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测试题word版本

高中语文必修一测试题word版本

高中语文测试题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dì屯.积tún 内疚.jiù倔强.jiàngB.发酵.jiào 青荇.xìng横亘.gèn 愤懑.mènC.安分.fèn 颓圮.pǐ执拗.niù骠.勇biāoD.垂涎.xián 睚眦.cì宁谧.mì作揖.y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徐志摩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个性在《再别康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表现。

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4. 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阴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森,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

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

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

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

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

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

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

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5.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解说,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这个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活动。

C.中国,作为该计划的理事国之一,自从加入起就热衷于此计划的实施。

1978年成立了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D.这个计划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和为生物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方面依据的窗口。

6.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 B.项王按剑而跽.跽:跪直身子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乘:四匹马拉的车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9. 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杀人,臣活.之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0. 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

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非选择题(共80分)四、(15分)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秋夜曲①张仲素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1).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一题,每空一分,共5分)(1)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 _。

(司马迁《鸿门宴》)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真的猛士,,。

(鲁迅《记年刘和珍君》)(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五、(15分)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4——17题。

母亲不是圣人张萍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又封了一个50元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

她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还得自己倒茶喝。

正在这时,外面有小轿车的声音,那是大姐回来了。

母亲好像听到命令一样,立刻迎出门。

大姐一下车,母亲满脸笑容地请她进屋,问累不累。

大姐说:“妈,我不累。

”大姐坐小车回来,怎么会累呢?真正累的是我,母亲却没问我。

大姐也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又漂亮,又贵重。

我在商场见过,最少要1000元,比我送给母亲的那件贵10倍。

大姐也给了母亲一个红包,比我的大得多。

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再把那个大红包放在衣服上,让众人欣赏,又亲手给大姐倒了一杯茶。

母亲对大姐的亲热举动,刺痛了我的心。

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第二年,母亲生日时,我不再回去,只托哥带了一点礼物给母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