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一、选择题A型题1.为了减轻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所用的救援剂是:A.叶酸B.硫酸亚铁C.维生素CD.维生素BE.甲酰四氢叶酸钙2.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C.阻碍肿瘤细胞的嘌呤合成代谢D.干扰肿瘤细胞RNA转录E.阻止转录细胞DNA复制3.环磷酰胺在体内转化为烷化作用强的代谢物是:A.4-羟环磷酰胺B.磷酰胺氮芥C.丙烯醛D.卡介苗E.氮芥4.白消安的最佳适应证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炎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A.抗代谢药B.烷化剂C.抗癌抗生素D.长春碱类E.激素类6.5-氟尿嘧啶最适用于:A.宫颈癌B.卵巢癌C.消化道癌和乳腺癌D.绒毛膜上皮癌E.膀胱癌7.与博来霉素和长春新碱联合化疗可以根治睾丸癌的药物是:A.5-氟尿嘧啶B.甲氨蝶呤C.马利兰D.顺铂E.柔红霉素8.易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是:A.放线菌素DB.长春新碱C.烷化剂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E.氟尿嘧啶9.以下何药能引起特有的化学性膀胱炎的药物是:A.白消安B.环磷酰胺C.放线菌素D.卡铂E.噻替哌10.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是:A.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掺人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B.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C.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D.阻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E.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11.易导致膀胱炎的烷化剂是:A.氮芥B.环磷酰胺C.噻替哌D.白消安 E亚硝脲类12.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高的烷化剂是:A.环磷酰胺B.噻替哌C.白消安D.卡莫司汀 E博来霉素13.环磷酰胺对下列哪种肿瘤疗效显著?A.肺癌B.乳腺癌C.多发性骨髓瘤D.恶性淋巴瘤 E 神经母细胞瘤14.晚期乳腺癌伴骨转移,首选下列那种药物治疗?A.泼尼松B.雌激素C.氟美松D.睾丸酮 E他莫西芬15.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高的烷化剂是:A.环磷酰胺B.噻替哌C.氮芥D.白消胺E.放线菌素D16.羟基脲的主要临床应用是:A.绒毛膜上皮癌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淋巴瘤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7.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有丝分裂的抗恶性肿瘤药为:A.长春碱B.顺铂C.紫杉醇D.三尖杉酯碱 E门冬酰胺酶18.下列哪种药物可以治疗前列腺癌?A.雄激素B.泼尼松龙C.己烯雌酚D.他莫西芬E.氟美松19.博来霉素的主要临床用途是:A.治疗鳞状上皮癌B.治疗消化道肿瘤C.治疗肺癌D.治疗淋巴癌E.治疗睾丸癌20.长春碱临床主要用于:A.急性白血病、何杰金病和绒毛膜上皮癌B.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C消化道肿瘤和膀胱癌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E.肺癌和睾丸肿瘤21.泼尼松龙治疗哪种肿瘤疗效最好?A.前列腺癌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乳腺癌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22.下列哪种药物适用于治疗前列腺癌?A.雄激素B.糖皮质激素C.氨鲁米特D.他莫西芬E.雌激素23.体外无药理活性的烷化剂是:A.氮芥B.环磷酰胺 C噻替哌 D白消安 E.洛莫司汀24.白消安最适用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 恶性淋巴瘤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体外无抗肿瘤活性在肝脏转化后发挥作用的药物是: .A.氮芥B.噻替哌 C白消安 D.环磷酰胺 E.丝裂霉素26.周期非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对下列哪期肿瘤细胞不敏感?A.Go期B.S期C.G1期D.M期E.G2期27.无骨髓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是:A.博来霉素B.放线菌素DC.泼尼松D.长春碱E.长春新碱28.能干扰DNA拓朴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为:A.长春碱B.丝裂霉素C.喜树碱D.羟基脲 E阿糖胞苷29.为了减轻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所用的救援剂是:A.叶酸B.维生素 BC.维生素DD.硫酸亚铁E.甲酰四氢叶酸钙30.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的药物为:A.甲氨蝶呤 D.门冬酰胺酶 C.6-巯基嘌呤 D.羟基脲E.5-氟尿嘧啶B型题A.乙烯雌酚B.甲氨蝶呤C.放射性碘D.丙酸睾丸酮E.白消安31.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细胞癌:32.用于治疗高度分化性甲状腺癌:33.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A.氟脲嘧啶B.环己亚硝脲C.环磷酰胺D.博来霉素E.羟基脲34.用于治疗胃肠道腺癌:35.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36.用于治疗黑色素瘤:A.G0期B.M期C.G1期D.S期E.G2期37.羟基脲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38.长春碱可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39.放线菌素D的主要作用环节在:A.5-氟尿嘧啶B.环磷酰胺C.丝裂霉素D.多柔比星E.长春碱40.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是:41.嵌入DNA干扰转录RNA的抗恶性肿瘤药是:4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抗恶性肿瘤药是:A.长春新碱+顺铂+博来霉素B.阿霉素+环磷酰胺C.阿糖新碱+巯嘌呤D.长春新碱+琉嘌呤E.阿糖胞苷+琉嘌呤43.急性髓性白血病联合用药:44.淋巴腺癌联合应用:45.睾丸癌联合应用:A.氮芥B.阿糖胞苷C.长春碱D.环磷酰胺E.雌激素46.选择性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47.选择性作用于M期的抗肿瘤药:A.博莱霉素B.鬼臼霉素C.白消胺D.5-氟尿嘧啶E.甲氨蝶呤48.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9.治疗鳞状上皮癌:50.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A.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B.抑制核苷酸还原酶C.干扰DNA 拓扑异构酶D.抑制DNA多聚酶 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51.5-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52.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53.阿糖胞苷的作用机制:C型题A.环磷酰胺B.白消安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54.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55.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A.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56.阿糖胞苷:57.博来霉素:A.雄激素B.雌激素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58.治疗前列腺癌:59.治疗乳腺癌:A.致肝毒性B.致肾毒性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60.甲氨蝶呤61.顺铂X型题62.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为:A.胃肠道反应B.脱发 C血尿、蛋白尿 D.骨髓抑制 E.肝功能损害63.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包括:A.消化道癌B.卵巢癌C.绒毛膜上皮癌D.乳腺癌E.宫颈癌64.下列哪些方法可治疗恶性肿瘤:A.化学治疗B.免疫治疗 C基因治疗 D.手术切除 E.放射治疗65.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有:A.博来霉素B.顺铂 C噻替派 D.白消安 E.丝裂霉素C66.关于环磷酰胺的叙述,正确的有:A.体外无抗肿瘤作用B.作用机理为阻止肿瘤细胞RNA的合成C.抗瘤谱广,特别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D.脱发发生率高E其代谢产物对肾脏、膀胱有刺激性,可致出血性膀胱炎。

