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上(北师大)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历史上(北师大)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京大学) 师
鬼 计 本 多 端 , 使 小 朝 廷 设 同 文 之
京师同文馆 馆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 制之;善师四夷者,能 制四夷。“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 — —魏源
• 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 • 各举几个实例和代表人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口号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自强”
“求富”
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
洋务派的带动—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项目 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地点 备注
轮船 铁路 通讯
轮船招
中国规模最
商局 1872 李鸿章 上海 大的民用企
业之一
唐胥 铁路 1893
唐山 中国最长 的铁路
电报 总局
1880Biblioteka 李鸿章天津沟通城市 间联系
李鸿章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当时最 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唐胥铁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1893)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内容之二:
2、培养新式人才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 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 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 事和科技人才。
洋务派最 军
早洋创务办学的堂,机无远
附属于总 略
理衙门, ,
1902年 并入京师
诱 佳 弟
大学堂 子
(后者于 拜
1912年 更名为北
异 类 为
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
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感到急需翻译和掌握近代科学技术 的人才,故从1872年起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到1875年,清 政府共派遣留学生120人。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了三十几名学生 分赴英、法学习海军。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第一代新型的外交、 科技和军事人才。
天津电报总局
早期电报机模型
张 謇( 1853一 1926)
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 家,清末状元。
毛泽东说过:“谈到中国民 族工业,……,轻纺工业不 要忘记南通的张謇。”
实 业 救 国
张謇考中了状元, 为什么不做官而 去办实业?
自己兴办实业以抵抗外国资本 入侵,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大生纱厂
(詹天佑)
1904
工 程 师年
主 持 北 京 至 张 家 口 铁 路 总
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自己设计 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 路通车典礼
今天,“詹天佑奖” 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 项目的最高奖项,在 世界上亦影响深远。
西方 列强 侵略
太平 天国 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 务 “洋”原意外国,“洋务”即指一切涉及 外国的事务。
洋务 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 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 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 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 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企图摆 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自主学习
一、洋务运动
阅读P29—30,回答:
1.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 代表人物:
3. 口号: “自强”(前) “求富”(后)
4. 内容:(1)创办近代 军事 工业(前)。
(2) 办学堂;派留学生 。
(3) 建新式陆、海军
。
(4)创办近代 民用 工业(后)。
内容之一:
19世纪60-70年代
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 张之洞 李鸿章
1893 1872
唐胥铁路
电报局
李鸿章
1893 1880
1877年 开平 煤矿 李鸿章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3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72年 轮船招 商局 李鸿章
1890年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军事工业
开平矿务局 开平
天津 天津电报总局
(4)、开平煤矿,一八八四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名人评史:柏杨评说洋务运动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 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 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 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洋务运动就要弄 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摘自《中国人史纲》
李鸿章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
洋务运动的结局:
(1)、北洋水师于一八九四~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 战争中覆灭,它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水师于一八八四年马尾海战中覆灭。与 此同时,福州船政局也被法国舰队摧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发 生和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 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 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 摇之中。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 一战期间 一战后
阶段特征 产生 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萎缩不振
原因
促进
清政府放松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
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暂时放松对 中国经济的侵略 帝国主义经济卷 土重来
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 ——周恩来
“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使 国家富强不受 外侮,足以自 立于地球之上”
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 衍一时。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A、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B、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C、只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 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评价:
(1)进步性:(主要从内容方面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 。 (失败)
没有使中国富强; 中国近代化开始的 标志。
想一想:
洋务运动的破产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
洋务派企图不改变政治制度,达到
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做法是注定失败
的。
器物
制度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奕訢 (中央)
左宗棠
曾国藩、李鸿章言论摘要
曾国藩: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 买外洋器物,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谭思 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 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 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 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 士,士终身是一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 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目的 内容 结果
维护清政府统治
军事企业封建衙门管理,效 率低下,民用企业师军企业 的补充,凭借其特权,在一 定程度上压制、限制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破产,中国并未自强,也未 巩固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 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军事工 创办
业名称
人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时间 地点
1861 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5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6
上海 福州
军
事
工
业 : 师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夷
长 技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以
自
强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 办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 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火 工厂。
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 民用工业
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产生了近代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 学校送留 学生出国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2)局限性:(主要从目的、内容、结局三方面分析)
内容之三:
3.筹建新式海军
舰舰北 “洋 定舰 远队 ”旗
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
_北__洋_ _南__洋_ _福__建_三支海军
筹划海防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内容之四: 4.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民用工业 创办人 时间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 李鸿章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官局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辛亥 新文化 革命 运动
机器生产代替 手工生产
(19世纪60-90年代)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内忧:太平天国的反抗
当时的清王朝面临局面
内忧外患
咸 丰 皇 帝
当时的满清重臣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 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 代化国防。
•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汉阳铁厂
安庆
汉阳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轮太船平招洋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