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血液学选择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血液学选择题及答案

第八章白细胞基础理论一、选择题1. HLA-Ⅱ类基因不包括下列哪个位点:A.HLA-DRB.HLA-DQC.HLA-DMD.HLA-E.E.HLA-DP2. HLA-Ⅰ类分子分布广泛,但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表达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血小板D.粒细胞E.心肌细胞3. 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下列哪一条提法是错误的A.不仅表达在白细胞表面,也表达在红细胞系表面,但不表达于非造血组织。

B.既可表达在细胞膜上,也可表达于细胞质中。

C.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表达的分化抗原不同。

D.可被称为人类细胞分化分子。

E.可用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4.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为:A.CD3B.CD13C.CD33D.CD34E.CD11b 5. 下列哪一条与中性粒细胞杀菌作用无关A.脱颗粒作用B.呼吸爆发作用C.抗过敏作用D.吞噬作用E.超氧阴离子O2-6.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免疫及免疫调节,下列哪一种提法是错误的A.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B.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功能C.大多数B细胞由非胸腺依赖抗原直接激活D.参与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有Th和Ts细胞。

E.B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而参与免疫调节作用7. HCDM是下列哪个的英文缩写A.人类细胞分化分子B.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人类细胞抗原分化群D.人类白细胞抗原E.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三、名词解释1.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2. 人类白细胞抗原3. 呼吸爆发作用4. 抑制性巨噬细胞(SMΦ)四、问答题:HLA基因分析的临床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D. . . . . .三、名词解释1、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1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HLDA)是指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系列、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免疫标志)分子。

2、人和各种哺乳动物的组织相容性抗原都十分复杂,但有一组抗原起决定作用,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编码的基因是一组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组,分布于各种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称为主要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人的MHC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3、当中性粒细胞的伪足在捕捉细菌形成吞噬体时,中性粒细胞的氧耗率可提高100倍,磷酸己糖通路活性可增强10~20倍,激活的NADPH氧化酶即可利用磷酸己糖通路中的电子使氧分子(O2)转变为超氧阴离子(O2—)。

将此中性粒细胞大量耗氧生成O2—的生理行为称呼吸爆发作用(respiratory burst)。

4、巨噬细胞受到某些刺激信号,如脂多糖、短小棒状杆菌成分等持续刺激时,会转变成抑制性巨噬细胞(suppressor macrophage,SMφ)。

SMφ可分泌前列腺素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对免疫应答起负反馈性调节。

四、问答题HLA基因产物分析被用于临床下列方面:⑴ 最重要是对脏器或骨髓移植的作用,为移植选择相配对的供、受者,⑵ 选择HLA匹配的单一供者血小板,用于对混合血小板悬液输注无效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⑶ 筛选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⑷ 法医学上的应用,亲子鉴定中为有力证据之一。

此外,HLA与免疫病理学的相关性也日益密切。

与某些疾病相关的T细胞表面抗原鉴定,通过HLA/HLA配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效应细胞之间的通讯等,都延伸了HLA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如NK细胞、T细胞、感染、自身免疫、移植物抗肿瘤等的抗原识别等。

第九章白细胞检验方法一、选择题A型题:1.泼尼松刺激试验反映哪里的功能: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储备池E.成熟池2.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可以使哪里的白细胞数量升高: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储备池E.以上都不是3.白细胞计数反映的是哪里的白细胞数量: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储备池E.成熟池X型题:4.中性粒细胞墨汁吞噬功能增强的疾病有:A.再生障碍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急性感染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阳性的疾病有:A.G-6-PD缺乏症B.全身性细菌感染C.系统性红斑狼疮D.类风湿性关节炎6.白细胞抗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流式细胞仪检测B.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C.荧光显微镜检测D.生物素-亲合素酶标法检测7.流式细胞仪可以完成以下检测:A.白细胞DNA含量B.白细胞DNA合成C.淋巴细胞分选D.凋亡细胞检测二、名词解释:1、肾上腺素激发试验2、白细胞趋化性试验三、问答题:白细胞抗原检测有哪些主要方法简述白细胞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 . . .二、名词解释1.利用注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粘附于血管壁上的白细胞脱落,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致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20分钟取血,计数中性粒细胞数,以此反映白细胞在边缘池和循环池的分布情况的试验,可鉴别“假性”白细胞减少。

