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1)4.1 总要求 (1)4.2 管理职责 (1)4.2.1 最高管理者 (1)4.2.2 管理者代表 (2)4.2.3 部门管理职责 (2)4.3 能源方针 (3)4.4 策划 (4)4.4.1 总则 (4)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4.4.3 能源评审 (4)4.4.4 能源基准与标杆 (5)4.4.5 能源绩效参数 (5)4.4.6 能源目标和指标与能源管理方案 (5)4.5 实施与运行 (6)4.5.1 总则 (6)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6)4.5.3 信息交流 (7)4.5.4 文件 (7)4.5.5 运行控制 (8)4.5.6 设计 (8)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8)4.6 检查 (9)4.6.1 监视、测量与分析 (9)4.6.2 合规性评价 (10)4.6.3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10)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4.6.5 记录控制 (10)4.7 管理评审 (11)4.7.1 总则 (11)4.7.2 评审输入 (11)4.7.3 评审输出 (11)5 支持性文件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司组织机构图 (13)附录B(规范性附录)节能降耗工作小组组织结构图 (14)附录C(规范性附录)生产工艺流程图 (15)附录D(规范性附录)能源管理职能分配表 (16)0.2 管理承诺管 理 承 诺本公司弘扬秉承“绿色、共赢”的价值追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郑重承诺:(1)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2)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遵守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在公司范围内贯彻实施;(4)加强燃料管理、提高设备效率,合理优化运行方案;(5)做好能源管理技术监督工作,提高自动化监控水平;(6)发动全体员工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吨油、每一吨水,节能降耗、循环利用;(7)增强员工节能意识、树立能源观念,不断提高能源绩效;(8)将节能信息传达到相关方面,实现互利共赢;(9)定期进行能源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能源管理工作;(10)全体员工加强沟通和理解,不断构筑企业能源文化。

批准人:总经理0.3 能源方针能 源 方 针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求全体员工恪尽职守,认真贯彻实施,特确定本公司的能源方针为:遵守法规,规范运行,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科学发展,追求卓越。

批准人:总经理能源管理手册1 范围依据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本手册对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规定,以期通过识别和控制能源影响因素,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公司能源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镍合金、不锈钢坯的生产、辅助活动和附属能源服务活动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12-01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MMS/M 计量管理体系手册QMS/M 质量管理体系手册EHS/M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较系统地采用了GB/T 23331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1.1 公司按GB/T 23331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以确保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

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为:a)覆盖公司镍合金和不锈钢钢坯的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能源管理有关的全部过程;b)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节能积极性,系统地制定和实施节能降耗的制度、措施和方法;c)建立、实施和保持与设备检修、生产、产品及服务中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机制;d)建立、实施和保持具有识别改进机会并实施持续改进的机制。

4.1.2 确定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能源影响。

4.1.3 公司能源管理体系与公司实施的G12-01、MMS/M、QMS/M、EHS/M管理体系标准有机结合,能源管理的部分要求可以包含在这些体系标准中。

4.2 管理职责4.2.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是公司能源管理最高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性做出承诺,领导和参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通过下列活动提供证据:a)制定、实施和保持能源方针;b)任命管理者代表,批准组建节能工作领导小组;c)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保持和不断改进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d)根据企业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的特点,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e)及时向员工传达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加强日常宣传及培训,强调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重要性,增强全员的节能意识;f)确保建立能源管理目标和指标;g)组织实施能源绩效监视、测量和分析,进行能源审计和节能计算,确保能源绩效参数的适宜性和真实性;h)对公司做长期规划时,充分考虑能源绩效;i)规定能源管理绩效的测量方法,以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方法测量和报告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确定是否达到了所制定的能源目标;(注:测量方法包括:能源统计、能量平衡、能源审计、节能监测、能源评价等)j)按照规定的间隔或周期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

4.2.2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在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指定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担任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具有其它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应包括:a)确保按照GB/T 23331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由总经理授权,指定相关人员组成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c)指导和监督能源统计工作,向总经理报告能源绩效;d)定期向公司总经理汇报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能源管理体系绩效,提出体系的改进建议;e)确保策划有效的能源管理活动,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监督管理能源采购、使用和控制的各个过程,落实能源管理方针、目标和要求;f)在公司内部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g)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h)提高公司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营造公司能源文化,建立激励机制,将员工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和绩效作为考核内容;i)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

4.2.3 部门管理职责为使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成立节能降耗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节能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管理者代表任执行组长主持节能小组日常工作,主管技术、生产和设备的副总经理任节能小组副组长分别主持各系统的能源管理。

公司能源管理中心为节能小组的归口工作机构,其它各部门均为节能小组的成员单位。

公司对有关领导及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并保持沟通。

公司组织结构图见本手册附录一。

公司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机构图见本手册附录二。

4.2.3.1 各级管理者共同的职责与权限:a)负责管辖范围内能源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b)保证能源管理的持续有效性,满足公司节能管理及相关方的要求;c)对管辖范围内的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和互动;d)规定所管辖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能力要求,并对其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e)有权调配所管辖范围内的资源。

4.2.3.2 节能小组副组长能源管理职权责:a)协助管理者代表能源管理日常工作,并做好具体工作的协调和落实;b)对各部门主要用能设备管理和能源计量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及工作协调;c)采纳能源审计建议,采用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能技改,提高用能效率。

4.2.3.3 装备副总经理能源管理权责:a)负责收集国家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其它相关方信息;b)协助制定公司能源基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实施过程的跟踪和协调;c)负责公司能源设备设施管理具体工作;d)协助拟订各种能源管理文件,组织能源管理活动;e)组织开展公司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工作;f)组织做好公司能源消耗统计分析、考核、上报;g)监督协调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及主要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工作的改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h)负责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工作,鼓励员工提出节能合理化建议并组织落实。

4.2.3.4 能源管理中心权责:a)负责公司能源管理的日常工作,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b)分解落实公司下达的能源管理目标、指标,识别主要能源因素,制定管理方案,强化耗能设备运行效率管理,保证能源管理绩效的实现;c)负责用能设备的采购计划工作;d)做好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检定校准和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并保存相关台帐;e)每月组织用能情况统计分析;f)重视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距,挖潜力。

g)积极收集并组织实施可行的节能新技术;h)负责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并协助组织对各级能源管理员、能源计量员、重要用能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保存培训记录。

4.2.3.5 财务部负责核算能源成本,测算能源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比例,提出能源成本控制和改进建议。

4.2.3.6 其它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用能节能管理。

4.3 能源方针总经理主持制定公司的能源方针,并确保其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满足:a)适用于本公司能源利用的性质、规模、能源替代、能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b)能源方针的内容包括:1)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持续改进的承诺;2)对遵守能源管理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3)确保提供必需的资源以实现能源目标、指标的承诺;4)提供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的框架;5)确保其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及能源绩效的改进。

c)能源方针的管理包括:1)形成文件;2)传达到全体员工并得到较充分的沟通和理解;3)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和更新;4)方针对外部是公开的,以便接收外部的监督。

4.4 策划4.4.1 总则公司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应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输入的用能信息进行分析,进而识别主要能源因素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

策划的输入信息不仅包括与能源消耗相关的数据,而且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现状、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现状、财务信息、产品结构、产量、天气等对公司能源绩效有影响的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