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基本知识.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 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 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 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 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 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三是器表施有高 温下烧成的釉面。
3.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陶器 料 普通粘土 色 红色、褐色、黑色等 度 600---800℃之间 地 较为疏松 瓷器 高岭土 白色 1200℃以上 烧结强度强,胎体坚硬致密
质 颜 温 质
声 音 敲击声音暗哑
吸水率 吸水率高 胎 体 不透明
敲击声音清脆
吸水率低、几乎不吸水 半透明
4.施于瓷器上的玻璃膜为何物
釉是附着于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 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以石英、 长石、黏土等为原料,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 氧化铝、氧化铁等。釉不仅使瓷器增加机械 强度、介坚强度,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 也是对瓷器进行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 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 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 罩以白色透明釉或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 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 明的釉膜覆盖在下面,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 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经久不褪,保存完好, 无铅无毒。 釉下彩又分为青花、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青花釉 里红等。
16.什么是粉彩,粉彩为什么又称为软彩、洋彩
粉彩为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于清康熙末期创烧,是五彩进 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在已经烧成的白胎上用墨线起稿, 然后再图案内填上一层可做熔剂又可作为白彩的玻璃白,彩 料施于玻璃白上,再经画、填、洗、扒、吹、点等步骤将颜 色以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使纹饰有明暗浓淡层次,经720--750℃低温二次烧成,由于掺入粉质一改五彩单线平涂的 生硬色调,画面显得更加写实,瓷面光泽透亮,每种颜色都 有丰富的层次,粉润柔和,与“硬彩”相对故又称“软彩”。 雍正粉彩在烧制、胎釉、彩绘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成为雍正 以至现在瓷器生产的主流,乾隆粉彩秀丽、淡雅,并多使用 进口彩料,采用西洋法用油调色,故又被成为“洋彩”。
13.什么是釉上彩,釉上彩的种类有哪些 釉上彩为瓷器装饰方法之一,即在烧成的瓷 器釉面上用彩料绘纹饰再经低温焙烧。釉上 彩为二次烧成,烧成温度为700---900℃,釉 上彩受釉的化学影响很小,故其色彩能牢固 附着在釉上且不变色,缺点是因彩绘于釉上, 长时间的使用,摩擦会使色彩磨损甚至脱落。 釉上彩的种类有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17.什么是斗彩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 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预先在 高温(1300℃)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 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或涂 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入窑经过低温 (800℃左右)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 调、沉稳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代人审美情趣的 装饰风格。
14.什么是珐琅彩
珐琅彩为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 法,始于清代康熙晚期。珐琅彩吸取了铜胎 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 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为 “瓷胎画珐琅”。
15.什么是五彩,五彩为什么又称为硬彩
五彩为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 是烧好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烘烤而成。五彩所指的是分布在瓷器釉 面上多种颜色的彩料,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是 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 种颜色的陶瓷,在习惯上也称为五彩瓷。因 五彩烧成后的色彩呈玻璃状有坚硬的质感, 又称之为“硬彩”。
5.釉色的分类有哪些
釉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按烧 成温度可分为难溶釉、易溶釉;按外观特征 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 无光釉、裂纹釉、变色釉等;按坯体种类可 分为陶器釉、瓷器釉、炻器釉。
6.瓷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
瓷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釉上彩、釉中彩、釉 下彩等。
7.什么是釉下彩,釉下彩的种类有哪些
10.什么是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1907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草青、海碧、 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彩料。绘制 方法同青花。
11.什么是釉里红
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为着色 剂在素坯上绘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 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红色花纹,釉里红 瓷器由元代景德镇创烧。
8.什么是青花
青花是瓷器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 是以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 上描绘纹饰,覆罩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 次烧成,青花所用的钴料经高温烧成后呈蓝 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空气氧化影响小,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9.什么是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又称为“釉里三彩”,清康熙朝创 烧的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同一 器上的釉下彩新品种,是在瓷坯上以蓝、红、 豆青三色描绘图案,然后吹上白釉,入窑高 温烧造而成。青花以鈷为着色剂,釉里红以 铜为着色剂,豆青则以铁为着色剂,由于三 种彩料对发色的温度及气氛要求不同,成功 烧制并不容易。
12.什么是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青花、 釉里红二者同施于一器烧成的装饰方法。青 花的着色剂是鈷,釉里红的着色剂是铜,二 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窑室气氛的要求 也不同,这对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殊为不 易,青花釉里红始于元、明代也有,直到清 雍正时期才成功的烧制出青花釉里红器物。
18.什么是素三彩
素三彩为瓷器低温釉彩之一,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 不用红彩,故称为素三彩。明代正德时,有景德镇窑创烧, 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 成,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等。 制作方法:瓷胎上刻划纹饰并高温烧成素胎; 素胎上浇上底釉,刮去花纹中的底釉; 花纹中填色,并入窑二次低温烧成。 素三彩又有墨地三彩、白地三彩、虎皮三彩等种类。 其中“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
瓷器基础知识
雅润瓷业——赵婧
1.什么是陶器
陶器是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 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 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 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脆,陶器可分为细 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 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或黑陶等。
2.什么是瓷器