2.是利用白细胞的趋化特性,在微孔滤膜的一侧放入粒细胞,在另一侧放入趋化因子,检测离体粒细胞潜过滤膜到达趋化因子这一侧的定向移动能力的试验,是观察粒细胞向感染灶运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

三、问答题白细胞抗原主要有白细胞分化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及白细胞膜受体,其检测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荧光显微镜计数检测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生物素-亲合素酶标法检测白细胞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有:(1)用于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分析与鉴定;(2)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3)恶性淋巴瘤分类与诊断;(4)微量残留白血病诊断;(5)血栓与止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6)骨髓移植及免疫重建的鉴定。

第十章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一、选择题A1型题1.临床上最容易导致DIC的白血病是下列哪种A. M1B. M3C. M5D. M7E. ALL1.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其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形态主要特点如下:胞体中等大小,胞体规则,胞质量中等,蓝色,少数细胞胞质中可见较粗短的棒状小体,核形规则,染色质细致,核仁2-4个,较小、清楚。

根据细胞形态你初步考虑什么系列急性白血病A. 粒细胞系列B. 单核细胞系列C. 粒单核细胞系列D. 淋巴细胞系列E. 巨核细胞系列2.白血病患者通过化疗或骨髓移植后临床和血液学检查可达到完全缓解,但体内仍残留着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约为多少A. 104~106B. 106~108C. 108~1010D. 1010~1012E. 1012~10143.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B.血小板破坏增加C.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E.纤溶系统活性亢进4.M4EO常可见下列哪种特异性染色异常A. t(8;21) (q22;q22)B. t(9;22) (q34;q11)C. t(15;17) (q22;q11-12)D. t(8;14) (q 24;q 32)E. t(11;14) (p 13;q 11)5.口腔粘膜明显浸润,以下列哪种白血病最常见A. ALLB. M2C. M3D. M5E. M6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A. 贫血B. 出血C. 发烧D. 浸润E. 皮疹7.M1患者骨髓中原粒细胞占百分之多少(NEC)A. 30%~90%B. ≥30%C. ≥ 90%D. ≥80%%~80%8.M5复查患者,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52%,红系22%,原单核细胞加幼单核细胞占%,其他无明显异常。

