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文常知识试卷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文常知识试卷

“语文周报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初中组语文常识试卷(参赛者只需将答题纸部分传送组委会即可)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面不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A.都德B. 契诃夫C. 莫泊桑D.欧·亨利2.下面作品不属于郭沫若的一篇是()。

A.歌剧《白毛女》B.诗集《女神》C.散文《石榴》D.演讲《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3.下面不能称之为南宋爱国诗人的是()。

A.岳飞B.陆游C. 文天祥D.辛弃疾4.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望梅生津B.后遂无问津者C.津门大侠D.风烟望五津5.下面哪位人物和孟子、庄子、荀子合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A.墨子B.韩非子C.老子D.孔子6.()因其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故有“泥土诗人”之称。

A.田间B.何其芳C.臧克家D.艾青7.下面诗句与相关名人搭配不正确的是()。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范仲淹B.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C.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白居易D.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8.下面动物不属于“六畜”的是()。

A.羊、猪B.马、牛C.兔、鹅D.狗、鸡9.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10.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二、双项或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1. 下面的故事不属于《水浒传》中的有()。

A.桃园三结义B.七擒孟获C.施恩三入死囚牢D.宋公明三打祝家庄12.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

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A.梅花B.菊花C.荷花D.兰花13.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有()。

A.诗豪——白居易B.诗魔——刘禹锡C.诗鬼——李贺D.诗佛—王维1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分别出自哪两位名人之口?()A.但丁B.雪莱C.拜伦D.泰戈尔15.下面关于作家或作品叙述不正确的有()。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C.《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D.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

“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6.下面关于节令、时令等文化说法有错误的是()。

A.“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季春、孟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季夏、孟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B.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称作“五更”,也称“五鼓”或“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

C.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中伏、末伏天数不等。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属于“阴历”的概念。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他节气依次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7.下面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介绍正确的有()。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通过了“童生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范进中举”通过的就是此项考试。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18.下面关于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B.文人四友:扇、笔、书、画。

C.花中四君子:松、竹、梅、兰。

D.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9.下面关于古人的称谓说法正确的是()。

A.称字:“名”和“字”古代是两个概念,都是在幼时由父亲长辈命名取字的。

如鲁迅名树人字豫才,茅盾名德鸿字雁冰。

B.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

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C.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D.称爵号: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封赐的爵位称号,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如明代的刘伯温为诚意伯,三国时的关羽为宜城亭侯。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还有哪些是对的?()A.鬼节B.死节C.冥节D.聪明节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人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五种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2.“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为唐代人,后六位为宋代人。

韩愈和柳宗元,还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海燕》在我国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4.古代的“四史”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

()5.我国“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张养浩和马致远。

()6.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指的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白蛇传》。

()7.“三山五岳”中“三山”是瀛洲、蓬莱、普陀;“五岳”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三皇五帝”中“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另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9.古代年龄称谓中⑴“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⑵“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⑶“豆蔻”指十三四风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年,⑷“束发”指男子十五岁,⑸“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⑹“而立”指男子三十岁,⑺“不惑”指男子四十岁,⑻“知命”指男子五十岁,⑼“花甲”指六十岁,⑽“古稀”指八十岁,⑾“耄耋”指九十岁,⑿“期颐”指一百岁。

()10.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被作者老舍先生称之为“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它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1.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是北宋沈括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

()12.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赵树理,其作品是《小二黑结婚》。

()13.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了部分留学生座谈会。

主持人发言首先引用一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先后发言也引用了几句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些古诗的作者分别是王维、张若虚、杜甫、苏轼和王安石。

()14.“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艺,提倡新文艺。

()15.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学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周恩来总理曾称赞他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17.我国的四大名楼是指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和山西鹳雀楼。

()18.中国文化中的“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味”指酸、咸、甜、苦、辣;“五谷”指稷、黍、麦、菽、稻。

()19.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20.为广大中学生所喜爱销售量已逾190万多册的长篇小说《三重门》的作者是韩寒。

在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他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

后退学,现为上海大众333车队职业赛车手,成绩优异。

()(本表可续制、复制,由参赛单位组织者认真填写,确保无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