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资源进行控制,以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 范围
适用于企业资源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资源提供;
3.2 办公室负责人力资源管理;
3.3 生技部负责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
3.4 质检部负责信息资源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资源提供(标准中6.1条款)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总经理应提供其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和信息等。
4.2 人力资源(标准中6.2条款)
4.2.1 人员安排:
办公室应依据体系确定过程,编制《岗位工作人员要求》,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学历、技能与工作经历要求、报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作为每个岗位选择胜任工作人员的考核依据;
4.2.2 人员培训控制
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确定培训人员、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日期及考评措施并记录;
4.2.3 培训实施
a、办公室依照《年度员工培训计划》采取集中辅导、专题授课或会议等形式进行培训。
每期培训均应通过口试或书面考核并记录成绩;外培人员应按计划报管代批准后,如期委外培训合格,领取外培资格证书;
b、每期培训应填写《员工培训记录》并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4.3 基础设施控制(标准中6.3条款)
企业应按产品特性设置控制区、化验室、仓库及相应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仪器,以满足产品实现要求。
a、控制区应设置防蚊、蝇、虫、鼠侵入的纱门纱窗;
b、控制区地面、墙壁、顶棚应光洁,耐清洗;
c、控制区布局应合理:人流、物流分开并固定走向;
d、生产设备与检验设备仪器应能满足生产和检验需求;
e、仓库应通风、干燥、货物堆放应有货架,有防蚊、蝇、虫、鼠侵害设施及消防设施,并应设置黄(待检区)、绿(合格品区)、红(不合格品区)标识。
4.4 工作环境(标准中6.4条款)
4.4.1 人员卫生
a、涉及生产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持健康证上岗;
b、进入控制区人员应在一更室脱外衣、洗手,二更室穿洁净工作服;
c、生产人员不应染指甲、留长头发,不准在车间吸烟、进食或干私活;
d、上班期间不准接待客人或擅自外出办事。
4.4.2 设备清洁要求
a、凡是接触产品的设备和工位器具的表面应清洁;
b、工作台面应光洁、耐腐蚀、无裂痕;
c、设备用润滑剂不应对产品造成污染。
4.4.3 物流控制
a、控制区物流流向规程:
原材料领用→脱皮→中转库→裁剪→缝纫→组装→内包装→大包装
b、本批次生产结束更换产品时应进行清场并记录;
4.4.4 过程产品控制
a、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使产品落地,落地产品未处理前不准转序;
b、生产设备发生意外损坏时,应对受污染产品进行处理。
4.4.5 生产环境控制:
生产区与贮存区不允许有蚊、蝇、虫、鼠侵入,应对厕所及生活区域、地下排水沟等处定期喷洒药液,杀虫灭鼠。
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查并填写“公司区卫生检查表”。
4.5 信息资源管理:
质检部负责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寻求体系改进的机会,不断提供完善其资源需求。
5 相关文件
《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0-6.4-01 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6.0-6.4-02 员工培训记录
6.0-6.4-03 公司区卫生检查表
附加说明:
本程序由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程序由办公室编制;
本程序由管理者代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