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概述 (1)3.1工程概况 (1)3.2工程地质、气候 (3)3.3地表水 (3)3.4地下水 (3)3.5地质情况 (3)3.6安全控制重点 (3)四、深基坑范围 (4)五、施工工艺及方案 (4)5.1 施工准备 (4)5.2 基坑(槽)开挖 (4)5.3放坡开挖不需要支护的情况 (5)5.4垂直开挖或陡坡开挖需要支护的情况 (6)5.5土钉墙支护受力验算 (7)5.6 支护施工 (7)5.7 基坑的排水、降水 (8)六、安全保障体系 (8)6.1.安全生产目标 (8)6.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9)6.3.安全管理制度 (9)七、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0)7.1机械安全 (10)7.2、用电安全 (10)7.3、施工措施 (10)7.4、防雨措施 (12)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8.1应急救援机构 (12)8.2、应急小组职责 (13)8.3、应急抢险队伍 (14)8.4、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 (14)8.5 应急反应联络电话 (15)8.6 应急响应 (15)九、附件 (29)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说明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或自然灾害等原因,经常发生基坑坍塌、路面塌陷或开裂、基底隆起等事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预防施工现场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安全专项方案,以指导施工现场安全作业。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S9610、《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11、《关于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一路两江安【2011】13号三、概述3.1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在桂林市规划的西二环路道路建设一期工程范围内,里程包括K0+330~K1+100、K1+720~K9+800,共8.85km。
涉及深基坑开挖的主要有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基坑。
3.1.1、给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9+800。
3.1.2、给水管道管径给水干管敷设在道路北侧及阳江北路延长线东侧,与临桂新城西城大道给水干管形成向西城区供水的给水干线。
给水干管管径为DN1200,东侧预留在与福利路立交设计范围衔接处,待立交实施后再于北辰路给水干管相接,西至临桂县西城北路。
积水配管敷设在道路另外一侧,用于周边开发区域的用水。
3.1.3、给水管道布置情况3.1.3.1 东二环路延长线段(K1+660~K2+151.063)道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1200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60m;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300~DN10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10m。
3.1.3.2 阳江北路延长线段(K2+157.1~K4+416.952)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1200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75m;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DN3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4.75m。
3.1.3.3 西二环路段(K4+421.285~K9+800)道路北侧人行道下敷设DN输水干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2.25m;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敷设DN300配水管,距离道路标准段中心线21.50m。
根据道路沿线建筑、村庄分布情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DN150~DN200支管;DN150~DN200支管穿越绿化带时预留DN100绿化喷淋管接口;与其它规划道路相交叉时,按照“规划”布置预留支管。
3.1.4、雨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9+800。
3.1.5、雨水管道管径雨水管管径为DN400~DN1200,出水口就近接入桃花江及排水沟。
沿线、支路口雨水支管(K1+660~K5+140)管径为DN500~DN600。
3.1.6、雨水管道布置情况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上设置雨水管各一根。
3.1.7、污水管道敷设范围K1+660~K5+000。
3.1.8、污水管道管径污水管管径为DN400~DN700。
支路口及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污水支管,管径为DN400~DN500。
3.1.9、污水管道布置情况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上设置污水管各一根。
污水管道从八定路交叉口(K5+000)敷设至福利路立交(K1+660),污水汇入预留井,而后接入湘桂铁路附近规划污水提升泵站,最终接入东二环路北侧DN1000污水主管。
3.2工程地质、气候桂林市境内气候具有夏长冬暖、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偶有奇寒,气温北低南高、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清明节前后阴雨连绵的特点。
年均气温18°~22°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15°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3~28°C,年均降水量1600~2000 mm,4~9月半年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
漓江是流经桂林市区的主干河流,在市区内中游有桃花江、下游有相思江与其汇合,是市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3.3地表水道路沿线地表水较丰富,有大量水塘分布,桃花江及其支流共有三处穿过线路。
