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衍射标定
10
简单的电子衍射花样大致可以细分成几种 低倍形貌给出规则的晶体外形,衍射点为周期排列的两 维衍射点:判定为单晶 低倍形貌给出是规则的晶体外形,但衍射点是相对杂 乱的多个衍射点,无法分清规律性,那么很可能是单晶 在样品处理过程或者观察过程中将单晶结构破坏,形成 了多晶结构,但晶粒相对较大,所以衍射点没有连成环 。 低倍形貌给出的是块状颗粒,但衍射点是周期排列的两 维衍射点,判定为单晶(块状可能是晶体外形在处理过 程中给磨损了) 低倍形貌给出的是块状颗粒,但衍射点是相对杂乱的 多个衍射点或者衍射环,无法分清规律性,判定为多晶
34
35
36
37
38
22
花样分析 任务:在于确定花样中斑点的指数及 其晶带轴方向[UVW],并确定样品的点 阵类型和位向。 方法:有三种 指数直接标定法、比 值法(偿试-校核法)、标准衍射图法 选择靠近中心透射斑且不在一条直线上 的斑点,测量它们的R,利用R2比值的 递增规律确定点阵类型和这几个斑点所 属的晶面族指数(hkl)等
5
正空间
晶带正空间与 倒空间对应关 系图
倒空间
6
将所有{hkl}晶面相对应的倒易点都画 出来,就构成了倒易点阵,过O*点的面称 为0层倒易面,上、下和面依次称为±1, ±2层倒易面。 正点阵基矢与倒易点阵基矢之间的 关系: a· a*= b· b*= c· c*=1 a· b*= a· c*= b· a*= b· c*= c· a*= c· b*= 0 g=ha*+kb*+lb* 晶体点阵和倒易点阵实际是互为倒易的 r=ua+vb+wc r· g=hu+kv+lw=N
3
A
N
q
G
OG=AO · sin θ 2dsin θ= λ OA=2/ λ OG=1/d
O
反射球作图法
入射电子束在晶体内产生衍射的条件可以看成是G 点是否落在以 O ′为中心,1/λ为半径的反射球面上
4
倒易点阵
倒易矢量或倒易点是晶体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优点是可用 一个矢量或一个点代表一个晶面族。矢量的长度代表晶面间 距的倒数,矢量的方向代表晶面的法线方向,这使一族二维 晶面可用一个一维的矢量或零维的点表示,使一些晶体学关 系显得简化。 对于每一种晶体点阵,它的每族晶面都可以引出一个相应的 倒易点,许多倒易点可构成倒易面,许多倒易面构成倒易点 阵,所以倒易点的集合构成一个新的点阵,称之为倒易点阵, 通常的晶体点阵称为正点阵,七大晶系的每一正点阵,其对 应的都有一个倒易点阵
33
多晶体电子衍射花样
与 X 射线衍射法所得花样的几何特征相似, 由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同心园环 组成,是由辐 照区内大量取向杂乱无章的细小晶体颗 粒产 生,d值相同的同一(hkl)晶面族所产生的衍射 束,构成以入射束为轴,2q为半顶角的园锥 面,它与照相底板的交线即为半径为R=Ll/d =K/d的园环。 R和1/d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 对立方晶系:1/d2=(h2+k2+l2)/a2=N/a2 通过R2比值确定环指数和点阵类型。
11
低倍形貌是纳米颗粒,小颗粒为单晶衍射点,而整体随 着选区范围内颗粒的增加呈现非连续衍射环进而为连续 衍射环,那么可以称为纳米小“单晶”组成了多晶粉末 。 低倍像是块样或者单晶外形,但有多晶衍射环,又有单 晶衍射点:很可能是该区域的单晶结构有部分被破坏成 了多晶,但还有一部分结构保持完整,或者是有部分多 晶物质,也有一部分其他相的单晶物质,分析时最好结 合高分辨像来得出结论。 低倍形貌给出的是比较小的颗粒,选区内有多个颗粒 时,衍射为相对杂乱的多个衍射点或者衍射环,而其中 单个颗粒呈现单晶衍射点,那么可以认为单独小颗粒呈 现单晶性,而整体为多晶粉末
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
RC= RA+RB,C为(1-21),N=6与实 测R2比值的N一致,查表或计算夹角为 54.740,与实测的550相符,RE=2RB,E为 (004)RD=RA+RE=(1-14),查表或 计算(1-10)与(1-14)的夹角为 70.530,依此类推。 已知K=14.1mmA, d=K/R, dA=1.986A(2.808), dB=1.410A(2.820), dC=1.146A(2.808), dD=0.656A(2.783), (a) 上图由底版负片描制的,采用右手定则选 取g1=gB=(002), g2=gA=(1-10), 求得B[110]