67.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物为:A.羟基脲B.马利兰C.阿糖胞苷D.6一巯基嘌呤 E环磷酰胺68.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肿瘤药物有:A.门冬酰胺酶B.鬼臼毒素C.紫杉醇D.三尖杉酯碱 E 长春碱69.影响机体激素水平的抗肿瘤药物有:A.泼尼松龙B.雌激素C.雄激素D.他莫西芬E.紫杉醇70.对骨髓抑制作用较少的抗肿瘤药物有:A.甲氨蝶呤B.长春新碱 C博来霉素 D.丝裂霉素 E.阿糖胞苷71.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淋巴瘤的治疗?A.环磷酰胺B.博来霉素 C长春碱 D.6一巯基嘌呤 E 多柔比星72.对乳腺癌有效的药物包括:A.丝裂霉素CB.糖皮质激素 C .5-氟尿嘧啶 D.环磷酰胺 E.噻替派73.大多数抗恶性肿瘤药所共有的不良反应是:A.脱发B.抑制生殖C.心脏损害D.消化道反应E.骨髓抑制74.可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有:A.甲氨蝶呤B.丝裂霉素CC.L-门冬酰胺酶D.白消安E.6-巯嘌呤75.可致肾脏损害的药物有:A.6-巯嘌呤B.甲氨蝶呤 C顺铂D.长春碱E.噻替派76.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有效的药物包括:A.6-巯基嘌呤B.环磷酰胺C.长春新碱D.门冬酰胺酶E糖皮质激素77.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有效的药物包括:A.阿糖胞苷B.三尖杉酯碱C.白消安D.柔红霉素 E 糖皮质激素78.对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叙述正确的是:A.对增长缓慢的实体瘤,一般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特异型药物B.对增长迅速的急性白血病,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D.大剂量间歇用法对病期较早,健康状况较好的患者而言比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E.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及多柔比星等药物二、名词解释1.生长比率2.周期非特异性药物3.周期特异性药物三、填空题1.根据各期肿瘤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将抗肿瘤药物分为、两大类。

2.甲氨蝶呤的抗肿瘤机制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6-巯基嘌呤的抗肿瘤机制是,临床应用于;羟基脲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3.可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药物有、、和。

晚期乳腺癌可选用、。

4.柔红霉素主要用于和;多柔比星用于、、;博来霉素主要用于、和;多柔比星可与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合用治疗,可与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合用治疗、和。

四、问答题1.简述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试述环磷酰胺的抗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大剂量间歇疗法的优点是什么?4.简述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A3.B4.D5.A6.C7.D8.B9.B 10.E 11.B 12.B 13.D 14.D 15.B 16.B 17.D 18.C 19.A 20.A 21.E 22.E 23.B 24.A 25.D 26.A 27.C 28.C 29.E 30.D 31.B 32.C 33.B 34.A 35.C 36.E 37.D 38.B 39.C 40.A 41.D 42.B 43.E 44.B 45.A 46.B 47.C 48.C 49.A 50.E 51.A 52.E 53.D 54.D 55.C 56.B 57.D 58.B 59.C 60.C 61.B 62.ABCDE 63.ABCDE 64.ABCDE 65.ABCDE 66.ACDE 67.ACD 68.A 69.ABCD 70.BC 71.ABCE 72.ACDE 73.ABDE 74.AE 75.BC 76.ABCDE77.ABD 78.ABCDE二、名词解释1.生长比率:增殖细胞群在肿瘤全细胞群中的比率,称生长比率(GF),增长迅速肿瘤GF值较大(接近1),对药物越敏感,增长缓慢肿瘤GF值较小(约0.5~0.01),对药物不敏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