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10第九章-豆科牧草(其他豆科牧草2)2

0010第九章-豆科牧草(其他豆科牧草2)2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红三叶
种子椭圆形或肾形, 棕黄色或紫色,千粒 重1.5~2.2g。
红三叶喜温凉湿润 气候,在夏天不过 热、冬天又不太寒 冷的地区最适宜种 植。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红三叶
北方可春播、夏播。
播种量11.5~15.0kg /公顷。
条播行距15~30cm,覆土深度1~2cm。
沙打旺----生物学特性
沙打旺为喜温耐寒植物。 年降水量300~400mm的地区种植为宜。 耐瘠薄、耐盐碱 、不耐潮湿和水淹,抗风沙能力强。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 ----栽培
条播,行距30~40cm,种子田50~60cm。
播种量收草用时每公顷3.75~7.50kg, 收种者1.5~2.25kg,飞播时3.0kg。 播种深度为1~2cm
沙打旺株体内含有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在家畜体 内可代谢为β-硝基丙酸和β-硝基丙醇等有毒物 质。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以将其分解,所以 饲喂比较安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鹰嘴紫云英
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 L.)(Cicer Milkvetch)为多 年生根蘖型草本植物。茎半直立。 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或浅黄色。 荚果膀胱状,黑褐色,内含种子3~11粒。 种子肾形,黄色,有光泽,千粒重7~8g。
小冠花种子硬实率高达70%~80%,播前一定要进 行种子处理,其方法主要为硫酸处理。
小冠花在春、夏、秋均可播种。播种量每公
顷4.5~7.5kg。
条播、穴播或撒播均可。
条播时行距100~150cm;穴播时,株行距各
为100cm。
种子覆土深度1~2c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第二节 其他豆科牧草
一、三叶草属
二、草木樨属 三、黄芪属 四、小冠花
五、红豆草 六、豆脉根 七、柠条 八、圭亚那柱花草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三叶草属
三叶草属 (Trifolium L.)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白三叶
学名:Trifolium repens L.
英名:White Clover或Dutch Clover 别名:白车轴草、荷兰翘摇。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1、植物学特征
主根较短,侧根发达。 根系集中于10~20cm表土层,根瘤。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基部分枝5~10个; 茎细长,光滑无毛,长30~60cm,匍匐生 长,侵占性强,单株占地面积可达1m2以上。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掌状三出复叶,叶互生,叶柄长15~25cm。 小叶倒卵形至倒心形,长1.2~3cm,宽0.4~ 1.5cm,叶面中央具“V”字形白斑。
白三叶在初花期刈割,鲜草产量可达 37500~45000kg,高者可达75000kg以上。 分批及时采收种子,每公顷可收种子150~ 225kg,最高的可达675k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白三叶----栽培技术
白三叶茎枝匍匐,再生力强,耐 践踏,适宜放牧利用,是温带地区 多年生放牧地不可缺少的 。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豆脉根
学名:Lotus corniculatus L 英名:Birdsfoot trefoil 别名:五叶草、鸟趾豆、牛角花。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豆脉根
主根粗壮,侧根发达。 茎丛生,高60~90cm,斜生或直立,光滑无毛。 掌状三小叶,托叶大,位于基部,大小与小叶片 相近,被称为“五叶草”。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黄花草木樨
学名:Melilotus officinalis Desr.
英名:Yellow Sweetclover
别名:黄甜车轴草,香草木樨、金花草。
产草量比白花草木樨要低,但抗逆性比白花草木 樨要强,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白花草木樨-----饲用
白花草木樨株体内含有香豆素(cumarin),其含量为1.05% ~1.40%,具有苦味,影响适口性。 草木樨调制成干草后,香豆素会大量散失,所以其干草的适 口性较好。
香豆素在霉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双香豆素,抑制家畜肝 中凝血原的合成,破坏Vk,延长凝血时间,致使出血过 多而死亡。因此,霉变的草木樨不能饲喂。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植物学特征
奇数羽状复叶。
总状花序,多腋 生,花冠蓝紫色 或紫红色。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植物学特征
荚果矩形或长椭圆 形,顶端具下弯的 喙,内含种子10余 粒,种子心脏形, 黑褐色,千粒重1.5 ~2.4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黄芪属牧草
沙打旺
学名:Astragalua adsurgens Pall.
