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乐于表达

让学生乐于表达

让学生乐于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它是人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必备能力,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纵观小学生的作文,其中有许多是假话、空话、套话,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

究其原因,乃是这些作文不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不是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不是自己想说的东西,故文无血肉,废话连篇,更不要说表达出真情实感。

甚至有的学生因心中无材料写时,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剽窃、抄袭。

这种写作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

于是,学生不爱写,不想写。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贴近学生的实际,也就是让学生写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选取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断、日常小事,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做到内容真实,表达出真情实感,也就是“个性化习作”。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呢?
一、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选材是关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1、扩大学生生活范围,丰富见闻。

毕竟小学生生活经历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只是家庭、学校等范围较小的生活学习空间,经历的事也少),所以头脑中没有印象深刻的东西了。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组织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大门之内,应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春游秋游、访问养老院孤儿院等等,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丰富见闻,积累素材。

2、坚持写周记、日记。

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变化,去发现、捕捉生活中自己觉得有趣的、有意思的事物,通过自己的看和听,并用心灵去思考,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生活和学习、校内和校外等等,把自己每一天中的想记的东西记下来。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你写的日记,不是给老师看,不是给同学看,也不是给父母看的,而是给将来的“我”看的。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坚持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了,无意中积累了生活学习中的素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积累语言素材。

有了平时积累的素材还不够,要写好习作还要有好的语言文字来组织材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并在习作中运用。

同时开展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不仅积累课外书籍中的好词佳句,更要学习课外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培养写作能力
当学生积累到了素材,想要写出来,可很多时候会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作文要写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写作的能力。

教师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阅读教学,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进行习作训练。

1、仿写。

可以说,语文教科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学生习作的范文,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并模仿写作。

例教学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后,开展小练笔:假如你独自一人环游世界,只可携带一件物品,你会选择什么呢?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习作。

像这样仿照课文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训练的活动,在小学的课本中有很多。

2、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作训练活动。

很多时候,教师只要一提“这节课我们进行习作训练”,可能学生已经浑身没劲了。

教师要跳出以往那种单为习作而写作的训练,其实习作训练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玩的一种活动。

我们知道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也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训练,进行续写故事、自编故事等。

例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续写故事:当鲁滨孙回到英国后,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或者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故事自编故事:鲁滨孙独自一人漂流海岛的历险故事,读来令人意犹未尽,请你大胆发挥想象,也来编一个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

编完故事后,我们要开一个故事会,看谁编得最精彩。

学生早已是蠢蠢欲动了。

当然,习作不只是编故事,其实我们还可以组织其他的一些实践活动来进行习作训练。

像前面提到,善于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积累素材。

在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写作的训练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

三、习作修改
习作的修改十分重要,许多好的文章都是要经过多次的修改。

作为语文教师,最为烦恼的还是评阅学生的习作。

这的确是一件费时费力的苦差。

如何让习作评改成为一件不再烦忧的事呢?教师何不指导学生自主修改呢?这里简介几种习作评阅的好方法。

1、学生自主评改。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习作评改前,指导
评阅方法,然后小组内互评互议。

读习作,议习作,再到改习作,完全由学生自主评阅。

这样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广泛交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取长补短。

在欣赏与评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2、习作展示。

开设“小作家”专栏,把学生平时写得好的作文(不只限于书上要求),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来赏析,营造一种良好的习作环境。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探索,仍需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