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1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回答思考题。
到实验室后首先熟悉实验室环境、布置各种设施的位置,清点仪器。
2.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如实记录,积极思考,独立地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3.实验仪器是国家财物,务必爱护,谨慎使用。
A.使用玻璃仪器要小心谨慎,若有损坏要报告教师,并根据情况予以酌情赔偿。
B.使用精密仪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注意事项。
若发现异常情况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4.使用试剂时应注意下列几点:A.试剂应按书中规定的规格、浓度和用量取用,以免浪费,如果书中未规定用量或自选设计的实验,应尽量少用试剂,注意节省。
B.取用固体试剂时,勿使其撒落在实验容器外。
C.公用试剂用后应立即放回原处。
D.试剂瓶的滴管和瓶塞是配套使用的,用后立即放回原处,避免“张冠李戴”。
E.使用试剂时要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沾污试剂。
5.指定回收的药品,要倒入回收瓶内,未指定回收的废液或残渣要倒入废液缸内,不可倒入水槽,废纸等扔入纸篓内,以免腐蚀下水道。
6.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安全守则。
化学存在中毒、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多种隐患,极易发生各种事故,学生必须遵从教师指导,注意安全操作。
7.完成实验后,将仪器洗刷干净,放回原位,保持地面和台面的清洁。
1.2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化学实验室中许多试剂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或毒性,存在不安全因素,所以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重视安全问题,绝不可麻痹大意。
每次实验前都要仔细阅读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下列安全守则: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大声喧哗、打闹。
2.水、电、气用后立即关闭。
3.洗液、浓酸、浓碱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4.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嗅闻气体时,应用手轻拂气体,把少量气体煽向自己再闻,不能将鼻孔直接对瓶口。
5.含有易挥发和易燃物质的实验,必须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
6.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也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液体溅出使自己受到伤害。
7.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切勿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迸溅,造成灼伤。
8.禁止随意混合各种试剂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实验完毕,应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洗净双手,关闭水、电、气等阀门后再离开实验室。
1.3大学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实验效果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大学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于下列三个环节:1.预习预习是实验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但是,预习环节往往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甚至不预习就进实验室,对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全然不知,严重地影响了实验效果。
为了确保实验质量,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
对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合格者,任课教师有权不让其参加本次实验,学生应严格服从。
实验预习一般应达到下列要求:A.阅读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B.掌握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阅读实验中有关的实验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C.按教材规定设计实验方案,并回答“预习思考题”。
D.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因此预习应包括简要的实验步骤、操作要点和定量实验的计算公式等。
2.实验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
A.按照实验内容,认真操作,细心观察,一丝不苟,如实将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在预习报告中。
B.对于设计性实验,审题要确切,方案要合理,现象要清晰。
实验中发现设计方案存在问题时,应找出原因,及时修改方案,直至达到要求。
C.在实验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有反常现象时,应认真分析操作过程,思考其原因。
为了正确说明问题,可在教师指导下,重做或补做某些实验。
自觉养成动脑分析问题的习惯。
D.遵守实验工作规则。
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台面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卫生。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每次实验的总结,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总结归纳能力,必须认真完成。
应包括以下内容:A.实验目的原理。
定量测定实验还应写出有关基本原理和主要反应方程式。
B.实验内容。
尽是采用表格、框图、符号等形式,清晰、明了地表示实验内容。
切忌照抄书本。
C.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
实验现象要正确,数据记录要完整,绝不允许主观臆造,抄袭别人实验结果,否则,该实验按不及格处理。
D.解释、结论或数据计算。