水塘为雨季储水,大部分旱季不干。
桃花江常年流水,水深一般为0.5~3.0m,雨季水位上涨1.5~3.0m,地表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3.4地下水经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粘性土层中的孔隙水,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塘、河流、沟渠水,地下水位、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年变化幅度1~2m。
3.5地质情况经钻探查明,场区内的岩土层要为杂填土、耕植土、淤泥、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以及石炭系下统岩关阶页岩夹泥质灰岩、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石灰岩。
3.6安全控制重点基坑主要危险因素为:落物伤人、塌方、人或机械产生的安全事故。
原因及对策如下:3.6.1塌方:原因:主要是因为土质不良,放坡不够,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
对策: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合适的边坡,并在坡顶四周作好截水沟,按要求作好边坡防护。
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
基坑边有厂房、民房时,设置监测点监控,对点位有变化的需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确定具体处理方法。
四、深基坑范围我标段深基坑施工主要涉及到污水管埋设和给水管埋设,涉及里程,K2+227~K2+272左侧污水管基坑,K2+317~K2+357左侧污水管基坑,K2+620~K2+680左侧污水管基坑,K2+655横向污水管基坑,K4+882~K4+938给水管基坑以及变更新增涵洞的深基坑。
以及适用于变更新增的圆管涵、各类管道基坑等。
五、施工工艺及方案5.1 施工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配置到位,并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符合施工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方便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作业,进行现场地下管物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地上、地下妨碍施工的线路进行拆除或改移。
按照施工图设计,核算基底高程,准确放样,确定开挖范围。
核对地质勘察报告,人工挖槽核实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案,杜绝野蛮开挖。
5.2 基坑(槽)开挖5.2.1、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沟槽的方式。
挖掘机挖至距设计沟槽底部约30cm时停止,并检测土基承载力,余土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地基土。
地基若不符合设计承载力要求则立即通知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处理。
5.2.2、深基坑施工时采用“横挖法”,以基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分层深度,从一段逐渐向前开挖,并在管线轴线方向设置运土坡道。
为确保边坡稳定,无支护时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3m,有支护时不超过一排土钉竖向间距的深度开挖,每3米在挖掘机平台侧边坡设置一个4m宽的平台,在另一侧设置2m宽的平台。
5.2.3、开挖沟槽土方是否利用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判定,用于回填的土方堆于沟槽顶两侧,为了施工安全,防止沟槽塌方,堆于沟槽两边的土方距沟槽边沿不小于2m,高度不超过1.5m。
并作好排水坡度。
开挖的不合格土及时运走,沟槽按设计要求回填。
5.2.4、沟槽开挖后在底部设两侧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集中抽水,避免基坑浸泡。
5.2.5、基坑开挖底宽按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3.2条规定计算。
5.3放坡开挖不需要支护的情况从沿线工程地质图和已施工的工程项目来看,0.5~1.0m基本为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和腐殖土,呈软塑状,以下为硬塑状粘土,结合参考《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关于深度为5m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深度无支撑边坡边度的规定。
先作好软基换填,以下硬塑粘土段深基坑分层开挖的坡度取1:0.67,每层机械开挖深度不大于3米。
无支护基坑开挖断面示意见下图:大于5.0m的沟槽开挖断面示意图5.4垂直开挖或陡坡开挖需要支护的情况开挖后边坡不稳定,或由于场地限制,无法放坡和预留开挖平台的情况(如倒虹吸竖井靠近红线征地,没有更多的土地可利用;或靠近重要结构物等)。
此类情况可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方式。
土钉墙支护总体方案为:挖掘机配合人工纵向分段、深度分层开挖边坡成型后(纵向分段开挖不超过20m,深度分层开挖为1.3m),土钉采用φ76×4.5mm 钢花管,长度6~9米,纵横向间距为1.3m,重力法灌入水泥浆后,布设单层φ8mm钢筋网,网格间距30×30cm,再喷射10cm厚C20喷射混凝土,形成锚网联合支护体系。
以边坡坡度为80度为例,经计算,土钉采用φ76×4.5mm钢花管,水平和竖向均按1.3m间距梅花型布置,6m深基坑竖向共布置5根,从上往下长度各为9m,8m,7.5m,7m,6m,钢管水平倾角为10度。
将钢花管直接打入土层中,每次打入约2m,焊接后继续打入设计长度,后用2:1水泥浆注浆,采用重力式灌浆,直至孔内注满为止,并在浆液初凝前,补浆1~2次。
墙面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坡顶1.2m也同样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并按纵横间30cm布置HPBφ8mm 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和水泥浆应当适当加入早强剂(可参考定额标准掺入),以确保边坡快速获得稳定。
在坡顶挖截水沟排水,并适当布置泄水孔。
支护示意见下图:工程数量见下表(以基坑边坡深6m,长10m为例)5.5土钉墙支护受力验算详见附件1。
5.6 支护施工5.6.1、打管:由空压机驱动,利用振动将钢花管打入土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