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沥青路面设计
为了简化计算,可将汽车荷载对路面的垂直作用简化为圆形荷载,包括单圆 作用图式和双圆作用图式。双圆图式比单圆图式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在 路面设计中通常采用双圆图式。只有在用圆形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 由于只采用一个承载板加载,故采用单圆荷载图式。
设汽车后轴一侧一个车轮的重量为P,轮胎气压为p,单圆荷载图式当量 圆直径为D,双圆荷载图式当量圆直径为d,则
3、动力作用
汽车对路面的动力作用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是动力性,汽车在路面上 行驶时,由于汽车自身的振动和路面的不平整,造成车轮对路面产生 冲击和振动;二是瞬时性,由于汽车行驶速度很快,路面上任一点所 受到的轮载作用时间短。由于其荷载应力作用时间短,变形来不及象 静载时那样充分,路面结构的变形比相同静载作用下的变形要小。因 此,不考虑其动力作用。
上述轴载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 载换算。
2、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经验法、半经验法
CBR法 AASHO法 典型结构、经验厚度
(2)理论分析法 将路面作为层状的理想弹性体系。 16.2 行车荷载与交通分析
16.2.1 车辆的种类和轮轴型式与参数 1、车辆种类
公路设计中,通常将不同的车辆轮数和轴数的不同作用。在交通 调查中,一般将汽车分为10类。
(2)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50KN的各级轴
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Pi的作用次数ni,均按下式进行换算成标准 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N
k C1C2ni
i1
Pi P
8
C’1-轴数系数, C1 =1+1.2(m-1);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 四轮组为0.09;
沥青路面设计中,轴载换算有两种方法:以弯沉为指标和以拉应 力为设计指标。
5、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轴载换算公式
(1)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
载大于25KN底各级轴载(包括汽车底前后轴)Pi的作用次数ni,均 按下式进行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N
k i1
C1C2
2、轮轴形式
3、轮胎压力、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
轮胎压力的大小对路面厚度影响很大。计算表明,在结构相同的刚 性路面中,轮胎压力增大70kpa,需增加板厚0.5cm,主轮轴形式对 路面厚度影响较大。
在相同的荷载条件下,路面厚度随轮胎压力增大而增大,随主轮 轴数增多而减小。
16.2.2 汽车对道路的作用
1、垂直作用力
表16.2.2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标准轴载 标准轴载100KN
BZZ-100
标准轴载
BZZ-100
100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cm) 21.30
轮胎接地压强p(MPa) 0.7
两轮中心距(cm)
1.5d
2、轴载换算方法
当把各种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时,为使换算前后轴载对路面的作 用达到相同的效果,应该遵循两项原则。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 界状态为标准,即对同一种路面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 定的临界状态,路面弯沉为L1,乙轴载作用使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 的作用次数为N2,弯沉为L2,此时甲、乙两种轴载作用是等有换算所得 的轴载作用次数计算路面所得的路面厚度相同。
16.2.3 标准轴载和轴载换算
1、标准轴载
上面讨论的交通量是假定路面上只有一种车辆行驶而言,但路面行驶的车辆 很多,所以必需选定一种标准轴载,把不同类型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这种 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即路面设计时采用标准轴载的概念。考虑到我国公路 汽车运输车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 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d 4P
p
D 8P 2d p
2、水平力
水平力的大小与车轮荷载的垂直压力P,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φ 以 及汽车的行驶状况有关,其最大值Qmax不会超过P与φ的乘积,即:
Qmax p
根据测定,汽车在正常行驶时Q=(0.2~0.3)P,而紧急制动时Q= (0.7~0.8)P
垂直力相对比较大,影响范围深,沿路面路基向下传递的深度随车轮荷载大 小和路面结构情况而异,一般可达到路基50~80cm。而水平力数值相对比 较小,只有在紧急制动时才有较大数值。此外,水平力沿深度衰减很快,一 般只传至路表下7~10cm,对面层影响比较大,而对面层以下各层几乎没有 影响。为了防止由于水平力作用在面层产生推挤、拥包、波浪等破坏现象, 面层材料必须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因此,在路面的设计中,一般都是将垂直 力作为路面厚度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仅仅在城市道路级和高等级公路的停 车站、交叉口、等验算面层的剪应力。
1、设计内容: (1)原材料的选择。
(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路面材料的设计参数的 测试与确定
(4)路面结构层组合与厚 度计算
(5)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
(6)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速车 道、紧急停车带、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场面设计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 计,对其它各级公路应包括路肩加固、路缘石和路面排水设计。
ni
Pi P
4.35
式中符号含义如下:
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i -被换算车俩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C1-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为 m,当轴间距小于3m时,轴数系数为:C1=1+1.2(m —1)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第16章 沥青路面设计
知识要点: 1、沥青路面设计理论概述 2、交通分析及轴载换算 3、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与设计标准 4、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5、新建沥青路面的机构厚度计算 6、新建沥青路面的设计步骤
第四章 沥青路面的设计
16.1 概述
沥青路面的设计任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 条件,密切结合当地的实践经验,设计确定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 是指能承受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在预定的适用期限满足各 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