12
电子衍射花样
衍射斑点规则排列
单晶SAED pattern
13
衍射斑点散乱
多晶
14
衍射斑点散乱 但是隐约能看 到环状的轮廓
多晶
15
锐利的衍射环
多晶
16
弥散的多个衍射环
多晶
17
弥散的一个 衍射环
可能是非晶,但 这么不清楚,有 时候试样太厚也 会出现这种情况
18
大衍射斑点中间 又有小衍射斑点
23
(1)、指数直接标定法:已知样品和相机 常数 可分别计算产生这几个斑点的晶面间距并 与标准d值比较直接写出(hkl) 。也可事 先计算R2/R1,R3/R1,和R1、R2间夹角, 据此进行标定。
24
能使斑点花样指数化 的两个特征量
25
花样指数标定的结果
26
27
28
29
比值法(偿试-校核法):物相未知
这个花样是Ag的 [111]面,很有名 的超晶格
19
衍射斑点边上有 小的衍射斑点
孪位错
20
电子衍射谱的标定
电子衍射谱的标定是确定材料显微结构的重要步骤。一般地,这 一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 二维倒易平面中的任意倒易矢量 均垂直于晶带轴[uvw ] 方 向(电子束反方向)
g
g2则晶带轴方向为: 若已知两倒易矢量 g1,
电子衍射标定
赵彪 2012,10,13
1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结构基元=晶体结构 晶面:(hkl),{hkl} 用面间距和晶面法向来 表示 晶向: [uvw], <uvw> 晶带:平行晶体空间同一晶向的所有晶面的 总称 ,[uvw]
2
q
q
A
反射面法线
q E B F
布拉格反射
2d sinq = n l, 2dHKL sinq =l , 选择反射,是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
30
A C B D
低碳合金钢基体的电子衍射花样
31
图是由某低碳合金钢薄膜样品的区域记录的单晶 花样,以些说明分析方法: 选中心附近A、B、C、D四斑点, 测得RA=7.1mm,RB=10.0mm,RC= 12.3mm,RD=21.5mm,同时用量角器测 得R之间的夹角分别为(RA, RB)=900, (RA, RC)=550, (RA, RD)=710, 求得R2比值为2:4:6:18, RB/RA=1.408, RC/RA=1.732, RB/RA=3.028, 表明样品该区为体心立方点阵,A斑N为2, {110},假定A为(1-10)。B斑点N为4,表明 属于{200}晶面族,选(200),代入晶面夹 角公式得f=450,不符,发现(002)相符
单晶和多晶的判定:
单晶就是具有完整晶体外形(晶棱,晶面 完备)的单个颗粒,颗粒内部的晶格是周 期排列,如果从任意晶带轴投射,那么得 到的必然是二维衍射点。 多晶就是一个颗粒里面有多个晶粒,每个 晶粒的晶格都是周期性排列的,但这些晶 粒的取向都是随意的,这样一个晶粒产生 一些衍射点,衍射点出现在晶面间距1/d 值为半径的圆上,晶面不同,则圆半径不 同,就有了多个环
根据R比值查表或R2比值取(h1k1l1), (h2k2l2),再利用R之间的夹角来校验。 任取(h1k1l1),而第二个斑点的指数 (h2k2l2),应根据R1与R2之间的夹角的测 量值是否与该两组晶面的夹角相苻来确 定。夹角见公式 根据矢量加和公式,求出全部的斑点指 数。R3=R1+R2, R3’=-R3 任取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斑点确定晶带 轴指数
7
入射束
厄瓦尔德球
试样
2q
倒易点阵
底板
电子衍射花样形成示意图
8
L:相机长度 λ:电子波长(Lλ: 相机常数) R:衍射斑距透射斑长度 d: 衍射斑对应的晶面间距
衍射花样相当于倒易点阵被反射球所截的二维倒易面的放大投影. 从几何观点看,倒易点阵是晶体点阵的另一种表达式,但从衍射观 点看,有些倒易点阵也是衍射点阵。 9
Miller指数的符号应满足右手螺旋法则,该法则决定了两基本 矢量与晶带轴之间的关系 两个基本矢量的线性组合,一定能标出属于相同Laue 区的所 有衍射斑点的指数
21
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
花样特征 规则排列的衍射斑点。它是过倒易点阵 原点的一个二维倒易面的放大像。 大量强度不等的衍射斑点。有些并不精 确落在Ewald球面上仍能发生衍射,只是 斑点强度较弱。倒易杆存在一个强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