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原始瓷器概述
Rb 123.8± 12.8 116.5± 28.5 162.3± 1.7 108
Cs 10.8 ±1 8.6± 2.7 16.6 ±0.1 14.8 11.6 ±1.6 14.8 ±5.5 11.4 10.9
Ba 856.3± 57.3
Sr 93.3±5. 8 100.8± 23.8 70.7±1. 3 52 52.3±8. 3 54.5±2 0.5 49 56
科技考古
商周原始瓷器概述
科技考古
Ⅰ
原始瓷介绍
高温钙釉,釉色以 青绿和黄绿色为主
胎致密,青白或灰白色为主 烧成温度1000度左右
Ⅰ
原始瓷介绍
考古资料明确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商 周时期,已经烧制出器表挂釉、质地坚硬、吸 水率甚低的原始瓷器。1929年安阳殷墟发掘时, 即发现了这种原始瓷器。 东汉时期,出现正式 青瓷。
罗宏杰: Ca 、瓷釉
科技考古
III 以往研究
陈铁梅:北方原始瓷烧造地点为南方江西吴城等少数地区 Chen Tiemei’s Research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999) 26, 1003–1015
1997年,陈铁梅等先生选取湖北江陵荆南寺、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湖南岳 阳铜鼓山和江西吴城等5个商代遗址的陶器55片、原始瓷32片、印纹硬陶6片,总计93 片样品,作了INAA(中子活化分析)测试。取得14种测量值和统计值可信的元素,通过 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发现所有地区的陶器都各自聚成一类,而除吴城遗址 外,各地的原始瓷却不与该地出土的陶器聚在一起,绝大多数都与吴城遗址的原始瓷 和陶器聚在一起,表明各地陶器的元素组成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属于就地选材,而 各地原始瓷的元素组成却十分接近,并与吴城陶片的成分相近,据此推论吴城及附近 地区可能是商代原始瓷器的生产中心。
III
II
科技考古
Ⅵ
PCA分析结果
F1=68.3% F2=28.8%
科技考古
印纹硬陶 吴城印纹硬陶的Li、Cs、Co、Cu、Ni、Sc、V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样品。 其Zn元素的含量,除低于TJD6和TJD9外,同样远高于其它样品。 至于As元素的含量,吴城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普遍高于其它地区的原始瓷。 与之相反,其Nb和Hf元素的含量一般低于其它样品。 由此可见,根据微量、痕量元素的特征分析,能将吴城印纹硬陶和各地原始瓷区分开来。 不过,相对而言,样品WCYT4的微、痕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其同组样品。
主要文化类型:商文化区
科技考古
Ⅱ
2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商周原始瓷器的面貌】
※商周原始瓷釉色及分布
科技考古
Ⅱ
3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商周原始瓷器的面貌】
1
胎色 商代原始瓷器的胎色有纯白(稍带黄色)、灰白、黄白、淡灰(浅灰)、灰、深灰、淡 黄色(浅黄灰)、黄灰、青灰、砖灰、棕、淡灰棕、红、黑等色,以灰白、浅灰、淡灰 、灰色为多。胎色的差异是受胎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 烧成温度
科技考古
Ⅱ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5
纹饰举例
印纹
1.S形纹2.单线S形纹3.方格纹4.篮纹5.云雷纹6.回纹7.米字纹 8.米字纹9.叶脉纹10.条纹12.席纹13.绳纹14.指甲纹15.曲折 纹16.人字纹17.双人字纹18.网结纹19.三角窝纹20.圆窝纹21. 圆圈纹22.弧线纹23-25.圈点纹26.圆点纹27.刺点纹28.反S形纹
科技考古
Ⅵ 聚类分析结果
I
当阿基米德距离为10时,样品明显分为三类: 即江西吴城原始瓷和山西垣曲原始瓷样品组成第I类; 浙江和安徽样品组成第II类; 而江西吴城硬陶与河南郑州原始瓷样品ZS4组成第III类。 第I类中,除河南郑州原始 瓷ZS3和江西硬陶样品WCYT4与I类样品聚在一起外, 其余样品皆各自聚成一亚类。 第II类中,浙江和安徽样品各自聚为一类。 第III类中,除上述江西硬陶样品WCYT4外, 其余硬陶与河南原始瓷样品ZS4聚为一类。 郑州两个原始瓷样品ZS3和ZS4分别聚在I和III类中。
1000℃ 以上
2
科技考古
Ⅱ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3
硬度
摩尔硬度6左右 制法
手制、轮制、模制等
4
科技考古
Ⅱ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5
文饰
印纹:24种
划纹:7种
纹饰 (48种文样)
附加堆纹:9种
刻纹:2种
此外还有凸弦纹、凹弦纹、水波纹、篦纹 等
科技考古
