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文阅读及教学设计(王荣生)

实用文阅读及教学设计(王荣生)


我认为……
我希望,大家都……
多一些宽容---报刊论
(树立舆论)
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
展开——互谅、互让、
读懂它说了什么
谈论自己的认识 读文的启示(用件)
互敬、互爱
补充——辩证
培根哲理散文
论逆境
论美
创造学思想录
(关于“创造”的原理)
创造学
随想录
阐释与论辩
实用文章阅读及教学设计
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实用文章”的含义
主体与对象的关联

如何阅读
阅读主体 阅读对象
阅读与学习阅读
阅 读 主 体
阅读活动
文 本 类 型
阅读活动与文本类型
实 用 文 章
现 当 代 散 文
文 学 作 品
文 言 文
文类
文学作品
现当代散文
实用文章
实用文章
《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
编者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国家新课程标
准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经过近2年的艰苦工作, 已接近尾声。从2006年第5期起,本刊陆续刊登该课本 的试编样章,目的是促进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我们 欢迎各界人士提出批评,尤其期盼高中语文教师提供 实地试教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散文“被剩余”,散文“无规范”
小说、诗歌、戏剧
(纯文学)
散文
(杂文学)
实用文章
(非文学)
实用文章的特点

1
实用文章的亚文类与体裁

1
二、实用文章阅读
现象描述
阅读
散文是主导文类
写作
体式是小文人语篇
撑起另一半天——实用文章阅读

1
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体式问题
文学阅读
实用文阅读
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
关于“揣摩语句内涵”
一方面,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者”,崇尚简练质朴,
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
另一方面,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中通常不含褒义色
彩,新闻阅读是理性的、分析的,“揣摩”实际上是鉴 别、是分拨,以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有一些看起来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在新闻作品中应该是
敬业与乐业
是这样/不是这样
明白人都同意的道理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最苦与最乐
正确的看法/错误的看法
存在相反相对观点 (我的主张)
正式的论:学问与智慧
论辩的核心,是所提出的观点能够成立,
能够被原本持不同观点的人同意。
而之所以成立,之所以被同意,关键是证
据和由证据支持观点的论证过程。
三、实用文章阅读教学设计
(开掘)
(讽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随笔
(希望年轻人有精神的追求)
观点凭空而来 核心概念宽泛 结论是个人性的
轶事 个人观感 抒情笔调
成功---杂感(励志)
(我所体会的成功公式)
题目就不是论文式的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
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
我除了……不敢赞一词 我看,…… 就以我为例 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论美
哲理散文
论辩文
最苦与最乐
一般流程
找语句(知内容?)
指方法(说知识?)
图拓展(积论据?) 作号召(听激情?)
纪念白求恩----悼词
仪式感
作者身份——逝者身份 目的——纪念、感染、激励、教育 现场感 庄重感
体式感
(正式)口语体
我若为王------杂文
由一点联想开去
针砭现实
可被感觉的,一般也不需要“揣摩”;即使需要“揣摩 ”的,也要指出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它们对 文学笔法的“借鉴”。
关于“学习表达技巧”
第一,技巧不仅仅是写法,它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
章法、句法。“技巧有它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 用是帮助准确传播。”所谓好词好句,离开了特定 的目的和语境就会变成辞藻的玩弄。 第二,所学习的表达技巧要对路。在新闻作品中学 习表达技巧,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 ,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 “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在直接引语和转 述中寻求平衡”等。
清代吴乔说:
“文为人事之实用”,“诗为人事之虚用”
实用文章
张志公《现代汉语》
实用性文体“不是一般常说的那种‘应用文’” ,它与“文艺性文体”对举,“除了文艺性文体之 外的,都是实用性文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处 理各种问题的实用文。”
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论集》
“主要诉之于情”的文学作品,与“主要诉之于理” 的各种“应用性的文章”加以区别:“无论是政治的( 宣传什么或反对什么)、科学的(介绍什么、说明什么 、反驳什么)、社会交际的(公关)以及日常应用的( 信、公文等),都属于应用性的体裁。”
揣摩语句内涵 学习表达技巧
关于“获取事实信息”
获取新闻报道的事实——关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
什么事情的信息,是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特意教的。 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 判意识的阅读者。 也就是说,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主要 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 报道的背后所隐蔽的信息。 因此,新闻阅读教学的要点,是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 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关于“学习新闻结构”
了解新闻结构是必要的,但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明
了“引题”“导语”等知识,而要把明了的知识转化 为阅读图式的自觉。
过去的新闻教学,基本上是走“为学写而读新闻”的
路子,所谓“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又被狭隘 地理解为按所读新闻的结构模式学写新闻。把新闻写 作当成一个结构模仿的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而且 导致了一个很不正确乃至有害的观念:新闻的真实性 被简单地理解为表层的真实——“事实”的被建构性 ,“努力地通过进取心、机智、精力和智慧”发掘事 实的真相,这些都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课例讨论
议论文教学的十五堂课
文章体式
七年级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八年级
纪念白求恩
敬业与乐业
悼词
演讲辞 (阐释文) 报刊言论

励志文 杂文
多一些宽容
我若为王 论逆境
哲理散文 杂谈
读书杂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随笔
九年级:
成功
杂感
随想录 论辩文(正式的论)
创造学思想录 学问与智慧
品其言才能会其意
得其意可以忘其言
实用文章的阅读类型
检 视 性 阅 读
理 解 性 阅 读
操 作 性 阅 读
批 判 性 阅 读
研 究 性 阅 读
举例
目前的阅读教学
混杂 阅读方法
抽象技法观 肢解 来路不明
目前的实用文章阅读教学
散文化
僵化
以新闻报道为例:
获取事实信息 学习新闻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