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战略
过程管理: 研究与开发 采购 生产 销售 对外贸易和合作
h
23
企业知识产权合同管理
总体要求
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合同及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合同进行规范的管理,包括对内合同和对外合同 。
对内合同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与涉及或可能知悉知识产权信息的内部人员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明 确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h
16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机构与职责
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 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应: a)组织编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制度、工作计划; b)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c)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d)负责企业各种获得、使用与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 e)负责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 f)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 g)负责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
护;特许经营、技术许可模式中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重组、
清算时知识产权的合理处置等。
h
31
(三)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
专利战略以其具有技术性特点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有着独到的功能和作用,也显示出技术创新与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紧密关系。技术创新又与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商标等知识产权联系紧密,成为企业
h
2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资源
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管理,包括: a)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 b)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加工,确定能有效利用的知识产权信
息; c)视情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
h
2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运行控制
基础管理: 权利创造和取得 权利管理 权利运用 权利保护
h
3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h
4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h
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h
28
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一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地提高企业的 发展与创新能力;
二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完善和规范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三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够降低潜在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保 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h
12
企业策划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职能部门划分和管理层级划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并 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相应的文件。目标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总目标,并设置可 测量参数。
企业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方案,其中 应包括:
a)规定企业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层级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职责;
h
34
实践中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在进行新的项目研发之前,最好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利数据库,通 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和分析,确定研究开发方向,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先进 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据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WIPO)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新的发明创造,98%以上的信息 都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 ,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 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还可以利用国家最新发布的专利及技术信息 及时制订和修改市场战略。
知识产权意识、能力和培训 企业应开展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 企业应确保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知识产权激励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制定知识产权奖励措施,鼓励员工的创造积极
性,并形成奖励记录。
h
20
财务资源
企业应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经费,确保知识产权管理的运行。
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源泉。对于我国的企业在目前创新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实施专利“包围”工作,对短期内无法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一
批围绕原核心专利的应用技术专利、组合专利、外围专利。在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网后,可通过交叉
许可,取得发展的空间。同时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企业取得知识产权后,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
(二)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即制订商标、专利或商业秘密等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
度,分别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侵权监控、权利保护、绩效考核
、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规范化。包括:技术引进和转化时的知识产
权状态调查、评估和法律方案规划;产品试制、委托或合作开发中
的知识产权归属与分享;OEM等外包模式下的信息披露与知识产权保
最高管理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 a)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b)设置适宜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资源; c)就知识产权管理的有关事宜予以授权。
h
1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机构与职责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应: a)领导、审查、批准和监督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 b)协调企业内外有关知识产权工作; c)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信息。
查频次和内容,及时纠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运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评价 企业应当建立、保持及实施内部审核程序,以确保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规
范要求。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并作为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一种评价。
h
2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之检查、分析和改进
分析
企业应收集和分析包括来自检查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信息,以验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 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如何提高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即确定知识产权管理体 系是否:
知识产权管理 体系要求
总体要求
文件要求
策划
h
机构与职责
管理评估
6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 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 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 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 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对外合同
企业与外单位签订合同,如企业与合作方的保密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知识产权转让合同 、以及投资、购销、进出口、展览展销合同,应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审查,根据合同的内容和性 质,明确知识产权权属和相应的保护条款。
h
2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之检查、分析和改进
检查
过程检查 企业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过程进行检查,明确检
四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够成为企业新的、潜在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知识 产权交易等策略实现其资本扩张与市场垄断。
h
29
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而
每一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各方面的人员组合,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实力
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 有效性。
h
9
企业文件记录
企业应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记录,形成档案,为评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
知识产权界定 企业应建立职务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识产权权属,拟定引进和实施他人知识产权的计划。
a)符合知识产权管理的要求;
b)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c)有效满足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企业应将分析结果传递到相关部门,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改进
企业应根据方针、目标、管理评审以及检查、分析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
h
26
施。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h
27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 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 即:企业在知识产 权创造、保护、利用、实施和管理中,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 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运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 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
、技术竞争、经营状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确立的,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应同时包括专业人员、技术研究人员、法律事务人员、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等
。对于中小企业,虽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但也应有专门的
人员或由其它人员兼职从事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当然也可聘请知识产权专业律
师提供这方面的法律服务。
h
30
h
17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之管理评估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评估应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和目标 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h
18
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h
信息资源
19
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
总则要求
企业应明确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内部网络体 系,必要时可寻求外部专业机构支持,确保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人员满足 管理体系要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战略
厉 宁 博士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知识产权范围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资源管理
运行控制
合同管理
检查、分析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