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5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05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请问:
1.该病人当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2.发生该护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3版)配套课件
第五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录
1 本章重点难点
2 第五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手术人员的准备
4 病人的准备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手套法 脱手术衣法 (他人帮助脱衣法和个人脱衣法)、脱手套法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手套法
脱手术衣法:
1.他人帮助脱衣法:手术人员双手抱肘,巡回护士 将手术衣自肩部向肘部翻转,再向手的方向拉下 手术衣。
2.个人脱衣法:左手抓住手术衣右肩并拉下,使衣 袖翻向外,同法拉下手术衣左肩,脱下手术衣, 使衣里外翻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三、手术区铺单法
(三)铺盖手术单的方法 1.铺皮肤巾:又称切口巾,即用4块无菌巾遮盖切口周围。 2.铺手术中单:将两块无菌中单分别铺于切口的上、下方。 3.铺手术洞单:将有孔洞的剖腹大单正对切口,短端向头部
、长端向下肢,分别展开。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 术配合
一、物品的准备
手术物品
布单类
敷料类 缝合针、线 器械类 特殊物品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布单类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敷料类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缝合针、线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器械类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各种钳类
特殊物品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二、物品的无菌处理
布单类:布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保存时间在夏季为7日、 冬季为10~14日,过期应重新灭菌。 敷料类:各种敷料制作后包成小包,高压蒸汽灭菌。 缝合针及缝合线: 多在出厂时已分别包装并灭菌,可在术 中直接使用。 器械类:普通器械多用不锈钢制成,术后用多酶溶液浸泡刷 洗,去除器械上的血渍、油垢,用流水冲净再消毒、干燥。 洗净的器械干燥后用水溶性润滑剂保护,分类打包后高压蒸 汽灭菌。 特殊物品:可按橡胶类物品灭菌或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35×10000 0
细菌浓度
浮游菌(菌 落/m3)
≤5 ≤75 ≤150
沉降菌(菌落 /30min·Φ90皿
≤1 ≤2 ≤3
≤400
≤10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一、手术室的环境
洁净手术室
2.洁净手术室适用的范围
等级 Ⅰ级(100级) Ⅱ级(1000级) Ⅲ级(1万级) Ⅳ级(10万级)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外科护理学(第3版)配套课件
外科护理学
作业
1.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以及用药 2.简述腰麻后头痛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3.案例分析
吴先生,31岁,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左足背腱 鞘囊肿切除术,局部注入利多卡因300mg。注药 后约10min,病人出现眩晕、寒战、四肢抽搐、惊 厥,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适用范围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神经外科、心脏 外科等无菌手术。
眼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和普通外科中的Ⅰ类切 口无菌手术。
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普通外 科的非I类切口的手术。
肛肠科及污染类手术。
手术切口分类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 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如甲状腺大部分 切除术、骨科手术等
层流式
乱流式
垂直层流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水平层流
二、手术室的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物品管理
• 各级人员分工明确,认真执行清点、 查对、交接班制度,做好清洁消毒。
• 非手术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
1.物品配备
• 保持安静,术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 • 专用、固定有序摆放、消毒、保养
2.标本管理
9.手术人员需要调换位置时,应先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交换位置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二、手术人员配备及职能
手术医师
1. 手术者:对手术负全部责任。具体包括: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中主持整 个手术操作过程,根据术中发现做出决定;术后负责检查整个手术区无异 常后关闭手术切口,确定术后医嘱,书写手术记录。手术者一般站在最方 便操作的位置。
可能污染的切口(Ⅱ类切口):手术时可能带有 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 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的伤口经过清创术缝 合也属此类
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 接暴露在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阑 尾切除术。
一、手术室的环境
洁净手术室 3.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净化
