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监督的有效途径(陆晨良)

浅谈对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监督的有效途径(陆晨良)

浅谈对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监督的有效途径
[摘要]这些年,跟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各方面都有与时俱进的改动,但是腐烂疑问一贯未能根绝,特别是底层政府腐烂,体现尤为超卓。

腐烂分子运用政策、法规的缝隙,徇私舞弊、贪污贿赂;或是运用职权,以权谋私、任人唯贤;或是占着“山高皇帝远”的优势,过着极度豪华、浪费的日子。

因此严重破坏了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声威、损坏了政府自身形象;一起也抑制了底层经济发展、造就社会不正之风。

这些体现方式和效果都致使社会广泛注重。

分析其缘由,主要有底层领导干部缺少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冷漠;人事制度存在缝隙;有用监督难以施行;薪酬偏低、福利待遇不全;政府表里缺少超卓的文明气氛。

基层政府在我国数量最大而且权利较为集中,但是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所以就造成了行政权力的滥用,因此本文归纳了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的几点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修改,需200字左右)
[关键词]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监督途径
一、引言
每届中央政府都致力于改善民生,富国强民;每届全国两会都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维持稳定,谋求发展;每一届领导人无不殚精竭虑,忧国忧民……党中央、国务院无时不刻不在关注民生百态,林林总总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传承了千年的“民本”思想和至善思维。

然而,这些好初衷、好政策到了地方,到了基层,却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少数政府的少数官员能力有限、执行不力,也就罢了;视上令若无睹,尸位素餐者,虽无作为也没害人,监督部门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就当宽容了;而一些钻法律空子、捣政策盲点,贪赃枉法,作威作福,甚至于草菅人命的害群之马,也能逃过监督的法眼,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基层政府大兴土木、批量出游、包养情妇以及豪华办公大楼、天价餐食等,哪一桩也不是可以捂在口袋里不见众人的,为什么相关监督部门没有一个出来制止,这些违背民意、违反政令的事为什么会隐藏得如此之深之久,无不暴露了当前基层监督存在的缺位、不力等问题。

二、基层政府权利腐败的原因
(一)欺上瞒下
上令下不行,是古时历朝历代皆有的“痼疾”。

在现代文明社会,这颗“毒瘤”的根除,仍不能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基层官员的自觉,而应靠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来治病除根。

然而,现有的监督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同级不能监督,上级不知下情,老百姓上访无门。

制度的不健全、集体腐败的利益链条和“官官相卫”的封建余孽都是政府监督的障碍。

(二)乡镇政府权力过大(修改,精简)
县级这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最基层政府,虽然数量增减变化不大。

可是增设了乡镇一级政府已来,原来的七品县令的所有的权力转为乡镇一级政府拥有,乡长镇长成了八品芝麻官。

从原来的全国2000多个县官变成了近10多万个乡镇领导。

虽然县官化整为零权力下放,可是县官成了府台权力实为升级。

过去对2000个县官已难监督管理,贪官层出不穷,如今变成了近10多万个镇官,贪官和坏官真是数不胜数更难发现。

由于无形中领导层增多,保护层也就增多,更容易上下勾结倚官仗势。

每个八品芝麻官都要有一套原来县官的领导机构,从而肥缺的位置也就增多了不少,这就成为了腐败份子的温床。

(三)官员工资低
例如:中小城市的一个政法机关的警察编制的公务员,职务是科员,工龄十年,目前他工资条上应发是2100元,另外每月还有300元的补贴,全年的收入也就是2400元乘以12了,目前警察的工资要比其他机关高20%。

另外一个朋友在国税局工作,职务也是科员,工龄也近十年,目前工资条上应发是1300元,平均每月大概还有1000元奖金,他的年收入也就是2300元乘以12了。

大家都说税务局是好单位,确实是好单位他们每个月有一千块钱的奖金,我那个警察朋友虽然奖金不高但基础工资高,其实算一下帐,总收入都差不多。

可以看出基层公务人员在工资方面和福利方面并没有其他人想象中的那么好。

其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又由于生活的压力,容易造成利用职权来贪腐。

(四)人事管理存在缺陷
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是正县处级,纪委和法院、检察院则是副县处级。

