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PPT课件
例②(2018·安徽中考)2017年12月6日,西安西成高铁正 式开通运营,西安到成都列车运行时间由13个小时左右缩 短至4个小时左右。读西成高铁路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成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有( D)
①沙漠和戈壁广布
②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③地形复杂,起伏较大
④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例(2017·山东济南中考)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①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京广线 C、④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联系紧密 D、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考考点对接
第三章
没错,就是我
例①(2017·江苏宿迁中考)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 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错误的是( A)
A、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一铁路 B、从郊区运1吨活鱼到市区一公路 C、从武汉运10万吨大米到上海一河运 D、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一航空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本考点在近几年中考中考查的频率很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点、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等,有时也会在综合题中以某一小题的形式进 行考查。
(3)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C)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1、分布特点 (1)工业分布的格局。 东部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较多;西部较少,分布稀疏 。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农业的东西差异主要影响 因素是水分,南北作物熟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农业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的支持 。
例(广东中考)读图,回答(1)-(3)题。
(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分布“东密西疏”的因素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
C
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
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我国农业分布分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1)东西差异。 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布 着种植业、林业,沿海及南方地区渔业发达;西部干旱、 半干旱区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 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例(2018·北京海淀中考)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 营里程达2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C )
A、高原和盆地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上 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
例(2018·北京海淀中考)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 营里程达2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回答(1)-(2)题。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3、发展的条件 (1)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①地理位置;②资源条件:③交通条件;④科学技术水平 ;⑤历史基础;⑥农业基础状况。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人才资源丰富;③储备大量的资金; ④基础设施完善;⑤有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铁路枢纽的名称、分布是中考的重点及热点。考查题型多样, 有选择题、图表题、材料分析题、读图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1)下列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 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
例(广东中考)读图,回答(1)-(3)题。
(2)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
原因是(C )
A、市场需求量大 B、邻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 D、地势平坦开阔
例(广东中考)读图,回答(1)-(3)题。
专题二 我国农业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南北差异。 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份0℃等温线)为界,南方 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 菜和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以旱地为 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 和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专题一 我国重要的铁路线及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2、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我国铁路线分布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东部铁路线 密集,西部铁路线稀疏。 (1)社会经济影响。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经济不发达。 (2)自然条件影响。 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降水稀少,气候干早, 自然条件恶劣。
专题三 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2、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1)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高新技术产业区。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没错,就是我
本章内容要点
一种能力: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方式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
能பைடு நூலகம்。
两个条件:影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两个热点:交通运输业(高速铁路)的发展 、
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
四个特点: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高
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四个分布:铁路干线的分布、农业的地区 分布、工业的地区分布、高新
PART 03
技术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专题一 我国重要的铁路线及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
1、三横、五纵铁路干线 (1)三横。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五纵。 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其中,东西最长的是陇海-兰新线,南北最长、经过省级 行政中心最多的是京哈-京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