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 世纪60 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初 年代初) 末70年代初)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20世纪 世纪80 2、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20世纪80 年代) 年代)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 世纪90 3、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 以来) 以来)
返回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资本主义制 度是全球生 态危机的根 源
经济的发展 要注意对自 然资源的合 理利用及对 生态环境的 保护
政治方面有 其独特的主 张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内在矛 盾
进一步发展—
返回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消极意义 •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启示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1、生态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 原因。 原因。 2、生态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弊 端 生态社会主义针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 3、生态社会主义针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提 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倡开发“软技 术”
• 开发“软技术”即不污染环境且不排斥就业的新技术如开 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等。 • “绿色和平”积极推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三)政治方面有其独特的主张
充分发挥基层民主管理 作用以解决生态危机 知识分子是实现生态社 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但 也重视工人运动和工会 组织在社会变革中的作 用 主张和平,反对暴力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 1 • 2 • 3
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 • • • • •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然条件—— ——全球性生态危机 1、自然条件——全球性生态危机 理论结果—— ——生态社会主义是发达国家的 2、理论结果——生态社会主义是发达国家的 社会主义运动进行的自我反思 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社会问 3、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社会问 题 思想条件—— ——新旧观念的接轨 4、思想条件——新旧观念的接轨 组织条件—— ——生态组织的发展 5、组织条件——生态组织的发展 技术文化背景—— ——新技术革命的出现 6、技术文化背景——新技术革命的出现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消极意义
• 1、生态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生态问题。 生态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生态问题。 • 2、生态社会主义某些主张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生态社会主义某些主张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3、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启示 • 1、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 • 2、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意义 • 3、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危机意识。 (1)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危机意识。 更新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 (2)更新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 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3)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使得 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又把这种生态 危机扩大到了发 展中国家
解决方案——
• 新型的社会主 义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人 与自我都和谐 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二)经济的发展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对生态环 境的保护
提倡“稳态经济” 到主张经济的适 度增长 进一步完善了可 持续发展理论
• 70、80年代—主张“稳态经济”即实现经济的“零 增长” • 90年代—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保持适度的增长
•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并且一部分人的发展不损 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地球宣言》,明确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