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2
“类型电影”,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 同的影片范式:西部片、喜剧片、强盗片、恐怖 片、歌舞片和战争片等。 类型电影的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 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一、西部片 也被称作牛仔片,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 影片。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 影片类型。 类型元素:荒茫的原野,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 象和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新强盗片:《教父》(开创史诗性、家族式强盗 片模式)、《好家伙》、《低俗小说》、《天生 杀人狂》 黑色电影:“好莱坞”在40-50年代初期拍摄的以 城市中的昏暗街道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影 片。《出租汽车司机》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美国电影的初创时期 1、埃德温 ·鲍特 1902年《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第 一部经过剪辑的影片; 1903年《火车大劫案》——时空自由跳跃和转换, 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省略和时空结构的独 特连贯性,并成为美国经典故事片样式,为西部 片定下了基调和发展方向。 将格里菲斯引入电影界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三、音乐歌舞片 第一部《爵士歌王》 30年代经济萧条时发展的最快,两大分支,一 类以唱为主,一类以舞为主。 将音乐、舞蹈与叙事结合起来,以一种特殊的演 出形式去体现。 经典:《雨中曲》、《出水芙蓉》、《西区故 事》、《音乐之声》 新歌舞片:《芝加哥》、《红磨坊》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以诗意的对话,引人人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 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 以及机智与魅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腻的混合 体,表现出法国电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主要导演:雷内 · 克莱尔,让 · 维果,让 · 雷诺 阿 代表作品:《操行零分》、《托尼》、《游戏规 则》、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夏伯阳》(1934年)——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 电影被当作“党的助手”,其教育职能被提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建国十七年间的电影创作) 《列宁在十月》(1937年)和《列宁在1918》 (1939年)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有声片时代:戏剧性情节、丰富的人物性格、妙 趣横生的对话 例如:《一夜风流》1934年 导演:弗兰克· 卡普拉 开辟“疯颠喜剧”或“爱情喜剧” 将滑稽戏和社会讽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主题的 效果的目的。 该片采用的从旅途中发掘笑料并创造富于动作性 的紧张气氛的叙事方法,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 过深刻影响。
3、罗伯特 · 弗拉哈迪 1921年《北方的纳努克》——运用大量长镜头段落,保 持了空间的真实感,没有虚假的割裂感。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声音进入电影 1、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 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标志了有声电影的诞 生。 2、声音对电影的影响
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使得人们置身于一个更为实际的环 境和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之中。 声音本身的持续,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造型感。 声音丰富了电影的语言和类型 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使电影真正成 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
奥古斯特 · 雷诺阿
游艇上的午餐
奥古斯特· 雷诺阿(1841-1919)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倡导文艺工作者塑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代表人物和典型形 象,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 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 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 务结合起来。
三、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 1911年,第一家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设立 制片厂制度的形成 1. 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 2. 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 3. 制片人专权,例如《乱世佳人》 4. 明星制度:突出演员的作用,为已经确定好某种 类型角色的演员量身定做影片,使之成为观众崇 拜的偶像。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游戏规则
一部讽刺资产阶级生活 状态及其价值观念的喜 剧片,影片通过百无聊 赖的资产阶级人物和争 风吃醋的男男女女揭示 了说谎就是上流社会的 准则,谁违背谁就遭殃 的逻辑。 这部影片叙事上按照小 说的特点,以强调平行 的事件、平行的结构、 平行的人物、平行的反 应、平行的细节等,精 心结构而成。 景深镜头、移动摄影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四、强盗片 涉及到暴力和犯罪,常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着力 描写被社会摈弃的人群以及他们对“美国梦”的 执著追求。强盗泛指一切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 基本元素:强盗主人公;阴森不祥的城市街道; 妓女型的角色;为主人公引来杀身之祸的美女等。 《小凯撒》、《疤脸大盗》
五、幻想片 包括科学幻想片和恐怖片 通过阴森可怕或匪夷所思的残酷景象给观众以强 烈的刺激,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影像世界的极端陌生与恐怖,正好映衬了现实社 会的熟悉和安全,这种对比无疑会加强人们对现 实社会的认同感,从而忘却或淡化现实中的苦难。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查理· 卓别林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伦敦, 1913年,步入美国电影业。 代表作品
《淘金记》(1925年) 《城市之光》(1931年) 《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 《凡尔杜先生》(1947年) 《舞台生涯》(1952年)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沃 韦河畔的科西耶去世,终年88岁。
约翰 ·格里尔逊
《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雨中曲
《大学新生》
一夜风流
《红磨坊》
《低俗小说》
《教父》
《教父》
《好家伙》
《大幻灭》
• 特点一:雷诺阿通过 以主题戏剧化的方式 最终淡化或推翻了影 片的情节。他以一种 反常规的方法,把我 们投入到影片对话的 具体内容的形式中, 造成了淡化情节的作 用。 • 特点二:声音的处理
七、当代综合类型片 《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第五元素》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特点: 大都以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 题材,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普通人的遭遇,大 量调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用真实的背景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在表现日 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具有某种诗情画意, 往往能够给予观众一种诗意的满足。 表现形式上有别于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多采用长 镜头和深焦距镜头。
世界电影史
熊小川 2008年9月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1927—1946)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关键词: 影人:埃德温 鲍特、格里菲斯、卓别林、希区柯克、 让 雷诺阿
电影名词: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西 部片、强盗片、诗意现实主义 电影作品: 《一个国家的诞生》、《关山飞度》、 《雨中曲》、 《一夜风流》、《游戏规则》、 《大幻灭》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 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 神化,影片多取才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经典作品:《关山飞渡》、《正午》 新西部片:《午夜牛郎》、《与狼共舞》 、《不可 饶恕》
二、喜剧片 美国电影喜剧之父:麦克 · 塞纳特 喜剧大师:查理· 卓别林 默片时期:借助摄影机技巧和哑剧表演,为搞噱头 而搞噱头
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
派拉蒙 米高梅 华纳兄弟 二十世纪福克斯 环球 哥伦比亚 雷电华 联美
• 迪斯尼 • 新线 • 米拉麦克斯 • 梦工厂
格利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
①
②
③
将影片的构成单位由戏剧的场景变成了镜头,且 获得镜头在拍摄方位、距离上的变化; 使电影也可以有严谨完整的叙事结构,具有强烈 的戏剧性; 实现了真正的剪辑,并且创立了“平行剪辑”、 “最后一分钟营救”。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格里菲斯 叙事形式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创造性地运用了交叉剪辑、平行移动、摄影机运 叙事时间上探索 动、特写镜头、改变拍摄角度等。 增强了银幕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 营救 《党同伐异》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1945 - Spellbound - 爱德华大夫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计 1954 - Rear Window - 后窗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电话谋杀案 1958 - Vertigo - 眩晕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1960 - Psycho - 精神病患者 1963 - Birds,The - 群鸟
让 · 雷诺阿
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 雷诺阿之子,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 象征。巴赞曾称他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真正首领。 代表作:《娼妇》(《母狗》) 《托尼》(1934年)——“对意大利电影有过重 大影响并预示了新现实主义” 。“从1934年(《托尼》) 起,雷诺阿便系统地运用了使整个电影文法得到革新的 ‘景深镜头” 。 在雷诺阿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影片:《大幻灭》 (1938年)和《游戏规则》(1939年)。 “我坚持认为,所有的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诉说人的命运。 一个充满爱心的导演去勾勒一个人或更多人忧患重重的命 运,这是多么的令人欣慰……”。——让 · 雷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