(2)开放式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三、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穿手术衣的注意事项: 取手术衣时,双臂应伸直,以免手术衣无菌面与洗手衣接触而被污染 穿手术衣时应与周围的人和物体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衣服展开时被污染 穿手术衣之前,应先用双手提起手术衣衣领两端,轻轻向前上方抖开 穿上手术衣后,双臂举在胸前,未戴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手术衣
一、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
1.明确无菌区域
2.手术台和器械台的台面为无菌 3.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 4.已用过的手术器械要及时擦净污迹。用于感染性伤口的器械应与其它器 械分开摆放,单独处理 5.手术过程中,应关闭手术间门,严禁人员频繁进出,手术间内人员应避 免不必要的活动 6.避免面向无菌区交谈、咳嗽和打喷嚏 7.术中巡回护士不得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 8.手术医师流汗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请巡回护士擦拭
一、手术室的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 安静、清洁、干燥 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好、人员不密集 与监护室、病理科、放射科、血库、中心化验室等相邻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一、手术室的环境
(二)手术室的布局:以手术间为中心,再配备其他辅助房间
更衣室、办公室、 会议室、值班室、 接收病人处等
器械间、敷料间、
(一)肥皂水刷手
(四)外科快速无水洗 手液洗手法
(二)灭菌王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三)碘伏刷手法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三、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一)穿无菌手术衣法 1.穿传统后开襟式手术衣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三、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2.穿全遮盖式手术衣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三、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二)戴无菌手套 (1)闭合式
脱手套法 用戴手套的手抓取另一手套的外面翻转脱下,再 用已脱手套的拇指伸入另一手套的里面翻转脱下 。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一、一般准备和手术体位
一般准备 按手术安排表仔细核实病人,确保手术部位准 确无误,点收所带药品,认真作好三查七对和麻醉前的准 备工作。加强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安置体位的基本要求 充分暴露手术区域,避免不必要的裸露
5.切开皮肤前,用无菌纱布垫或皮肤保护膜敷盖在切口两边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 头部手术:头和前额 • 颈部手术: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
方肌前缘
• 胸部手术:上至锁骨及上臂上1/3处,下过肋 缘,前后过正中线
• 上腹部手术: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 侧至腋中线
• 下腹部手术: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 腋中线
俯卧位
适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手术
膀胱截石位
适用于会阴部、尿道、肛门部手术
半坐卧位
适用于鼻咽部手术 将手术台头端抬高75°,尾端摇低,整个手术床
后仰15°,双腿半屈,头与躯干依靠在手术台上 ,双手用中单固定于体侧。
二、手术区皮肤消毒
(一)皮肤消毒原则
1.注意双手不能与病人皮肤或其它未消毒物品接触 ,消毒用敷料钳不能再放回到手术器械桌上。 2.消毒时不要蘸取过多消毒液。 3.擦拭消毒剂时应稍用力。 4.消毒时以切口为中心向外擦拭消毒,但消毒感染 部位和会阴部的切口时应由外向内擦拭。 5.消毒范围一般以切口为中心的15~20cm。
一、手术室的环境
洁净手术室 1.净化标准
指采用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使手术室 内的细菌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空气洁净度 达到一定级别。
等级
I II III IV
静态空气洁净度级别
相应级别
≥0.5µm微粒 数(粒/m3)
100
≤35×100
1000 ≤35×1000
10 000 ≤35×10000
100 000
2. 第一助手:术前指导护士安置手术体位,负责消毒手术区皮肤、铺手术单 ;术中协助手术者暴露手术野、保护组织、止血、结扎、拭血等;术后负 责包扎伤口。通常站在手术者的对面
3. 第二助手:协助第一助手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帮助暴露手术野、拉钩、剪 线等;术后协助包扎伤口、护送患者。通常站在手术者同侧。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二、手术人员配备及职能
麻醉师
术前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麻醉方案 术中负责患者的麻醉、给药、监测及处理,协助巡回护士做
好输血输液等工作,认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数据。如 有异常,及时报告手术者,并配合抢救处理。 术后待患者清醒后护送回病房,并向主管医护人员交代病情 及注意事项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一、更衣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时, 在非洁净区更换手术室专用 鞋,戴好手术帽和口罩,帽 子遮盖全部头发,穿好洗手 衣、裤,内衣不可露在洗手 衣外面。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二、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是指手术人员通过机械刷洗和化学消毒方法祛除并
定义
杀灭双手和前臂的暂驻菌,达到消毒皮肤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