对现象加以简明的解释,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分标题小结或者最后得出结论。
数据计算要准确。
E.完成实验教材中规定的作业。
针对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写出收获。
定量实验应分析实验误差原因。
对实验方法,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等提出意见。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基本操作训练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室安全守则2.认识化学实验中常用玻璃仪器,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正确洗涤方法和操作技术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烧杯2. 试剂:K2Cr2O7(C.P.),浓硫酸(98%)3. 用品:实验服、橡胶手套、护目镜三、实验内容:1.熟悉实验室基本安全守则(1)进入实验室一定要穿实验服,戴橡胶手套,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
遵守纪律,保持肃静,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做完实验要求把实验台整理干净,拔掉用电器插座,断水断电,关好门窗、风扇,得到实验指导教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2)一切有毒气体或有恶臭物质都应在通风厨中进行,易挥发或易燃物质应远离火源,都应尽可能在通风厨中进行;(4)使用酒精灯,随用随点,不用时盖上灯罩,不要用已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5)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指向自己或他人,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6)有毒药品(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等)不要随便倒入下水道,要回收到指定的回收瓶中或加以特殊处理;(7)在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把少量气体扇向自己鼻孔,不要直接用鼻子闻;(8)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切勿以实验用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每次实验后,应把手洗净。
2.配制50mL铬酸洗液将2.5gK2Cr2O7固体溶于5mL水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45mL浓硫酸,边加边搅,切勿将K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
注意:防止迸溅到手上脸上。
3.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洗涤和使用练习(1)洗涤常用的玻璃器皿(烧杯、试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直至内壁完全为去离子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为止;(2)酸式滴定管旋塞涂油,直至旋塞与旋塞槽接触的地方呈透明状态,转动灵活,不漏水为止;为碱式滴定管配装大小合适的玻璃珠和橡皮管,直至不漏水,液滴能够灵活控制为止。
注意:防止玻璃旋塞跌落打破,防止与其他人的旋塞拿错,导致漏液。
(3)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内装入指定溶液,检查旋塞附件或橡皮管内有无气泡,若有气泡应排除,右手拿酸式滴定管无刻度处,使其倾斜30o,迅速打开旋塞溶液快速冲出;若是碱式滴定管,将橡皮管向上弯曲,用食指和拇指挤压玻璃球上方,将橡皮与玻璃球之间挤开一个小空隙,使溶液从管尖喷出,至气泡排除。
学会调节液面至0.00mL或接近0.00的某一刻度,学会正确读取滴定管读数;(4)学会熟练地从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内逐滴连续滴出溶液,学会一滴、半滴(液滴悬而未落)地滴出溶液。
练习正确的滴定操作,左手用正确手势控制滴定的旋塞(或橡皮管中玻璃珠),控制溶液逐滴连续滴出,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加边向一个方向作圆周旋转,两手动作应配合协调,注意每次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的剩余液体应弃去,不得将其倒回原瓶,以免污染整瓶溶液,随即洗净滴定管,并用去离子水充满全管,备用。
(5)练习溶液的定容和摇匀。
首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将容量瓶装入1/2体积蒸馏水,盖上塞子,左手按瓶塞,右手拿瓶底,倒置容量瓶观察有无漏水,再旋转瓶塞180o,倒置,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将指定的溶液自烧杯中全部定量转移入容量瓶内,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顶端靠近容量瓶的瓶颈内壁,使溶液顺壁流下,全部流完后,将烧杯轻轻上提,同时直立,使玻璃棒和烧杯嘴之间的一滴溶液回到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重复3次,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注意溶液不能洒到容量瓶外,稀释时勿超过刻度线。
(7)练习使用移液管,正确吸放一定体积的指定溶液,学会用食指灵活控制调节液面高度。
吸取液体时,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上端2-3cm处,将管下口伸入溶液,左手将洗耳球空气赶走,小口对准移液管口并慢慢放松,将液体吸入移液管,当移液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线以上1-2cm处时,移开洗耳球,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上端管口,用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管身,使液面缓慢下降,至溶液弯月面与刻度线相切,按紧食指,移至接受溶液容器中,移液管直立,接受溶液倾斜,抬起食指,使溶液沿器壁自由流下,全部流尽后,转动移液管,使尖口靠管壁30s,注意不要将留在管尖的液体(移液管上有“吹”除外)。
四、思考题1.怎样洗涤移液管?为什么最后要用需移取的溶液来洗涤移液管?滴定管和锥形瓶最后是否也需要用同样方法洗涤?内是否充满液体? 3.遗留在移液管口内部的少量溶液,最后是否应当吹出?2.在滴定管中装入溶液后,为什么先要把滴定管下端的空气泡赶净,然后读取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如果没有赶净空气泡,将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检查碱式滴定管橡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