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
此前的斗争,包括象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 义和团的反帝运动,不能革故鼎新、改变封建社 会形态、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此从严格意义上 讲,还不能算是革命。只有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 会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的 纲领,并用武装斗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 立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算 得是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袁
清
武
起用 袁世凯
袁世凯
逼清帝 退位
世 凯 篡
昌
南
起
南京
义
北
革命党 和
临 时
孙中山让位
夺 革 命
谈政
果
府
实
何以至此?
1. 南京临时政府出现危机 外交上,没有取得西方列强的承认 经济上,国库空虚,财政极度困难 组织上,革命党人内部意见不统一(三人) 外部因素,袁世凯威胁要武力讨伐 2. 孙中山的顽强抗争 3.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段
——孙中山
1924年12月在天津肝病发作。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 京逝世。图为孙中山遗容。
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
《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行不通。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外交部 教育部 海军部 内务部 财政部 司法部
实业部 交通部
总长 黄兴(兼参谋总
长)
王宠惠 蔡元培 黄钟英
程德全
陈锦涛
伍廷芳(兼议和
全权大使)
张謇 汤寿潜
临时政府的措施
政治 1.废刑罚 2.保护华侨 方面 3.不准买卖人口
经济 1.奖励工商业,鼓励 方面 发展实业
2.废除苛捐杂税
文化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 教育 四书五经,废止旧教
预备期限:从20年-15年-9年-
《钦定宪法大纲》:
1.君上大权(14条)。皇权独揽,拥有绝对的权力 2.臣民义务(9条)。即使臣民有言论、集会、出版、
结社的自由,但皇帝一道圣旨这些权力都得作废。
成立责任内阁: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给皇上建议:科举阻碍中国人 的思想,建议引进外国学校。之后朝廷一道圣旨废科举, 引起学孔孟之道考取功名的士大夫不满。
要点之二 辛亥革命引起了
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专制作古、民国建立
武昌首义:敲响清王朝的丧钟
清朝(1636-1644-191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 专制王朝,传帝十二代,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末代皇帝溥仪
1912 年 2 月 12 日, 清 廷 发 出诏书宣布清帝接受优待条 例 退 位, 这 标 志 着 清 王 朝 的 垮 台 和 封 建 帝 制 的 终 结。 图 为 清 帝 退 位 诏 书。
立宪派请愿施压把权力交给国会,成立国会之下, 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但全是满清贵族,排斥汉族官 僚,如张之洞、袁世凯,袁世凯因脚疾被让其离京。
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区别?
维新变法不仅要学习资本主义,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而且要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反映了资产阶级参政的愿 望和要求。
新政不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其目的是要强 化国家机器,讨好帝国主义,挽救自身的 危亡。
陆皓东(18671895)终年28岁
黄兴(18741916 )终年42岁
宋教仁( 18821913 )终年31岁
林觉民1887-1911) 终年24岁
陈天华(18751905)终年30岁
邹容(1885-1905) 秋瑾(1875-1907) 徐锡麟(1873-
终年20岁
终年32岁
1907)终年34岁
“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 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8天 后,她这样向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 力终于结了果实”?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 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但民主 共和国的理想没实现。中共继承孙中山遗 志,开辟新道路,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 封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
民国时髦女子
美专女模特
新式婚礼
民国白领休闲生活
辫子的“革命”
缠足
天足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
1912年,孙中山令内务部 通饬各省劝禁缠足。图为1921 年6月开出的缠足罚款单。
服饰的改变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 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 赋于了新的含义。中山装五个 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 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 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 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 四维:礼、义、廉、耻。
消极性——主观目的具有 反动性;活动本质具有落 后性;实901 1905 1906
19018908
1911
宣 五 预 钦 光溥
设
布 大 备 定 绪仪
责
新 臣 仿 宪 和上
任
政 出 行 法 慈台
内
洋 宪 大禧
阁
考 政 纲死
察
革命形势高涨
出洋后的考察报告之立宪三好: 1.固皇位。其他国家皇帝没实权,中国的有。 2.弥内乱。平复孙文等革命派造反。 3.轻外患。和西方国家一路,都是民主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1)它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 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体现。 (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 人民的民主愿望。 (3)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 把袁世凯的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确保中国走 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辛亥革命历史必然性、正义性、进步性
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队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有力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新政”主要内容
对“新政”的评价
改革官制:设商部、学部、 巡警部 等中央行政机构
改革军制:裁撤绿营,编练 新军等
改革教育:鼓励留学,废除 科举、 颁布新学制等
改革经济:颁布商法商律, 奖励工商等
进步性——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近代化进程;传播了 新思想;促进了民族工商 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 革命形势的高涨。
科书
社会 提倡“自由平等、友 习俗 爱为纲” 的公民道
德,革除旧的风俗习 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国内各民 族平等
主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要
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
内
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容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 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质的法典
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1、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1)建立军事官僚机构 (2)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3)逼选总统,解散国会 (4)修改《临时约法》,走向独裁 (5)投靠帝国主义 (6)复辟封建帝制
2、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 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必须寻 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 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这些名字吧
辛亥志士,为了推翻两千多年的帝制,耗 费了太多的能量。他们大多短命而亡。不是战 死沙场,死于黑枪,就是重病而亡。黄兴、宋 教仁、蔡锷这些两湖精英,当年就是张之洞等 人搞洋务运动,想为大清朝培养接班人,而送 出国外留学的。可是历史总是这样,接班人变 成了掘墓人。这些人回国后,一再举事,一再 流血。他们本来可以成为优秀的法官、律师、 杰出的科学家、医生、工程师或者学者。
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 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不再行跪拜礼 男子以“先生”“君”的互称取代“老 爷”等的称呼 男子剪辨、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
例:妇女解放,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 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 责”。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感。
民国空姐
男女同校了
新式学堂女生
2.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 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 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推翻 (二)结束
了封建势力 的政治代表、
中国两千多
帝国主义在 年的封建专
中国的工 制制度,建
(三)给 人们带来 一次思想 上的解放。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学习要点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正义 性、进步性
二、辛亥革命引起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 历史性巨变
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考研真题
1949年10月1日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 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 本日成立了!”。身着深色旗袍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 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 热泪盈眶。
喻培伦(18861911)终年25岁
拓 展:影响历史走向的他
1.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2.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3.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4. 伦敦遇难,声名鹊起
(1866.11.121925.3.12)广东 香山翠亨村人。 名文,号逸仙, 化名中山樵。 中国民主革命伟 大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