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案例
叶复明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量的除法比较关系
1、谈话导入
今年杨老师35岁,黄文祈12岁,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他们的年龄关系?
六(2)班有男生21人,女生17人,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年龄关系?
(根据回答板书)
2、旧知导入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

B、9元2千克。

C、12元3千克。

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老师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用35÷12,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老师与同学年龄的比是35:12.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
用比的形成来表示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师举反例:小明有10元钱,花了2元钱,还剩几元钱?这道题怎样列式,10-2=8(元)可以写成10:2吗?(不能,因为两个量是相减的关系,不是相除的关系。


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学生自学,总结,同学们想想怎样求比值?进行求比值练习。

强调:7÷2可以说成什么?2÷7可以说成什么?它们一样吗?
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1、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填表格)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五、应用知识做练习。

(1)求比值。

105:35 1.2:2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17:8 4:1 102:113
(3)选择题
买4支钢笔用12元,钢笔总价和总量的比是()
A、4:12
B、12:4
C、
(4)判断
小明今年10岁,他的爸爸今年37岁,父亲和儿子的年龄的比是10:37.()
一项工程,甲独做7天完成,乙独做9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7:9.()
大圆半径是4厘米,小圆半径是1厘米,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的比4 .()
六、比赛中计分是数学中的比吗
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