英名:Erect Milkvetch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植物学特征
主根粗壮,入土 深 达 1 ~ 2 m, 侧 根发达,根幅 1.5~2.0m。
株高1~2m,全株 密被丁字毛,茎 圆而中空,直立 或倾斜。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收获
青饲在株高50~60cm时刈割,青贮在现蕾期 刈割,调制干草则在现蕾至开花初期为宜。 刈割留茬5~10cm。 每公顷产鲜草15~75t。 当茎下部荚果呈深褐色时即可收获种子,产种量 每公顷375~450k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沙打旺----饲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鹰嘴紫云英性喜冷凉湿润气候。 抗寒耐高温。 400mm的降水量即生长良好,适宜的年降水量为 500~600mm。 耐瘠薄能力比紫花苜蓿强,耐酸不耐盐碱和水渍。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小冠花
学名:Coronilla varia L.
小冠花----植物学特征
伞形花序,花初为粉红色,后变为紫色。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荚果细长呈指状,荚果成熟干燥后 易自节处断裂。 种子细长,长约3.5mm,宽约1mm, 红褐色。千粒重4.1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小冠花----生物学特性
小冠花喜温、耐寒。 耐旱,耐湿性差,在排水不良的水渍
英名:Crownvetch 别名:多变小冠花、绣球小冠花。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小冠花----植物学特征 根系发达,根蘖多。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小冠花----植物学特征
茎直立或斜生,中空,具条棱,草层高60~ 70cm。 奇数羽状复叶。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生物学特性
红豆草喜欢干燥温暖的气候 抗旱能力超过紫花苜蓿,但抗寒性不及紫 花苜蓿。 耐湿性差。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生物学特性
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生长在富含石灰质土壤 上; 能在干燥瘠薄的沙土、砾土等土壤上良好生长; 但不宜栽种在酸性土、碱性土和地下水位高的地 区,也不宜在重黏土上生长。
栽培技术
小冠花也可用根蘖或茎秆扦插繁殖。根蘖 繁殖时将挖出的根切去茎,分成有3~5个不 定芽的小段,埋在湿润土壤中,覆土4~ 6c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收获利用
小冠花青草适宜刈割时期是从孕蕾到初花期 ,刈割高度不应低于10cm。 人工边成熟边收种,也可在植株上的荚果60% ~70%变成黄褐色时连同茎叶一起收割。
白花草木樨 ----植物学特征
二年生草本植物 主根粗壮,深达2m以 上,侧根发达。
茎粗直立,圆而中空, 高1~草木樨
苜蓿
羽状三出复叶, 边缘有疏锯齿。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花白色,总状花 序腋生。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白花草木樨 ----植物学特征
白花草木樨----栽培技术
春、夏、秋播均可,也可寄籽播种。 播种量为每公顷11.25~22.75kg,留种 田7.5~15.0kg。 以条播为主,行距收草用的15~30cm, 采种田30~60cm。 播深2~3c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白花草木樨 ----收获
青饲在株高50cm开始刈割,调制干草在现蕾 期刈割。 留茬高度,一般为10~15cm。 鲜草30—75t。 当有2/3的荚果变成深黄褐色或褐色,下部种 子变硬时,在有露水的早晨采收。一般每公 顷收种子600~900k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栽培技术
红豆草可带荚播种,单播每公顷45~ 90kg;播种行距20~40cm,播深3~4cm
作为种子田,每公顷播量30~ 37.5kg,行距50~70c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收获利用
红豆草适宜的刈割时期为盛花期。
以植株中下部荚果变成褐色时收获种子 为宜。 红豆草最大的优点是反刍家畜放牧或青 饲时不引起臌胀病,这是由于红豆草含 有较高的浓缩单宁。
一般应于初花至盛花期刈割 。 鲜草产量60,000~75,000kg/hm2。
每公顷可收种子225.0~450.0kg。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草木樨属
白花草木樨
学名:Melilotus albus Desr.
英名:White Sweet clover 别名:白甜车轴草、白香草木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