你认为该患者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 基本正常骨髓象B. 完全缓解骨髓象C. 部分缓解骨髓象D. 未缓解骨髓象E. 复发骨髓象9.M6初诊患者,其骨髓中有核红细胞百分比一般是多少A. ≥30%B. ≥40%C. ≥50%D. ≥60%E. ≥80%10.WHO分型将急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百分比调整为多少A. ≥10%B. ≥15%C. ≥20%D. ≥25%E. ≥30%11.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白血病主张采用下列哪种分型A. 分子生物学分型B. 细胞形态分型C. 细胞免疫学分型D. 细胞遗传学分型E. 综合上述各种分类12.ALL患者血常规检查时,常表现为下列哪种类型A. 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数正常,血小板数下降B. 白细胞数下降,其他细胞数正常C. 白细胞数增加,红细胞数下降,血小板数正常D. 白细胞数增加,红细胞数下降,血小板数下降E. 全血细胞减少13.下列哪项是前B-ALL较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A.t(6;9)B. t(1;14)C. t(8;16)D. t(5;17)E. t(1;19)14.某急性白血病,其细胞免疫分型结果为:HLA-DR+、CD34+、CD19+、 CD22+、 CD20+、 CD10+、 CyIgM-、SmIg-,你考虑是下列哪种白血病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细胞系)B. 前前B细胞型 ALLC. 普通型ALLD. 前B细胞型ALLE. B细胞型ALL16. 下列哪一条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特点A. 白细胞数显著增高B. 白细胞分类中以原始细胞为主C. 血小板数量增高D. 嗜碱粒细胞增高E. 嗜酸粒细胞增高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确诊依据是:A. 血象变化B. 检出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C. 髓象及骨髓活检D.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E. 白细胞免疫分型18.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B细胞型慢淋多见B. 可表现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C. 外周血象成熟且功能正常的小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高D. 可以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 骨髓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常<5%19. 花瓣状核异形淋巴细胞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A. 多毛细胞白血病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幼淋细胞白血病D. 成人T细胞白血病E. 浆细胞白血病20. 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骨髓出现“病态造血现象”B. “病态造血现象”是MDS所特有的C.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D. WHO对MDS新的分型中取消RAEB-TE. 50%患者可出现染色体异常21. 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下列哪一条不正确A. 是一种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B. 全血细胞减少常见C. 单核细胞减少D. 可见胞质不规则突起的淋巴细胞E. 骨髓常呈干抽22. 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描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血、髓象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B.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可由慢粒发展而来的C. 浆细胞白血病确诊依据是骨髓异常浆细胞>20%D. TRAP阳性见于多毛细胞白血病E. 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可同时累及淋系和髓系23.目前研究发现多种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除了下列哪一项:A. Burkitt淋巴瘤B. 结外T/NK细胞淋巴瘤C.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D. 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E. 外套细胞淋巴瘤24.关于淋巴瘤实验室检查的阐述正确的是:A. 血小板减少只发生于骨髓受侵犯的患者B.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提示瘤负荷降低C. CD19、CD20及CD45RA用来鉴定T细胞来源D. 部分淋巴瘤患者可出现Coombs试验阳性E. 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25. 关于淋巴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 NHL病理学特点是在炎性细胞的背景下含有少量典型的肿瘤细胞B. NLPHL对治疗的反应相对较差C. 单独看到RS细胞不能确诊为HLD. 临床分期对HL治疗的价值不如对NHLE. 血象异常与骨髓受侵程度一致26.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 M蛋白就是本-周蛋白B. 诊断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时要求IgA大于20g/LC. 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重链D. 病情进展时CRP降低、LDH增高E. 一般无肾功能异常27.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未定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可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B. 有些病人可以有本周蛋白而无M蛋白C. 不分泌型虽有骨髓瘤细胞,但血清及尿中M蛋白阴性D.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确诊时常存在肾功能不全E. 总蛋白水平常降低28.可作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点除了:A. 脾脏肿大B. 血小板计数C. 红细胞容量D. 血小板功能E. 骨髓三系造血情况29. 霍奇金淋巴瘤的REAL分类不包括:A. 弥漫大B细胞型B. 结节硬化型C. 混合细胞型D. 淋巴细胞消减型E. 富含淋巴细胞的经典型30. 淋巴瘤主要诊断依据:(C)A. 骨髓活检B. 外周血常规检查C. 淋巴结活检D. CT检查E. LDH检测31.在骨髓瘤,血清中M蛋白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 IgG>35g/LB. IgA>LC. IgM>35g/LD. IgD>20g/LE. IgE>20g/L32. 下列哪项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A.干酪样坏死B. 淋巴结正常结构全部或部分破坏C. R-S细胞D. 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润E. 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33.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情进展时一般不出现:A. 血清LDH降低B.β2-微球蛋白升高C. 血沉加快D. 单克隆及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E.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34.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A. 脾肿大B. 皮肤搔痒C. 骨髓中原始红细胞比例大于30%D. 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E. 红细胞容积增加3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下列疾病,除了:A. 自身免疫性疾病B. 寄生虫感染C. 淋巴瘤D. 多发性骨髓瘤E. 再生障碍性贫血36. 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A. 原始粒细胞明显增高B.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C. 严重贫血D. 染色体异常E. 血小板明显增高37.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不会出现:A. 贫血B. 高热C. 黄疸D. 胸腹水E.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38.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细胞化学染色可出现:A. 苏丹黑B阳性B. 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阴性D. 溶菌酶染色阳性E.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39.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昼夜生理变异表现有:A. 清晨3时最高B. 上午8时最低C. 上午11时最高D. 清晨3时最低E. 上午8时最高40. 脾功能亢进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A. 脾大B. 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C.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D. 脾脏切除可纠正血象改变,缓解症状E. 骨髓造血细胞降低4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的表现中错误的是:A. 发热B. 淋巴结肿大C. 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D.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E. 异性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42. 戈谢细胞组化染色出现:A. 糖原染色阳性B. 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 苏丹黑B染色阴性D. 过氧化物酶阳性E. 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A2型题43.患者,男性,32,发烧伴牙龈出血5天,查体:肝、脾及淋巴结未及,胸骨中下端压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