注2d后进行注浆。
⑷注浆顺序为先外围桩,后内部桩;先桩侧,后桩端。
⑸注浆前进行注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浆参数进行调整,。
⑹按调整后的参数进行正式注浆,并做好注浆记录。
3.质量保证措施3.1、施工质量达标要求⑴质量管理目标为确保"合格";⑵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⑶坚持经理部、作业队及作业员的三级质量检验程序;⑷各施工工序应有三方会签验收记录。
3.2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3.3、质量控制体系⑴人员控制项目各岗位人员由项目经理按本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施工项目持证上岗管理细则》要求确定。
对所有进场的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的能力进行验证、评审,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上岗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能力逐一进行评估并作好记录;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做到持证上岗。
⑵材料控制项目部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
主要施工材料(A类材料)的采购,项目部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材料供方。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材料需求计划组织进货并确保所用材料质量合格、供货及时。
材料控制执行公司《采购程序》,并建立《材料台账》。
进场的材料应有合格证、检验报告、材质单等的质量证明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合格材料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退货和更换,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⑶施工设备控制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设备使用计划,。
施工设备的标识、使用、保养和维修按公司《设备设施控制程序》执行。
⑷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施工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规定,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送检或校准,并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标识和记录,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计量、定位、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符合要求。
测量、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保管、使用。
使用前应对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验证并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使用中如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送具备资质的计量检验部门检修和校准。
3.4质量保证措施3.4.1注浆装置加工、安放注浆管采用0.6吋钢管,对称设置2根注浆管,一根用于桩端注浆,一根用于桩侧注浆。
注浆管与注浆管之间、注浆管与逆止阀之间用丝扣连接牢固。
注浆管与钢筋笼加强筋绑牢固定。
最上端注浆管高出地面20cm,管口用塑料布裹好,防止杂物落入堵塞注浆管。
3.4.2注浆⑴注浆材料采购时验看材料出厂合格证,保证不合格产品不进入场内。
⑵严格按技术参数进行浆液配比。
⑶注水泥浆。
浆体应经过搅浆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在注浆过程中不停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
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⑷注浆时专人看守注浆泵,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
⑸不得将盛浆桶和注浆管路在注浆体静止状态暴露于阳光下,防止浆液凝固。
⑹当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时间为30~60min。
⑺注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注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⑻终止注浆条件: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五、施工组织1.人员配置为保证施工质量并按时完成任务,现场要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设置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如下图:人员配置及主要职责:项目经理:1人主管全面工作项目副经理:1人主管生产主任工程师:1人主管技术管理质检员:1人质量控制安全员:1人安全施工管理作业人员:5人具体各工序施工2.施工机具配置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有:搅浆机、注浆泵、配电箱等。
六、施工安全措施 1.安全管理机构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生产、消防、保卫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员、工长等组成,安全员具体管理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管理体系如下:2.安全管理措施2.1施工安全管理措施⑴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
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对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做出预测,提出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