Ⅱ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单一图案
17个遗址,27种类型, 方格纹出现频率最高
殷墟二期 殷墟三期 殷墟四期
科技考古
SD1 SD2 SD3 SD4 SD5 T1403H690:①123 T1304M102:05 T1303⑤B:2 T1311⑤B:1 T2102H521:27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SD6
Zn 71.8± 5.3 91.5± 43.5 102.7 ±0.7 72 49.8± 6.8 57.5± 10.5 46 62
As 1.6 ±0. 4 1.3 ±0. 3 2.6 ±0. 2 2.2 2.5 ±0. 7 1.9 ±0. 7 3.4 1.4
Cr 36.8± 8.0 39.5± 11 102.8 ±4.7 90.9 72.1± 2.8 50.2± 7.6 50.7 26.1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原始瓷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山东大辛庄
测试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进行,所用方法为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 选择2个已知含量值的国家标准物质样品(GSR-9和GSR-11)同陶瓷样品一起 测量,以便控制测量质量。 除个别样品的个别元素,因含量太低(接近检测限),致使测量误差较大外,
成形图案
•变化繁多,
文字
•商代原始瓷器 上刻划(或 压印)有文宇(或符号)者, 仅见於长江流城和华南,已 确定的有江西清江吴城、江 西清江三桥横塘雅城塘、江 西万载茶树窝和榨树窝、江 苏句容城头山等五个遗址
多种文样组合 二种文样构图者以二种文样构图者,已 知有8个遗址,26种类型(表六),至 少包括25种文样 以三种文样构图者,已知有3个遗址,17 种类型 包括20种大样 四种文样构图者以二种文样构图者,4 类型
科技考古
思考题:前人工 作存在的问题
科技考古
IV 商周原始瓷产地的ICP分析 样品情况
地点 浙江黄梅山原始瓷 安徽枞阳汤家墩原始瓷 江西吴城原始瓷 河南郑州商城 山西垣曲原始瓷 江西吴城印纹硬陶 合计
编号 HMS TJD YSC ZS SX WCYT
数目 4 4 4 2 4 4 22
测量元素24个,分别为:Li Rb Cs Ba Sr Co Cu Ni Zn Hg Al Cr Sc Mn Hf Sb Ta V Nb Th U La Eu Yb 测试工作由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完成。测试仪器为:法国JY公司JY38S型ICP—AES。
原始瓷产地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烧造于南方的某个地区, 并根据成分分析,又具体推断这一地区即江西吴城。
科技考古
III 以往研究
李家治:瓷器发明于浙江地区,原始瓷及印纹硬 陶皆为南方生产 —《中国科学技术史· 陶瓷卷》
北方原始瓷除了具有南方瓷器高硅质瓷的特点以外,我国 南方从陶器开始经过印纹硬陶、原始瓷和瓷器,它们的化 学组成是逐渐变化的,而且相互交错。其中SiO2逐渐增高, Fe2O3和CaO逐渐降低。而北方的陶器和瓷器则分别处两个 互不相关的领域,和印纹硬陶、原始瓷的区域也互不相交。 说明它们在化学组成上是没有关系的,而且北方瓷器Al2O3 含量又远高于南方瓷器和原始瓷
划纹和堆纹
科技考古
6
清江吴城遗址出土文字举例
先刻后刻
科技考古
7
器型
科技考古
III
以往研究
1.原始瓷的定名
瓷石或瓷土
2 1
烧成温度
瓷器标准
3
高温釉
4
吸水率等
科技考古
III
以往研究
原始瓷釉研究 原始瓷胎质研究
灰釉
瓷石
原始瓷釉的起源
瓷胎原料
泥釉
高岭土
2.原始瓷的工艺
科技考古
III 以往研究
郑州
吴城
【河南小双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
科技考古
Ⅱ
1
我国原始瓷出土概况
【出土原始瓷的分布】
河南、江西、山东、陕西、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苏等70多处遗址, 出土原始瓷较多的遗址有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江西吴城等。 几个新材料: 1. 二里头新发现 2. 浙江湖州地区新发现 3. 小双桥遗址新发现 4. 马桥遗址新发现
中原商文化典型遗迹 郑州商城C1H1 小双桥VG3、H57、H43 郑州商城C3T10、 洹北97G4 洹北97H2、洹北97M6 殷墟SH317、PNH15 殷墟PNH49、PNH94 殷墟PNT251④、GT112③ 殷墟PNH5
商文化分期 二里冈上层一期 中商一期 中商二期 中商三期
殷墟一期 (偏晚阶段)
Sc 14.8 ±1.8 14.2 ±2.3 24.9 ±0.3 22.3 17.6 ±2.8 15.3 ±1.8 13.2 11.5
V 94.3±1 6.8 113.5± 23.5
U 4.3 ±2 4.5 ±1. 8 3.0 ±1. 1 3.2 3.0 ±0. 9 1.3 ±2. 0 3 3.1
浙江黄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