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性酸中毒ppt课件

代谢性酸中毒ppt课件


低钾血症:
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脱水纠正前不出现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 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 体外
低钾:
脱水—血液浓缩 酸中毒—钾从细 胞内移向细胞外 尿少—钾排出相
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
糖原需钾参与 腹泻—继续丢失
对少
低钾血症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 :神萎、乏力、弛缓性瘫痪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 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几种特殊类型肠炎的特点(表)
病名 轮状病毒 肠炎 产毒性大 肠杆菌肠 炎 空肠弯曲 菌肠炎 鼠伤寒沙 门氏菌肠 炎 金黄色葡 萄球菌肠 炎 ①好发季节、 好发年龄
秋冬季 6~24个月 5~8月份
②伪膜性小肠炎 ⑴ 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 ⑵ 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 ⑶ 表现为腹泻,轻症停用抗生素即可治 愈,重症频泻,黄绿色水样便,可有伪膜排 除;大便带血 ,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 酸中毒;全身中毒症状。 ⑷念珠菌所致 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 肠道菌群失调时;
真菌性 肠炎
㈢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病因:
可因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 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所致; 以急性感染性腹泻未彻底治疗为主; 多见于人工喂养、营养不良患儿。
腹泻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和腹泻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营养不良儿童患腹泻时的 死亡率是正常营养儿童的:
4 倍!
㈣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六个月 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见湿疹;除腹泻外, 一般状态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2)饥饿性腹泻: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 敢增加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 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
症状:
轻度:不明显,仅R↑、血气 较重:R↑、HR↑、厌食、乏力、恶心、口唇樱红、 呕吐、神萎、烦躁、嗜睡、昏睡、昏迷
严重:(
pH<7.20 ) HR↓ 、
周围血管阻力↓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Bp↓ 心力衰竭
③低钾血症
血清钾<3.5mmo1/L
病因:
a.吐泻丢失大量消化液 b.进食少、摄入不足 c. 肾脏保钾比保钠差:久泻、营养不良 d.脱水、酸中毒纠正后/ 血钾被稀释 血清钾从细胞外移入细胞内 尿量↑大便继续排钾,血清钾↓↓
便。
4、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腹泻
• 初为水样便,后转为血水样大便,有 特殊臭味,可伴有腹痛; • 大便镜检:大量红细胞,一般无白细 胞。
5、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⑴ 多继发于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之后 ⑵ 起病急,中毒症状重 ⑶ 大便黄色或暗绿色似海水样,有腥 臭味。 ⑷镜检:镜检脓细胞 、G+球菌 、 培养
1、轮状病毒肠炎
①好发于秋冬季,年龄6~24个月 ②潜伏期 1~3天,起病急 ③伴有发热和上感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
④大便10次/日~数十次/日,水样、蛋花汤样、 无腥臭
⑤病程:自限性 3~8天
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① 5~8月份为多
② 潜伏期1~2天
③ 可有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症状
④ 大便呈蛋花样、水样,镜检无WBC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H+]↑ 或 [HCO3-]↓ 原因: a. 腹泻、丢失碱性物质 b. 进食少、吸收不良、摄入↓酮体↑ c. 血容量↓ 组织灌注↓ 乳酸↑ d. 肾血流量↓ 尿量↓ 酸性产物↑ 表现: 分度: 血HCO3-浓度 轻度 18~13 mmol/L 中度 13~9 mmol/L 重度 < 9 mmol/L
⑤ 病程:一般为3~7天
3、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可引起细菌性痢疾类似的症状
症状:常急性起病,伴有高热;常伴恶心、呕
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 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 休克
大便: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
腥臭味,镜检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和红 细胞
☆ 病原: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低钙、低镁血症
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 血液稀释,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多在补液后出现
震颤、手足搐搦、惊厥;
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
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①好发季节,好发年龄 ②潜伏期,起病情况 ③症状及伴随症状 ④大便状况 ⑤病程
肠麻痹、呼吸肌麻痹
心肌兴奋性: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心衰、猝死,
房早、室早、室颤、 U 波、 S-T 段下降、房室传
导阻滞---EKG变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浓缩、尿量、泌H+回吸收HCO3-Cl-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
进食少、丢失多 一般不重 久泻、佝偻病儿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 极少数有缺镁
①空肠弯曲菌:
常侵犯空肠和回肠,腹痛甚剧烈,易误 诊为阑尾炎,亦可并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可 能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
②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可引起淋巴结肿 大,故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可与阑 尾炎相似;也可引起咽痛和颈淋巴结炎
③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 新生儿和<1岁婴儿尤易感染,新生 儿多为败血症型,常引起暴发流行; 可排深绿色粘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
②潜伏期, 起病情况
1~3天 起病急 1~2天
③症状及 伴随症状
有发热、上感 无明显中毒症状
④大便状况
10次/日~数十次/日 水样、蛋花汤样、无腥 臭
⑤病程
自限性 3~8天 一般为3~7 天 发热几日 腹泻10天 症状3~5天 后消退,部 分 2周
有水电解质紊乱、 蛋花汤样、水样 酸中毒 镜检偶见WBC 有发热、全身不 适、易误诊为肠 套叠 有发热、腹泻轻 重不等,年龄小 更重 大便10次/日,水样、 水样、粘冻样、脓血便 多样变、黄绿、深绿、 黏液、脓血便、镜检 WBC多,RBC
多发于夏季, 6月~2岁
2~11天,起病急 /似菌痢
全年均有,6~9月, 8~48小时 2 岁(新生儿或 起病急 婴儿) 原发少, 有用药史 伴有其它感染, 用药史 主要腹泻,停药 后恢复 多白色念珠菌 鹅口疮
有脱水、电解质、 腥臭味、暗绿似海水样, 酸碱紊乱 粘液多,镜检脓细胞多, 培养+ 次数多、稀黄、泡沫多 豆腐渣样、真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