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境电商市场行业分析及分析报告(素材类)

跨境电商市场行业分析及分析报告(素材类)

在线批发多采取线下传统结算方式,包括邮政汇款、 银行转账、信用证等,近两年也开始探索线上的大额第三 方支付模式。
在线零售采取的网络结算方式,包括第三方支付、信 用卡支付、邮政汇款、银行转账多种支付方式。
跨境电商通关物流方式
根据调研,在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中,在线批发多采用 传统的通关物流方式;在线零售多以商业快件和个人行邮 为主要的通关物流方式,并由此衍生出包裹集中后以百家 货方式清关到香港转运以及批量货物海外仓转运的模式。
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之道
增加就业,增强国际竞争 力等作用
跨境电商10年来发展趋势
突破45%
28%
15%
6.2% 1%
十年来联合国统计跨境电子商务 占全世界贸易总量比例。从数字 上看呈飞跃式增长趋势。
打造跨境电商对企业的发展意义
促进企业知名度
实现企业价值增长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加速企业升级 改进客户沟通方式
拓展自身经营方式 增加企业技术竞争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跨境电商以开放、多 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 式拓宽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的路径,其小批量、多批次 的“碎片化”特点有效适应 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由 于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跨 境电商降低了产品价格,使 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 此外,与之相关联的物流配 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IT 服务、网络营销等属于现代 服务业内容,这些优势促进 了跨境电商发展。
机遇
由于我国在付款信用、采购 成本和效率、短交货期和小 批量订单、售后退换货服务 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跨 境“直通”贸易仍面临诸多 困难。 跨境的在线批发和零售,需 要语言、物流、市场、技术、 运营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 才中国还很缺。
挑战
可 目行录性如调下研第报二告 部分
报告结束,谢谢观看
不同的产品需求 基本覆盖目前所有产业
不懂需求导致跨境电商出现4 种发展形式
A
传统制造业、商贸企业、经纪人通过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 造等网站发布商品信息,寻找商机,开展网站大额国际贸易批发业
务。
B
传统制造业、商贸企业、经纪人通过敦煌网等网站发布商品 信息,寻找商机,开展小额在线支付国际贸易批发业务。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国内海外网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收集
第 4章
项目建设意义
跨境电商对我国企业及社会的 意义
压缩中间环节化解产能过剩
重塑国际产业链、促进外 贸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零售由于是以在线零售订单和第三方支付等方式 确认交易合同的真实性,以个人行邮、商业快件等非货物 贸易方式通关和运输,同时进出口交易者也 不一定进行了 进出口经营者备案,所以检验检疫部门无法给予正常贸易 方式的检验检疫,海关也无法出具相应的商业贸易通关单, 因此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结汇和退税。
跨境电商支付方式
C
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通过这些平台以在线零 售的方式销售商品到国外的企业和全球终端消费者。
D
企业建立一个独立的跨境网站,如易宝科技、炽昂科技、兰亭集势、 大龙网、走秀网等,以在线零售的方式将商品直接销售到全球终端消
费者。
内部分析
第 3章
跨境电商的检验检疫、结汇与 退税情况
在线批发由于在进出口经营者身份备案、国际交易真 实性确认、支付结算、检验检疫、通关、物流等方面与传 统贸易采取的方式一致,所以结汇和退税遵照传统国际贸 易方式进行。
Technological 技术因素
PEST宏观环境发生积极变化 驱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
出口电商产业链不断完善,各环节紧密 配合
市场模型表述
第 2章
市场需求预测
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特点
由于跨境电商打破了原滞后 不便的贸易渠道,其市场需 求特性变得比较特殊,全球 性的发展,及时性的信息传 输,寻求不同体验的消费感 受(新鲜感、异域感)的体 验性,以及颠覆性的打破原 有的垄断渠道和价格盲区。
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国
家和地区,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跨境电 商交易额达到3.1万亿人民币,占进 出口总额的12.1%,比 2008年提高7.5个百分点。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跨境电
商交易额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将达到 16.9%,2016年预计达 到6.5万亿人民币。
跨境电商调查分析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课题部分分解
第一部分 跨境电商调查分析 第二部分 跨境点上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外部环境分析
目录
2 市场需求预测 3 内部分析
4 项目建设意义
第 1章Biblioteka 外部市场分析跨境电商PEST分析,了解市场
Political 政治因素
Economic 经济因素
Social 社会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