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文化产业发展巡礼:勇立潮头唱大风罗志彦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精神,按照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川文改〔2009〕11号)的要求,宜宾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实际发展情况,站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在拉动内需、产业调整、安置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了以市政府市长为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近年来,宜宾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激发了文化经济活力,使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彰显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宜宾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宜宾市文化产业硕果摇枝。
2010年,宜宾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6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主营业务收入39.9亿,居全省第五,文化产业增速高于本地区GDP增速。
宜宾的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古僰文化、哪咤文化和道教文化等资源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以精美印刷、文化娱乐、电影剧院、艺术培训、文物修缮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已初具框架,在助推产品创牌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步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和美好前景。
2011年,预计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可达30亿元。
1、纸质印刷蔚然成势。
四川省宜宾丽彩集团有限公司是五粮液集团公司下属从事烟类、酒类、药品类、食品类等包装产品印刷,以及广告、书刊、精美画册等社会杂件印刷服务的子集团公司。
拥有最新德国印前制作系统、CTP数字化直接制版设备设施,以及平印、柔印、丝印、凹印等多种印刷方式和近千台套国内外领先包装印刷设备,年生产能力达30亿印,可承接烟类包装50万余大箱。
公司连年获得“中国印刷企业100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服务信誉三优示范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质量承诺和质量信誉‘双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时还荣获“2008中国印刷企业100强”稳健成长奖、“2010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最快进步奖、“四川省包装行业龙头企业”、“四川省包装行业创新型企业”和“第二届四川出版印刷奖一等奖”等嘉奖。
印制的五粮液“得名100周年”纪念酒盒和48度五粮液礼盒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包装印刷产品质量评比金奖。
2、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的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是五粮液集团公司高起点、高投入、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崛起的,并通过质量、安全、环保、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3D包装材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公司产业主要涉及“塑胶包装材料及3D包装盒、3D文化产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栅材料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年产3D包装盒10亿个,年产3D包装材料20万吨,销售已遍及世界各地。
普什3D公司先后荣获“四川省诚信印刷企业”、“四川省包装行业龙头企业”、“四川省包装行业创新型企业”、“国际绿色生产企业”、“四川省出版奖印刷二等奖”等荣誉,上榜中国印刷企业100强。
先后获得有效专利23项,其中3D包装盒12项,立体文化产品7项,配备的先进试验研究设备及测试分析仪器原值达2500多万元。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1.78亿元。
3、新闻媒体经营改革纵深推进。
从2006年至2009年,各新闻单位均完成了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改革,将经营性广告业务分离出来,宜宾电视台组建了宜宾合众传媒有限公司,宜宾日报成立了由报社控股的金江传媒有限公司,并实现了人员、资产与事业单位的剥离。
近年来,各新闻媒体不断拓展产业链,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宜宾广播电视台2011年实现经营性收入5800多万,比改革前增长了150%。
宜宾日报社2011年经营性收入已超过了5000万,是改革前的2倍多。
4、传统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安竹簧工艺的传承人何素梅所开办的江安何氏竹工艺有限公司近几年来不断壮大,销售业绩也逐年攀升,年销售收入达两百万元,创利税近40万元。
今年,该公司还将计划投入500万元对现有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进行旅游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培训,使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件,提高生产能力50%以上,年收入达580万元,实现利税120万元。
5、地方特色文化节会助推品牌提升。
2007年开始,首届中国宜宾酒圣节(现为中国白酒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塑造了“中国白酒之都”特色城市名片,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的酒产业及酒文化产业发展。
2008年开始,宜宾又策划了早茶节,给宜宾早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0年,宜宾早茶走进钓鱼台国宾馆,成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
同时,“宜宾早茶”还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认证,进一步助推了宜宾茶文化博览与品鉴、茶文化生态游、茶工艺体验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宜宾再次策划举办“酒都宜宾•华夏酒歌会”,如今,宜宾已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华夏酒歌会指定举办地。
与此同时,宜宾各区县也依托自身资源,倾力打造“梨花节”、“李花节”、“桃花节”、“高桩文化节”等,以文化节会的方式大力助推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6、文化产业园区满园春色。
