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理) 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理) 试题(解析版)

民勤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1. 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是( )A. 慢-快-慢B. 快-慢-快C. 慢-快-更快D. 快-慢-更慢【答案】C【解析】【详解】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所以本题选C 。

2.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自然增减 ②人口的出生率 ③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迁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详解】一地的人口数量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引起。

即①④正确,故选D 项。

3. 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A. 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 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特点【详解】传统型人口增长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人口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死亡率都低,故选C 。

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 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B. 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C. 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D. 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答案】4. C 5. A【解析】【4题详解】目前我国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与图③相似;而图①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图②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图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故选C。

【5题详解】图④的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所以老年人所占比重太大,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而少年儿童比重较小;图示不能反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和人口总数。

故选A。

6.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详解】人口迁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②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③定居地的变更。

A根据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判断,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只有定居地变更达一定时间,且要跨越行政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故A错误;B参与国际旅游,是短期内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现象,B错误;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改变居住地的时间会超过1年,且跨越了国界,属于人口迁移,C正确。

D人口迁移不要求移动距离,但要求跨越行政界线,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低,正确理解人口迁移概念,并掌握其必备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要分清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区别。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8. 影响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因素B. 环境因素C. 经济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7. D 8.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

【7题详解】图中人口由小城镇向城市流动,符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口流动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人口由大中城市流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小城镇。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人口主要从城市流向农村。

故选D。

【8题详解】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9.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A. 科技发展水平B.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 资源D. 地区开放程度【答案】C【解析】【详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

故C正确,ABD错误。

所以本题选C。

10. 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A. 四川盆地B. 东北平原C. 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其次是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活消费水平;四个地形区中,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耕地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高寒缺氧,不利于生产发展,不利于人居,环境人口容量小。

选D正确。

11. 如果用a表示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 a<b<cB. c<b<aC. b<a<cD. a<c<b【答案】C【解析】【详解】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容纳的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我国目前出现一些环境问题,表明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大于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但是依然小于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所以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b<a<c,因此本题选C。

12.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 商业区B. 行政区C. 工业区D. 住宅区【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住宅区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城市用地的40%--60%左右。

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A. A地B. B地C. C地D. D地14. 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 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 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 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控制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答案】13. A 14. C【解析】【分析】【13题详解】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中心集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于一体的功能区,故应布局在城市的中心,A项正确。

故选A。

【14题详解】A地处市中心,地价最贵,应建商业区,A错误;B地交通条件优越,位于城市的外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应建工业区,B错误;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C正确;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土地,适宜布局工业区,D错误。

故选C。

【点睛】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布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应当牢牢把握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

15.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A.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B. 建筑物低矮,没有明显分区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频繁D. 最中心以批发活动为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中心商务区高楼林立,地价昂贵,A错。

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B错。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C对。

最中心是以商品的零售活动为主,D错。

故选C。

考点:中心商务区的特点16.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项活动,主要取决于:A. 各种活动的主要程度B. 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C. 各种活动得到市政府的支持程度D. 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答案】D【解析】【详解】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的意愿高低,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所拥有。

A、B、C均为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BC错误;所以该题选D。

【点睛】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引导。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a曲线B. b曲线C. c曲线D. d曲线18.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 住宅区B. 工业区C. 商业区D. 文化区【答案】17. D 18. C【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过程功能分区等相关知识。

【17题详解】由于该城市为环形放射状道路,中心城区地租最高,地租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呈减小趋势,同时在环形路与放射路的交界处,由于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出现地租次一级的高值点,d满足此规律,故选D。

【18题详解】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强,往往有能力布局在地租较高的地区,所以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故C正确。

【点睛】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如下19. 城市等级与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是:()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中心地理论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所需的门槛人口越多,则服务范围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数目则越少,反之,城市等级越低,所需的门槛人口越少,则服务范围越小,在一定范围内数目则越多。

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20.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①<②【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详解】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故县和县级市数目应最多,其次为地级市,最少的是省会城市。

故①<②<③。

故选B。

【点睛】扩展延伸: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中心地概念: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使城市,也可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正六边形,中心地位于正中。

3、中心地等级划分:高级中心地:提供高级商品,职能较多,不仅提供相应等级的商品或服务,还供应低于该等级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少,服务范围大,相互距离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