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管理知识发展及业务管理知识模式

公司管理知识发展及业务管理知识模式

奇虎360进展及业务模式发表时刻: 2011-03-29 来源: i美股作者:扫瞄次数: 4000 报告内容周鸿祎,这位有着乔布斯式偏执与狂热的领导者,立即带领360登陆纽交所。

在过去的5年中,这家主打“免费杀毒”模式的公司,将用户数量一路培育到4亿。

只是庞大的用户数及对桌面客户端的强势占据,并未让其如竞争对手腾讯那样,坐收滚滚而来的财宝。

至少从IPO招股书来看,360的盈利与创始人宏大抱负、用户数间存在显而易见的落差,赚钞票关于它来讲才刚刚起步。

那么360会成为比肩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网络巨头么?那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并非不能探讨。

在以后专门长一段时刻内,360的挑战仍会是如何将4亿用户有效迁移,通过更多样化的盈利平台,去收获真金白银,此役是否能顺利通关,直接决定它能否成长为市值百亿的公司。

与此同时,360的局限性和其优势同样明显,即360仍未提供交互性专门强的互联网产品,而仅仅提供功能性的软件。

无法建立用户关系网络,导致其不能像 Facebook、腾讯那样开发用户价值,展开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只能依靠“卖流量”初级方式进行盈利,其间差距不言而喻。

以下研究报告将从奇虎360的进展历史、业务模式、营收构成及财务数据、行业竞争态势及面临风险、公司结构及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其做一解读,以增进投资者了解。

一、奇虎360进展简史1.奇虎诞生:从雅虎中国出走的创业者追溯奇虎创建的缘故,绕不开如此三家公司3721、雅虎中国、阿里巴巴。

1998年10月,周鸿祎创建3721,推出“3721网络实名”,开始为人所知。

“流氓软件式推广”让3721快速普及,到2003年装机量达到7000万台,市场占有率80%以上。

彼时齐向东已加入3721,担任3721公司总经理。

2003年11月21日,3721被雅虎收购,并入雅虎(中国)公司,被收购后的3721改名为雅虎助手。

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齐向东出任雅虎中国副总裁兼3721公司总经理。

进入雅虎后,周鸿祎给自己的定位是突围,试图“用一到两年的时刻给大伙儿一个震撼”,并在当年推出多项改革措施。

但此次战略转型以兵败而终,其竞争对手百度却扶摇直上,并在2005年8月登陆纳斯达克。

2005年7月,周鸿祎闪电离职。

2005年8月,齐向东离职。

2005年8月的另一件大事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2005年9月,齐向东创立奇虎,在同意采访时齐向东称“假如雅虎中国没有卖给马云,我应该还在雅虎中国,我对雅虎中国希望专门大……惋惜现在只能重新做一个”。

据媒体报道,奇虎创业团队中有100多人来自3721和雅虎中国旧部,占到当时雅虎中国职员总数的2/3。

换句话讲,在周鸿祎、齐向东出走后,原雅虎中国有一半以上职员跟随其到奇虎。

2.奇虎探究期:从搜索商转向杀毒服务商奇虎创建后定位为搜索技术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关心各大社区、论坛增加搜索功能,希望借鉴web2.0的理念从大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中甄不出与用户意愿更相关内容,同时以社区搜索“依照地”,探究更多的互动产品的搜索服务。

但社区搜索并没有取得成功。

2006年初,奇虎花费1000万元现金收购易之唐,开展无线增值业务。

2006年3月,红杉、鼎晖、IDG和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共同投资奇虎2000万美元。

在完成A轮融资后,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兼CEO,重新确立公司业务进展方向,决定从“社区搜索”转向杀毒领域。

2006年7月27日,奇虎360正式推出360安全卫士,以反流氓软件为切入口进入互联网市场。

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领域流氓软件泛滥,免费的360安全卫士专门受用户欢迎。

在查杀流氓软件基础上,360安全卫士又逐渐加上杀木马、防盗号等功能,其用户群迅速扩张。

2006年11月,奇虎完成由高原资本领投,红点参与的规模为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A轮投资商红杉、 CDH、Matrix和IDGVC 也参与第二轮融资。

2007年9月,奇虎宣布360安全卫士用户量已超过瑞星、金山,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3.360转型:从单一产品转身安全平台2008年3月,360官方网站正式启用域名,完成从产品向安全平台蜕变。

周鸿祎同时对外宣布,将360安全卫士正式从奇虎公司剥离单独运作,新公司由奇虎原有股东共同出资3.6亿元组建。

拆分360后,奇虎剩余业务包括奇虎与奇酷,奇虎定位为经验问答网站,奇酷为社区热点新闻。

截止目前奇虎仍独立存在,而奇酷网址则自动跳转至360导航网站()。

2008年奇虎360推出杀毒软件测试版及 360安全扫瞄器,2009年9月公布杀毒软件正式版。

2010年1月18日,360杀毒用户规模突破1亿。

在网络安全市场取得巨大用户数量后,360开始借助“网络安全平台”拓展业务线,进入网站导航、软件下载、手机安全等众多领域,同时为网游公司、电子商务网站、软件及应用等合作者提供服务。

截止 2011年1月,360拥有3.39亿活跃用户,覆盖中国网络用户的85.8%。

在进入2011年后,360开放平台接着保持推出新产品速度。

2月18日,360推出一款专为网页游戏量身打造的扫瞄器;2月23日,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汇合拉手网、美团网等200家团购网站;3月1日,360公布了一款酷似iPhone APP应用的产品——360安全桌面。

