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练习题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衣料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棉织品B.蚕丝制品C.晴纶织品D.人造丝织品2.下列有关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烃的衍生物B.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是四元有机酸C.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它是一元有机羧酸D.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3.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烷烃一定是饱和链烃B.烷烃分子中都含有C—C键C.烷烃分子中都含有C—H键D.含有C—C键的链烃不一定是烷烃4.将乙烯通入溴水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溴水的颜色慢慢褪去B.上层有油状液体生成C.下层有油状液体生成D.反应产物是1,2-二溴乙烷5.下列物质常温下为液态的是()A.苯B.乙烷C.乙烯D.甲烷6.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水解反应7.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苯能燃烧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 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8.以下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的流程图,图中圆括号内是适当的试剂,方括号内是适当的分离方法,方框内是有关物质的名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为氢氧化钠溶液,b是盐酸B.①、②、③均为蒸馏C. A是乙酸乙酯,①为分液D. b是硫酸,②为分液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烷烃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单键B.烷烃分子中一定含有C—C键和C—H键C. 1 mol辛烷 (C8H18)中含有7 mol C—C键D. 1 mol辛烷 (C8H18)中含有18 mol C—H键10.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的本质原因是()A.乙烯是一种气态烃B.乙烯具有氧化性C.乙烯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11.有下列五种气体:①空气②沼气③天然气④水煤气⑤坑气,其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有()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12.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其溶液显酸性的是()A.乙醇B.生石灰C.乙酸D.四氯化碳13.某烷烃分子含n个碳原子,充分燃烧2 mol该烷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A. (3n+1)/2 molB.n molC. (3n+2) molD. (3n+1) mol14.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正四面体的事实是()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C.甲烷分子中C—H键键角相等D.二氯甲烷只有1种结构15.土卫六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据国外媒体报道,土卫六表面的海洋中有可能存在生命,又知这些海洋的主要成份是液态甲烷、乙烷以及这两物质构成的聚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卫六表面的海洋中富含有机化合物B.土卫六的海洋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C.甲烷分子中含4种共价键D.土卫六的海洋中主要含两种元素二、双选题16.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甲烷B.只有纯净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燃烧C.甲烷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D.甲烷在足量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烷烃的同系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C n H2n+2表示B.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也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个同系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差为14或14的整数倍D.同分异构体间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8.在常温常压下,甲烷和足量氧气的混合气体57 mL,点燃爆炸后,剩余气体为23 mL(恢复到原来状况时)。

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可能是()A. 17 mLB. 23 mLC. 34 mLD. 57 mL19.关于三种有机溶剂①苯、②乙醇、③四氯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烃的衍生物B.只有②溶于水并电离出OH-而显碱性C.①的分子中不含有官能团D.只有①和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三、填空题20.0.2 mol某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物B、C各1.2 mol。

(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①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2OH。

(1)请你写出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

22.回答下问题:(1)糖尿病是“富贵病”,请设计实验检验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设计要求:①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②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三种溶液中分别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肥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A~G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芳香烃的是(填对应字母)___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2)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填数字)________种;(4)写出C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F发生溴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6O,回答下列问题:(1)由分子式可推测出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中,而钠在A中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对比这两种不同情况,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6.9g 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标准状况下产生1.68 L氢气,由此计算推断出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25.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内盛有四氯化碳,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B装置,将A、C直接相连,你认为是否妥当(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将A试管中的液体倒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填“上”或“下”)________层为溴苯,这说明溴苯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

26.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方案如下:Ⅰ.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___________中。

2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A是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中是苯和液溴的混合物,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混合物滴在铁丝上(酸式滴定管活塞关闭)。

请回答下列问题:(1)A选用酸式滴定管而不用碱式滴定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垂直于A的导气管要做得长一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盛放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