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
一、氯气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Cl2B.氯水C.NaClO溶液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2.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
3.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光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氯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二、氯离子检验卤素
1.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A.氯水B.氯酸钾C.氯化钾D.四氯化碳
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人AgNO3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3.鉴别氯水和盐酸两种物质时,最合适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碘化钾淀粉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溶液
4.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5.在含有+2
Ba离子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AlO2-B.CO32-C.Cl-D.SO4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3++H2↑
7.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的氯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极容易挥发为溴蒸气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
D.溴离子可以用酸性AgNO3溶液来检验
8.(10分)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
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其中丁与乙混合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____乙_____、丙______、丁______(用溶质的化学式表示)。
9.某盐酸ρ=1.05 g/cm3,HCl质量分数7.3%。
计算:
①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②将Zn粉0.65 g投入50ml盐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则生成ZnCl2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
1.从结构示意图分析,下列微粒有较强氧化性的是
A.+11 2 8 B.+17 2 8 8 C.+12 2 8 2 D.+17 2 8 7
2.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2F2+ 2H2O = 4HF + O2
B、2Na + 2H2O = 2NaOH + H2↑
通电
C、Cl2+ H2O HCl + HClO
D、2H2O = 2H2↑+ O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强D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氧化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有Fe2+,若食用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高铁Fe3+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
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 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 维生素C是氧化剂
C. 亚硝酸盐被氧化
D.维生素C将Fe3+ 还原为Fe2+
5.在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是
A.Cu 和Ag B.Cu C.Ag D.K
6.欲将NaCl、沙子(SiO2)、I2、三种固体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操作顺序是
A.溶解、过滤、萃取B.加热、溶解、过滤
C.升华、萃取、过滤D.蒸馏、结晶、分液
7.欲完成“A →A-”的变化,所选用的试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A还原性比A- 强B酸性比A弱C氧化性比A强D还原性比A- 弱
8.黄磷(P4)与浓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 + 3KOH + 3H2O PH3↑+ 3KH2PO2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9.甲、乙、丙三瓶溶液分别为NaCl、NaBr、K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NaBr NaCl KI B.NaBr KI NaCl
C.KI NaBr NaCl D.NaCl KI NaBr
10.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500mL 0.6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所用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3:2 C.2:3 D.3:4
11.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为黄绿色气体,E为Fe,除D、E、C外其余为化合物。
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F ,H 。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剂,反应②中是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的化学式是;
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的化学式是。
(4)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B体现了性
(5)写出F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步骤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2)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3)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4)若含碘离子溶液为KI溶液,试写出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
...和HCl
...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 ,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作用是。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F的作用是。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与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19.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反应:2KMnO4 + 16HBr = 5Br2 +2MnBr2 + 2KBr + 8H2O(1)
其中还原剂是被还原的是氧化产物是
(2)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若反应中转移了5mol 电子,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mol ,被氧化的HBr为mol
(4)氯气也能氧化氢溴酸,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氧化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溴酸,所需高锰酸钾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