二、周鸿祎与奇虎360没有周鸿祎就没有3721,因此也可不能有后来的奇虎360。

周鸿祎关于奇虎360的意义,不亚于马云之于阿里、李彦宏之于百度、马化腾之于腾讯,尽管与后三家互联网公司相比,周鸿祎的360帝国阻碍力、声望与赚钞票能力要逊色专门多。

作为互联网界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周鸿祎在江湖中以“狠勇好斗”著称,先后与杨致远、马云等人交恶,最新的敌人则为腾讯马化腾。

1.一直在战斗的周鸿祎从3721时代到奇虎360,周鸿祎一直在打仗。

第一场战争是与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当时3721的盈利模式为提供中文网络实名服务,并收取流量导入费,而CNNIC随后也仿效其推出中文域名服务,直接争夺3721客户与市场。

在当时实力比较微小的情况下,假如3721不有效反击,将意味着其前途全部断送。

周鸿祎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因此抓住CNNIC官商角色混乱这一点,进行猛烈的抨击,甚至指责CNNIC为“私刻公章的非法机构”。

最后尽管打输了侵权名誉的官司,却最终保全3721。

第二场战争是与百度。

百度的出现是对3721模式与规则的颠覆,因为用户搜索请求直接可在百度及百度工具条上完成,而不用再去3721,双方矛盾由此爆发。

在战争期间,3721与百度将用户桌面作为战场,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插件难以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流氓手段不断升级。

此战最终结果为3721被判停止阻碍百度工具栏安装,3721实力因此被削弱。

第三场战争是与雅虎中国。

周鸿祎在出走雅虎中国,主政奇虎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杀流氓软件,其直接目标即指向雅虎助手(原3721系统)。

数据显示,当时通过360安全卫生每日卸载的雅虎助手达60万次以上。

刚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因此与周鸿祎反目,斥其为“伪君子”,并宣誓旗下所有公司都可不能再与周鸿祎合作。

在360安全卫士回砍老东家同时,双方间的口水战不断升级,最后的结果360的崛起以及3721的完全没落。

第四场战争是与腾讯,又称3Q之战。

360与腾讯之间的争斗贯穿整个2010年,并在10月28日全面爆发。

360在战争开始后快速推出重型武器“扣扣保镖”,禁止 QQ弹出广告并禁止相关插件,该款软件72小时内装机量突破1000万,按照当时进展速度,腾讯的收入预期将遭遇重创。

11月3日,腾讯做出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困难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要求用户二选一。

此次战争因工信部的介入而平息,360的客户端装机量不久后也恢复正常。

事实上早在3Q战争之前,360已与其他互联网安全服务公司广泛结怨。

例如:2010年3月,百度工具栏和地址栏两款软件被 360安全卫士定义为“恶评插件”,被百度告上法庭;2010年5月,360安全卫士强行卸载金山网盾;2010年5月,可牛公司的“可牛杀毒软件”刚上线,就被360拦截等等。

能够讲,360崛起过程确实是不断与其他公司争斗、抢夺市场份额的过程,在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周鸿祎好斗性格暴露无遗。

有分析者认为,周鸿祎从事工作的“排他性”特不强,在规则混论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注定得通过打来解决问题,比如地址栏插件只能有一个存活,安全软件客户端只能有一家。

但不管如何讲,360能够在网络安全领域闪电崛起,与周鸿祎彪悍战斗作风直接相关。

2. 从“流氓软件之父”到“产品经理”在3721时代,为推广3721这款产品,周鸿祎想到在扫瞄器地址栏做插件方式。

即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安装某软件时,3721插件就强行安装进用户电脑,且无法卸载,并不断弹出弹窗广告。

3721由此被视为流氓软件,周鸿祎则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

时隔7年后,周鸿祎再次创业,关于3721恶意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进行反思,扛起“用户利益至上”的大旗,并为360注入重视用户感受、持续改进用户体验的理念。

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360推出的产品中,例如奇虎刚推出360安全卫士时,先是从清初恶意插件入手,等该功能做深做细并受到普遍欢迎后,再提供木马查杀、漏洞修复等项目;再例如在客户端弹出提醒上,为了不对用户造成干扰,360通常会在电脑一般状态时提示,假如它感知用户在全屏或游戏状态,就会不弹出提示。

关于产品的专注与细致,也让周鸿祎被一些IT人士赞为“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之一。

注重产品体验的理念同样体现在360杀毒、360保险箱、360软件总管以及360扫瞄器等系列产品中。

周鸿祎此前在同意采访时称,“人们通常认为免费无好货,但在互联网上免费有好货,甚至比收费的更好。

因为互联网上产品间的转移成本太低了,假如产品不行用,用户讲走就走,反正也没花过钞票,不心疼”,这也从另一方面讲明周鸿祎为何持续改进360安全卫士等免费产品的缘故。

三、奇虎360的业务模式:免费+增值服务1.奇虎360赚钞票路径:将用户流量变现奇虎360的业务模式为Freemium,即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

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是推广手段,用来培养用户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互联网增值类服务。

Freemium模式第一步是要推出网民日常必用的一项免费服务,360选择了网络杀毒(百度提供搜索、腾讯提供即时通讯),但如何能让杀毒这项服务快速获得用户,周鸿祎选择“逆向操作”策略。

周鸿祎对此描述为“传统的杀毒公司都卖软件,360就把杀毒作为服务;传统杀毒一年升级几次,360就天天升级;传统杀毒收费,360就免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