小小的一个县里,在职的副县级以上干部就有好几十个。

即使他们完全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每年的花费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县里的各个职能部门,普遍是官多兵少。

现在很多部门都要求上下对口,加上政府管的事越来越多,部门也越来越多,官也就越来越多,但人员又不可能大量增加,于是多数科室只有一两个人,好的一个科长一个科员,有的一个正科长一个副科长,有的科室只有一个科长。

根据调查,一个部门一共有20多人的编制,但实际上班的只有10多个人。

没上班的人当中,一是原来当过局长、副局长等领导的,二是身体有病的,三是长期抽调在外的。

上班的人当中又只有一半的人在工作,一是没有那么多的事做,有的事又可做可不做,二是领导觉得不好用的人,干脆让他闲起来。

总的来说,一个20多人编制的单位,只有1/3的人工作,也同样维持下来了。

就这样,在机构改革时该部门的领导还大喊人不够用,上下活动在为增加编制而努力。

三、对基层政府监督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人民监督
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讲,对基层政府的监督,不能单靠公检法、纪委等政府部门,更需要人民的力量。

基层政府直接面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关系到
广大人民的生存状况,而且事关国家稳定和发展。

只有充分了解民意,抛弃“官本位”心态,依靠人民监督,才能离和谐社会更近一步。

(二)下放和减小行政权利
本人认为应该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精简机构减小和下放这级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利,在小城市的建设中分流已工作多年的人员,年青人员自谋出路。

回到县级政权为最低政府的老路上便于群众监督和管理,为了与时俱进县级增设新的必要的管理机关,减小和下放乡镇政府机构的行政权以彻底销除乡镇政府这个滋长腐败的温床。

(三)适当提高基层政府人员工资和福利
在人们意识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公务员的工资很高,是金饭碗。

其实不然,以上文列举的警察和国税局的基层人员为例,公务员的工资实在是很低,这在广大公务员中已是共识。

但是由于,腐败愈演愈烈,造成公众对公务员这一词汇的误解。

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干部的待遇确实不高。

基层公务员目前是背负一个金光环,领着低工资,却有苦说不出。

所以,适当的提高工资,可以减少当前面对生活的压力,减少对非法收入的诱惑。

(四)健全人事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中央及地委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地委出台的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才能使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必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始终把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让人民群众满意上,主动听取干部群众的呼声,主动回应干部群众的期待,主动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革才能赢得广泛支持、得到广泛认同;必须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增强前瞻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提高科学性,改革才能整体推进;必须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求真务实的作风,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教育、监督等方面的制度,用好的制度指导工作,改革才有可靠的保障;必须不断加大治庸治懒治腐的力度,积极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扫清一切阻碍改革的因素,改革才能不断地深入推进。

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增加)
底层政府廉政缔造是党和国家树立形象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可底层政府腐朽分子正损坏着党在老百姓的声威,损害本身形象;一同腐朽行为也按捺了当地底层的经济发展,造就了不良社会风气。

可见,对底层政府的反腐倡廉缔造至关重要。

根据各国社会学家及行政科研人员,在政府改造上所提出的方案并实施的经历效果得知,关于腐朽表象只能是在控制中不断减少,最终使之不见殆尽,假定妄图一会儿将它铲除洁净,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主意算了。

我们不得不供认反腐倡廉工作确实是一件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更何况是在底层政府翻开,不过,只需树立坚决的崇奉,它也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坚信
政府一向站在为民效能的平台上,内部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社会各界人士经过各种途径关心并参加政府事务办理,提出缔造性和可实施性定见。

以“表里办理”体系为原则,选用有针对性方法予以实施,这样之后,是可以较少和控制底层政府腐朽表象的发生,然后保证在新形势条件下,底层公民的利益得到充分的维护,党和国家肌体健康不受挟制,最终完毕一个“为公民效能”为主旨的底层政府。

参考文献:
[1]杜开发.坚强对农村基层腐败的防控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安徽农学通报.2006.
[2]何增科.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下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
[3]周勤.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理论月刊.2007.
[4]慕千秋.浅谈基层领导干部素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
[5]李如海.《公务员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195-199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