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3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7.9 2
33
第三节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目的——分析建设项目影响 环境的因素,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 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 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 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 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
35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的作用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除尘效率η/% 40-50 80 85 90 95
16
例3-2 某厂全年用煤量30000t,其中用甲地煤15000t, 含硫量0.8%,乙地煤15000t,含硫量3.6%,SO2去除 率90%,求该厂全年共排放SO2多少kg?
G 280%(15000 0.8% 150003.6%)103 (1- 90%) 1.6 66000 0.1 105600kg / a
36
2、工程分析的特点
以生产工艺过程分析为主; 考虑施工期、营运期及关闭后三个阶段; 考虑正常排放与事故排放情况。
37
3、工程分析的方法 1)类比分析法
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 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方法。 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4
(二)生活污染源调查
城市居民人口;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 生活垃圾; 民用燃料; 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处置。
5
三、污染源调查内容
(三)农业污染源调查
农药使用情况; 化肥使用情况; 农业废弃物和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水体流失情况。
(四)交通污染源调查
噪声调查和汽车尾气调查。
6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
17
作业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装有布袋除尘器,除 尘效率为85%,用煤量5t/h,煤的灰分为 25%,煤含硫2%。求该锅炉的SO2 (kg/h) 、烟尘产生量( kg /h)各为 多少?
18
第二节 污染源评价
第二节 污染源评价
一、污染源评价的目的
把标准各异、量纲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 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 的可比较值,从而确定出主要的污染物和污 染源。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评价区内主要污染源情况, 确定调查内容为各污染源的名称、位置、废气 排放量、烟尘、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调查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以SW-NE向为主 轴,边长6×4km矩形范围内工业污染源。
29
(二)调查结果
污染源调查范围内,主要废气污染源5个,调查结果见 下表:
序号
企业名称
1
华能德州电厂
以形象的流程图说明,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 物产生的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
47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应列表说明; 分三期分别列出; 废水、废气、废渣分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工程自身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
43
3)查阅资料法(资料复用法)
是指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 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 的方法。 优点:简便; 缺点: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只能在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中使用。
44
4)排放系数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的经验排放系数计算污 染物排放量的方法。 排放系数是根据实际调查数据,不断积累加 以统计分析而得出的。
13
✓ 2)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Y=B×A ×D×(1-η)
式中:Y——烟尘排放量,kg/h; B——燃煤消耗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比例,%,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器的总效率,%;
若安置两级除尘装置,其效率分别为η1、 η2,则除尘装置的总效率 :
η总= 1-(1- η1)(1-η2)
14
锅炉烟尘占煤炭总灰分的百分比B
炉型 手烧炉 链条炉 机械风动抛煤炉 沸腾炉 煤粉炉 往复炉 化铁炉
B/% 15-20 15-20 20-40 40-60 75-85 15-20 23-35
15
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百分比η
除尘器类型 重力沉降 离心旋风 湿式洗涤 布袋过滤 静电
45
4、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原则上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 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 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 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46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 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工艺流程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8
四、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2、排污系数法 Qi=KiW
式中:Qi——i污染物的排放量,kg/h; Ki——i污染物的排放系数,kg/t; W——产品单位时间的产量,t/h。
9
3、实测法
是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 量,然后计算出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Q=kC·L
Q——废气或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mg/m3(废气)或mg/L(废水); L ——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 k——单位换算系数,废气取10-9,废水取10-6。
污染物削减量
48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3)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
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
24
(2)若区域内j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该污染源的 总等标污染负荷为Pn:
n
Pn
Pij
i 1
某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 i=1,2……n
25
(3)若该区域第i种污染物共有m个污染源,该污染 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Pm:
m
Pm Pij j 1
(4)若该区域共有m个污染源,n种污染物,该 区域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为:
38
2)物料平衡法
计算污染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方法。 是指在具体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 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污染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 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即在生 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数量和 物料流失量之和。
39
物料衡算法的计算通式
G投入 G产品 G流失
1、区域污染源调查:普查和详查。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排放方式、排放规律; 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污染物流失原因的分析。
7
四、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 染物的排放量
Q G流失 G投入 G产品
式中:Q——污染物排放量; G投入——进料总量; G产品——产品中所含的该物料的量; G流失——物料流失量。
答:1400t
41
例3-4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200m3/h,烟尘 进治理设施前的浓度为1200mg/m3,排放浓度 为200mg/m3 ,无监测SO2排放浓度,年运转 300d,每天20h;年用煤量为300t,煤含硫率 为1.2%,无脱硫设施。求
1、该电厂年烟尘去除量是多少kg? 2、该电厂年烟尘排放量是多少kg? 3、该电厂SO2排放量是多少mg/s?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目的
掌握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 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 及其随时间变化状况。 判断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为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3
二、污染源调查内容
(一)工业污染源调查
企业概况; 生产工艺; 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生产布局; 管理状况; 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防治情况; 污染危害情况; 发展规划调查。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时,按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排放 G投入 - G回收 - G处理 - G转化 - G产品
40
例3-3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 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 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 总量为多少t?
27
一个地区中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Ki Pi / P
Ki按大小排列并从大到小累加至80%时,为主要污染物。
一个地区中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可以表示为:
K j Pj / P
Kj按大小排列并从大到小累加至80%时,为主要污染源。
28
练习:济钢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一、污染源调查 (一)调查内容与调查范围
=1576.8t/a
12
✓ 4、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1)SO2排放量的估算
GSO2 =2×B×S ×D ×( 1-η )
式中: GSO2 ——SO2产生量,kg/h; B——燃煤(或燃油)消耗量,kg/h; S——煤(或油)中全硫分含量,%。 D——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煤一般取80%,油取100%); η——脱硫设施的去除率。
42
例3-4答案
1、烟尘去除量=200×(1200-200) ×300 ×20 ×10-6=1200kg/a 2、烟尘排放量=200 ×200 ×300 ×20 ×106=240kg/a 3、SO2排放量=(300 ×10-9 ×1.2 ×80% ×2)/(300 ×20 ×3600)=266.7mg/s
10
例3-1 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第一 排放口排放废水400t/h,COD的平均浓 度为300mg/L;第二排放口排放废水 500t/h, COD的平均浓度为120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的 排放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