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

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

XX至XX高速公路一分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方案中交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至XX高速公路一分部项目经理部XXXX年X月XX日X X高速公路一分部项目经理部XX高速公路一分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XX工程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一分部项目经理部XXXX年XX月XX日目录一、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 - 1 -1、编制原则 (1)2、编制依据 (1)二、施工总体概况 .................................................................................................. - 2 -1、工程简介 (2)2、地形、地貌 (3)3、水文气象 (3)4、管理机构 (4)5、机械进场情况和计划安排 (4)6、劳动力安排 (5)7、原材料 (5)三、冲孔桩施工技术方案 ...................................................................................... - 6 -1、测量放桩 (6)2、护筒埋设 (6)3、造浆 (7)4、冲击成孔 (8)6、钢筋加工及安装 (10)7、吊放导管 (11)8、二次清孔 (12)9、水下砼灌浇注 (12)10、钻孔桩基施工注意事项 (13)11、破除桩头 (14)12、基桩检测 (14)13、施工工艺流程图 (15)四、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方案 ............................................................................ - 16 -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 (16)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16)3、孔口防护 (17)4、挖孔护壁 (17)6、浇筑第一节护壁砼 (18)7、挖孔桩排水 (18)8、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标高 (19)9、架设垂直运输架 (19)10、安装提升设备、吊桶、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 (19)11、开挖第二节桩孔土方 (19)12、终孔检查 (19)13、钢筋加工 (20)14、桩基混凝土灌注 (21)15、成桩检测 (22)16、特殊地层处理 (23)17、人工挖孔桩注意事项 (23)五、人工挖孔爆破作业施工 ................................................................................ - 25 -1、准备工作 (25)2、装药 (25)3、堵塞及引线连接 (25)4、爆破安全距离 (26)5、爆破操作 (27)六、施工进度计划 ................................................................................................ - 27 -七、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 - 28 - 1、质量保证体系. (28)2、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9)3、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32)八、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 - 36 -1、施工安全 (36)3、文明施工 (37)4、安全保证措施 (38)5、环境保护措施 (40)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A、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B、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施工总承包合同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

C、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D、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E、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技术、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

F、实施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

2、编制依据2.1根据业主要求,本次复工按照原施工图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标准、规定,将损毁的工程修复至停工界面状态。

2.2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颁布施行的有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的文件,及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

2.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2.4《公路桥梁加固设计方案》JTG/T J22-2008;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O76-95;2.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10《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此次工程施工除参照以上施工标准执行外,尚要遵循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施工总体概况1、工程简介本施工段全线长7300m,起讫桩号为K0+000-K7+300,划分为A1与A2标段,A1标段起于XX市XX区XX,桩号为K0+000,与320国道(桩号K43+400)相接,经大树下、杨梅岭、光冲、炭坡,在K3+495下穿昌金高速公路(昌金高速公路桩号K506+336)设置双山互通(一级定向型枢纽互通),经泉塘下至本标段终点K4+700桩号与A2标段起点相接,A1标段长4.700km。

A2标段起点桩号为K4+700,线路于K4+991.227进入分离式路基,经下家冲、宋家冲后进入明山岭,设置明山分离立交,路线穿越明山岭设置明山隧道,本标段为明山隧道前半部分,至K7+300桩号与A3标段起点相接,路线全长 2.600km,其中整体式路基0.291227km,分离式路基2.308773km。

路线经过了上栗县福田镇。

本合同段设置分离式立交桥:392.46米/8座,匝道桥:86.02米/1座,共有钻孔桩基础191根,总计3659米,桩径有φ1.2m、φ1.4m、φ1.6m三种,具体工程量如下:φ1.2m 2030mφ1.4m 1605mφ1.6m 24m萍洪高速公路于2006年10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07年6月因故开始陆续停工,至2007年10月,基本全线停工,因之前施工完成了大部分桩基础,先剩余灌注桩基础26根,总计668.7米,桩径为φ1.2m(20根)、φ1.4m(6根)两种,具体剩余工程量如下:φ1.2m 504.7mφ1.4m 164m剩余桩基数量清单2、地形、地貌江西省萍乡市至上栗高速公路位于赣西北,地貌上属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之萍乡、高安侵蚀、溶蚀、剥蚀丘陵盆地地区,以丘陵和沟谷冲洪积平原为主,水系发育一般。

路线走向总体呈南北向,沿线穿越低山丘陵间沟谷冲洪积盆地为特征的地形地貌中。

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一般,一般为松林、竹林和油茶树林。

录线带内海拔一般在114.50~280.60m左右,山体走向为NE或NEE向。

3、水文气象江西省萍乡至上栗(洪口界)高速公路一分部(A1、A2)施工标段地形起伏大,属低山丘陵区,树枝状水系较为发育,属山间溪流型。

本标段内没有大的河流,地表水塘分部较广。

因此区内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洪涝灾害。

该标段路线所处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沛。

降水一般集中在4~6月份,多以暴雨形式集中降水。

年平均气温17.2℃,一月平均气温 4.8℃,七月份的平均气温29℃.年极端最低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无霜期长,无霜期年平均在279天,年平均降水在1600mm。

4、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经理、项目书记、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各一名,下设综合部、工程技术部、合同计划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劳动与安全部、试验室。

人员配置:项目经理1人、书记1人、总工程师1人、总经1人、副经理1人、工程部部长1人、专业工程师8人、测量队队长1人,测量技术员4人;合约部部长1人,合约员3人;综合部长1人、工作人员2人,试验室设主任1人,试验技术员及试验工7人;安全部工程师1人,劳务工资管理人员1名、专职安全员3人;机材部部长1人,物资采购2人,物资保管员2人;财务部部长1人,出纳1人。

详见机构图:5、机械进场情况和计划安排根据本桩基施工工程项目内容、工程特点,结合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本着“少污染、低噪音、高效率”的原则,选用功能齐全,机况良好的先进设备,满足业主质量、安全、工期、环保施工等要求。

投入本桩基施工的机械设备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再做调整。

拟投入本桩基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6、劳动力安排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施工由项目部统一协调管理和技术指导,聘用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特殊工种由中、高级技工组成,持证上岗。

普工、辅助工种由桥梁施工队聘请工人担任,施工中根据工程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及调整。

劳动工人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增加。

主要劳动力配置和可调用情况7、原材料钢筋:采用江西萍钢生产的热轧光圆钢筋(Ⅰ级钢筋)和带肋钢筋(Ⅱ级钢筋)。

其性能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要求。

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质量检验证明书。

钢筋进场后,由试验室根据规范对钢筋分批分量(每60t为一批,进场时不足60t按一批计)抽样进行拉力试验和弯曲试验,对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按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抽取一组试件进行焊接性能试验。

钢筋进场后,应按批号、规格分类存放,存放时用方木垫高20-30cm,上面用彩条布进行覆盖,以防锈蚀。

水泥:采用萍乡市正大、青峰水泥厂出产的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质量检验证明书。

水泥进场后,存放于专用水泥罐,水泥罐具备防雨、防潮等条件。

水泥进场后,必须及时进行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等项目的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石料:砂采用万载县潭埠镇砂砾料场的中砂;石料采用江西萍乡市双源村石料厂的石料。

砂石料应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以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满足各项指标,砂石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