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标准_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课程标准_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光伏应用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技术课。

该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较为复杂的电气工程图样能力,熟练掌握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各种电气工程图的方法。

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工厂供电技术》、《电机拖动及控制》、《电气控制基础与系统》、《变频调速系统与运动伺服控制技术》。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熟悉电气制图的基本要求;
2.掌握电气制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电气图纸识读的要求;
4.掌握电气图纸识读的方法;
5.掌握AUTOCAD的操作方法;
6.掌握AUTOCAD绘制电气图纸的方法;
2.2.2能力目标
1.能完成常用工程图纸的识读;
2.能完成简单电气图的绘制;
3.能完成结构框图的绘制;
4.能完成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5.能完成零件的测绘
6.能完成三视图的绘制;
7.能完成图纸的检查和审核;
2.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7)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8)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注:“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中,要分别体现技能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及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选用刘宏主编的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AutoCAD2008使用手册。

4.2教学建议
由于本课程学时有限,很多实际项目在课堂内难以完成,建议学生在课堂内提交作品、教师检查提问;具体制作由课外完成。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的重点在于测评学生是否具备了电气图纸的绘制与识读。

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态度、操作规范、相关理论测试、工作质量的内容综合评定,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理论测试、模块考核等形式进行评定。

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

过程考核:
主要考察学生理论学习、实验操作、项目完成情况。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教学资料:教学课件、视频、实验指导书。

学习网站:电气工程制图网、电气工程制图精品网。

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本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需要计算机机房教室、电气图纸案例。

4.6其它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光伏应用技术专业。

2.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情景的完成过程中掌握电气图纸识图与制图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读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如独立工作能力、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4.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涉及由浅入深、由单一到整体再到系统的形式进行,一般采用典型教学程序法,即从实例引入→提出问题→分组实验(讨论)→分析结果→初步结论→创新思考→归纳总结→活学活用→评价。

非常注重从实际出发,又回到实际中去,讲、练、做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