2010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四川旅行社省名优酒保护条例》编制工作,提出规划建设以“七镇一城”为代表的酒文化名镇(街区),五粮液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正是其重点之一。
五粮液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以“传承酒文化、展示地域风情、保护历史文物、打造酒旅游、促进酒消费、拓展酒产业、塑造酒品牌”为规划理念,它不仅是宜宾独特酒历史、酒产业和酒文化的形象载体,更是“酒都宜宾”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集中表现。
五粮液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北区主要位于旧州组团岷江北岸,是宜宾“三江六岸”传统特色风貌展示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至五粮液西大门、东含流杯池公园、北以岷江西路为界、南临岷江,东西长约3.6公里,南北纵深300-900米,区域面积约220公顷。
规划区内有宋朝建造的流杯池及其石刻和旧州塔,唐代古州朝佛圣地的大佛沱等文物。
北区整体定位为“世界白酒文化博览园”,功能定位为“国际白酒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形象定位为“城市绝色会客厅,滨江新城示范区”。
南区主要位于旧城组团滨江区域,由冠英街、粮房街、合江门广场、交通街、鼓楼街、顺河街、长春街、滨江路及两侧建筑围合而成,区域面积35.2公顷。
南区主要定位为“酒之源”展示区,即通过对长发升等古窖池群的重点打造,从而营造宜宾是中国“白酒发源地”的理念。
目前,特色文化街区酒圣广场、酒之源广场暨酒趣情景公园等项目已经开工。
7、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后劲十足。
2009年底,宜宾市翠屏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引入外地资本,同四川省电影公司、四川太平洋院线公司三方合资成立“宜宾太平洋影业有限公司”,公司占40%的股份。
新的股份公司对原“人民影都”进行改造装修,并更名为“宜宾太平洋电影城”,新影城于2010年初开业,当年实现电影票房收入718万元,总收入895万元。
接着又自筹资金1200万,新建成“宜宾太平洋电影城〔图书馆店〕,于2010年12月投入运营。
2011年新的有限公司实现文化产值突破千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为宜宾乃至省内二级电影市场新的亮点,同时成为宜宾文化产业改革试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探索宜宾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由于体制、资金等多方面原因,成立于1961年的宜宾市青年川剧团于上个世纪开始走下坡路,十余年未创排出一部大戏,剧团演员缺乏积极性,剧团几乎面临解体。
演员们没有正式演戏的机会,正式收入也很少,大多只能“下海”在一些商业演出中靠着“跑龙套”谋生计。
川剧何去何从?是不是真的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失去了魅力?市里相关部门在考察云南丽江、昭通、湖南长沙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对本地文艺院团现状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制定了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并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宜宾市文艺院团改革方案》,于去年初正式启动文艺院团改革。
宜宾市原“歌舞、杂技、川剧”三团75名骨干演员划转到新成立的国有副县级事业单位“酒都艺术研究院”,承担本土文化研究与传承、重大文艺创作生产、文化交流任务。
同时经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成立国有文化企业“远方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挂靠酒都艺术研究院管理,面向市场自主招聘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开拓商业性文艺演出市场。
对于原宜宾市青年川剧团职工来说,改革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演出更多了,收入也提高了,从原来的很久接不到一场表演,到现在几乎天天都有事干,常常都有表演,从原来每演一场戏二十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五十元左右,几乎翻了一番。
由青年川剧团职工为主要演职人员,反映新农村现实题材的原创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自2010年10月首演以来,原创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已在全省四个城市及宜宾市各区县乡镇演出230场,观众达到50余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到500余万元。
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2、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宜宾丽彩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技创新助推公司发展,2001年开创了包装印刷企业ERP系统运用先河,并率先在印刷行业成功运行OA系统,实现了生产经营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先后通过GB/T1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合格,实现了公司“三标合一”的科学管理。
成立于2003年的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司将立体技术应用于包装,通过立体、变图、超景深与防伪底纹等图像技术手段,使得传统包装从二维的平面效果跃升到三维的立体世界,并且让原先只能出现于多媒体上的动画、变图效果,也能在包装盒上炫丽展现,立体防伪技术也在包装上增加了一道新的防伪阵线;第二阶段是将3D技术延伸到文化产品,这一成果,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感受,成为文化产品市场的新宠;第三阶段,是裸眼立体显示系统,观赏者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如3D眼镜、头盔等),即可看到具有空间的、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此外,结合RFID技术,该系统还有防伪效果。
3、挖掘本土题材资源,弘扬地域文化特色。
宜宾有四千多年的酿酒史,三千多年的制茶史,两千多年的建城史。
形态丰富、积淀深厚的宜宾文化,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孕育了活力,也为创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养料。
近年来,宜宾突出以本土文化品牌建设为核心发展文化产业,把握市场运作平衡,建立文化产业平台,取得了突出效果:鼓励和支持了一批书画制作、艺术雕刻、刺绣编织、工艺制品等实体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产品,对其进行扶持,形成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